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中國奇蹟般的王朝,亡國前,仍用餘力將三個世界強國打得籤投降書

歷史上一個國家的強大,往往是首先體現在經濟上,經濟上足夠強大之後,再就會擴大到軍事上。不過也有的朝代會不一樣,比如唐朝,由於唐朝一開始就繼承了隋朝雄厚地經濟基礎,所以唐朝的歷史就是一部瘋狂碾壓外敵的歷史,甚至在它最後快要亡國的時候,仍然用盡最後力氣消滅了三個世界強國!

唐朝建立於公元618年,由於前朝隋朝是在世家大族的反抗下所推翻的,李淵家族本身也是關隴大族,所以唐朝從建立起,李淵他們就面臨著一個致命的問題:如何解決皇權與世家大族的利益衝突問題?蛋糕只有這麼大,皇帝和老百姓拿多一點,世家大族就得拿少一點,如何是好呢?想來這一點上面,後來的李世民看過了《商君書》:

“國強而不戰,毒輸於內,禮樂蝨官生,必削;國遂戰,毒輸於敵,國無禮樂蝨官,必強。”

世家大族是不可能動的,畢竟隋煬帝的下場尚且還歷歷在目,但是這麼一點兒蛋糕,如果世家大族全拿走了,皇帝和老百姓怎麼辦呢?皇帝拿不到利益倒還是其次,老百姓被世家大族壓榨乾淨後,還是要揭竿而起,這時候世家大族免不得把黑鍋全丟在李唐皇族身上,再換一個皇帝了。

所以從626年世家大族擁立李世民上臺後,李世民開始想出了“毒輸於敵”的辦法。既然蛋糕只有這麼大,皇帝又搶不贏世家大族,那就帶著世家大族一起去搶別人的蛋糕,把自己的蛋糕做大,這樣世家大族的蛋糕也變多了,百姓的蛋糕也變多了,皇帝的蛋糕也變多了,多以有了後面唐朝以對外戰爭建立家業的傳統: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在唐朝,除了少數文人去考科舉之外,更多的老百姓會參加戰爭。因為對於科舉來說,平民的文化底蘊能夠與世家大族相比得很少,因此想要魚躍龍門考上功名其實是比較難的。而且唐朝的科舉題目又特別難,秀才科就曾經出現過數年沒有一個人合格的情況,對於大多數不是特別天資過人的平民來說,打仗才是正道。

一個農家子弟,身強力壯,就可以去參加唐軍,也不求當什麼千夫長,就是當上一個十夫長,那也是挺不錯的。去敵國打仗,總會打到一些戰利品,乃至於搶到幾個番邦的女人做妾,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唐朝自從建立了這個“毒輸於敵”的戰略之後,基本全國人民就開始打雞血地想著南征北戰了。

所以唐朝雖然也常常國家內亂,但是對於對外作戰這方面,唐朝從來就沒有軟弱過。客觀地說,從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叛亂之後,唐朝就已經衰弱了。當然,那只是說唐朝的經濟衰弱了,至於對外戰爭這方面,他們還是一如既往的強大,甚至於在唐朝即將滅亡的時候,仍然把三個世界性強國給打到亡國。

這三個世界性強國,分別是吐蕃、回紇、南詔。吐蕃可能大家想不到,它在當時確實是名正言順的世界性強國。在當時世界上那麼多國家當中,能夠與大唐比上三個回合而不落下風的,大約也只有吐蕃帝國了。吐蕃版圖最大時曾經佔據了青藏高原、高原,隴右地區、河西走廊、北庭都護府、安西都護府都曾被其佔領過。

全盛時期的吐蕃帝國,疆域達到了800萬平方公里以上,即使是中國的許多大統一王朝,領土也不過比這個規模稍微大一點兒而已。這對於唐朝來說,確實是一個勁敵。何況吐蕃不僅僅疆域廣大,軍事力量也特別強大,吐蕃曾經有過一次打破唐朝都城長安的輝煌記錄,這樣的戰鬥力,在當時確實是橫行天下的。

不過對於唐朝來說,打仗,從來都是它的最愛,沒有什麼能夠像打仗那樣激起唐朝人的激情了,尤其是像吐蕃這樣有挑戰性的對手,更是唐朝的最愛。公元848年,這時候距離唐朝正式滅亡還有59年,但實際上這時候唐朝已經內部四分五裂了,安史之亂的諸侯割據至今沒有平復,不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唐人張議潮發起了對吐蕃的攻勢,史載張議潮:

“論兵講劍,蘊習武經,得孫武、白起之精,見韜鈐之骨髓。……知吐蕃之運盡,誓心歸國,決心無疑。”

總而言之,張議潮是個有血性的唐人,他這一起兵,迅速收復了唐朝隴右、河西等失地,由於唐軍攻勢驚人,吐蕃自己內部被嚇得不清,終於,反叛唐朝的吐蕃首領被趕下臺,吐蕃四分五裂,公元869年,吐蕃向唐朝獻上了自己的投降書。滅亡了吐蕃之後,唐朝把矛頭對準了西南地區的強國——南詔。

南詔的領土面積不是很大,約80多萬平方公里左右,但是它有自身的優勢。南詔地區雲南一帶,地勢險惡,加上當地多是土著,習性兇猛,所以南詔在強大的時候曾經對唐朝發起了全面戰爭,侵略了唐朝的交趾郡,對四川、貴州也多有染指,這在當時看來,也確實是少有的世界性強國了。

在打垮吐蕃之後,南詔開始處在了唐朝的三面包圍之下,機會難得,對打仗有特殊執著的唐朝人於公元864年發起了消滅南詔的戰爭。唐將高駢對南詔的攻勢咄咄逼人,前後斬殺南詔10萬多士兵,使得按照把婦女和小孩子都拿出來參軍也不足以抵抗唐軍,最終在902年,南詔滅亡,王族被盡數屠殺,相當於交上了自己的最後投降書。

至於回紇,本來他們是唐朝的盟友,當年在安史之亂時,唐朝名將就是聯合了回紇人才逐漸挫敗安祿山、史思明等叛軍的,但是與唐軍的聯盟也使得回紇人逐漸強大。強大起來的回紇人開始對唐朝產生了野心,全盛時期的回紇人繼承了突厥的地盤,勢力強大,成為當時的世界性強國,因此開始了對唐朝的攻擊。

唐朝人當然不能允許別人對自己發動攻擊了——哪怕大唐已經分崩離析了,大唐也不是你們可以挑戰的。公元842年,盧龍節度使張仲武以30000大軍深入回紇領地,對回紇發起毀滅性打擊,最終回紇7000帳部族全部投降,回紇可汗逃跑。846年,回紇烏介可汗被殺,回紇滅亡,相當於交上了自己的投降書。

這就是唐朝的風格,內戰不一定內行,但是外戰絕對是內行的。在他公元902年滅掉南詔之後,不到5年,唐朝也亡國了,從此歷史上只留下了這樣一個傳說:

“嚴風吹霜海草凋,筋幹精堅胡馬驕。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關,虜箭如沙射金甲。雲龍風虎盡交回,太白入月敵可摧。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