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千古醫聖張仲景的傳奇人生(二):一心為民,撰寫醫書!

在南陽醫聖祠的陳列室中,有一塊珍貴的晉代石碑,碑的正面刻有“東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先生之墓”,碑基後面則刻著“咸和五年”字樣。作為南陽醫聖祠的鎮館之寶,這塊石碑出土的背後也有著一個傳奇的故事。

史書記載,張仲景曾經擔任過長沙太守,對於這件事,長久以來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而這塊石碑的出土也為張仲景曾做過長沙太守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儘管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但由於他父親曾在朝廷做過官,對參加考試以謀得一官半職很是看重,就要張仲景參加官員選拔考試。

古人以不忠不孝為最大恥辱,儘管張仲景很不情願,但也不願違背父命,落一個不孝之子的名聲。

因此,在漢靈帝時他被州郡舉為孝廉,在建安年間被朝廷派到長沙做太守。

雖然做了太守,但是張仲景並沒有放棄自己的醫學事業。

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但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為他們治療,自己的醫術就不能長進。

於是張仲景想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仔細為群眾診治,他讓衙役貼出安民告示,告訴百姓這一訊息。

他的舉動在當地產生了強烈的震動,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對張仲景更加擁戴,時間久了便形成慣例。

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群眾,甚至有些人帶著行李遠道而來。

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裡給人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生”,如今中醫的藥店大多都稱為“堂”,這也是對於張仲景的最好的紀念。

張仲景除了在診治病患上很有建樹外,在食療養生、防病保健方面也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我國一直都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習俗正是從張仲景開始的。

當時張仲景從長沙任上回來,正好趕上數九隆冬,張仲景看到地方有很多老百姓面黃肌瘦,耳朵都被凍壞了。

於是他就在南陽白河邊上,讓徒弟搭上棚子,然後支起大鍋,為窮人舍藥治病,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裡煮,熟了以後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

結果有很多老百姓吃了張仲景的“祛寒嬌耳湯”後,渾身發暖,兩耳發熱,被凍傷的耳朵就治好了。因為張仲景舍藥的這一天正是冬至,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冬至這一天吃餃子。

經過歲月的輪迴,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並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

現在,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餃子,餃子也成了闔家團圓的象徵,但他的創始人張仲景的名字卻很少有人提到了。

雖然張仲景的醫術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醫治。

俗話說“大兵之後,必有災年”。東漢末年戰亂頻繁,不斷的戰爭導致瘟疫流行,其中尤以死於傷寒病的人最多。一些庸醫便趁火打劫,不給病人認真診脈,“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對片刻便開方抓藥,只知道賺昧心錢。

更多的人雖師承名醫,卻不思進取,因循守舊,不精心研究醫方醫術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競相追逐權勢榮耀,忘記了自己的本分。

張仲景對這些人非常氣憤,痛加斥責,他決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傷寒病。

從此以後,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刻苦研讀《素問》、《靈樞》、《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繼承《內經》等古典醫籍的基本理論,廣泛借鑑其他醫家的治療方法,結合個人臨床診斷經驗,研究治療傷寒雜病的方法,並於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開始著手撰寫《傷寒雜病論》。

這時候,東漢王朝四分五裂,張仲景便辭官來到嶺南隱居,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到建安十五年,終於寫成了劃時代的臨床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經後人整理成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本書。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概括了辨證施治的理論,為我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該書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傷寒雜病論》共十六卷,一部名為《傷寒論》共十卷,二十二篇,選取了一百一十二個藥方,三百九十七條治療原則,是闡述外感熱病的辨證施治的專書。

另一部稱《金匱要略》,是《傷寒雜病論》中的雜病部分,共六卷,二十五篇,載方二百六十二個,主要論述內科雜病兼述外科、婦科疾患等。

書中記載四十餘種疾病,據病辨證,闡述各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方藥,書中列藥達二百一十四種,反映出當時的方劑學已具有相當高的成就。

《傷寒論》中傷寒也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傷寒是對當時外感熱生病的總稱,包括有狹義傷寒、中風、中寒、風溫、溫病、奔豚、陰陽易、霍亂等,在六經辨證的原則下,對每一病部提出了具體的理法方藥。

《傷寒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繼承了《內經》以正氣為本的思想,他強調:

“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腑臟,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不遺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

發病後,正氣的強弱可決定傷寒的發展轉歸,影響治療的效果,因此在治療中他極其重視“顧護正氣”。

對於傷寒的病因,張仲景仍從《內經》、《難經》以外感風寒立論,但對感邪之後的變化卻分析得十分細緻,自成體系。

此外,散在於《內經》、《難經》中的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綱辨證及各種治法在《傷寒論》中也得到了比較集中、全面、系統的體現。

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

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在此之後,該書逐漸在民間流傳,並受到醫家推崇。

南北朝名醫陶弘景曾說:“惟張仲景一部,最為眾方之祖。”可以想象,這部奠基性高峰性的著作讓人認識了它的著作者。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之。”

表現了張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

張仲景寫成《傷寒雜病論》後仍專心研究醫學,直到公元219年與世長辭。

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後的公元285年,張仲景的遺體才被後人運回故鄉安葬,並在南陽修建了醫聖祠和仲景墓。

張仲景墓為圓錐形,高3米多,方圓10餘米,墓前立有清朝順治十三年的墓碑,上刻有“萬代醫聖東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先生之墓”。在漂泊了數十年後,張仲景終於回到了故鄉。

如今,在張仲景當年採藥的伏牛山,人們專門修建了一座醫聖園,18米高的仲景雕像矗立在高高的醫聖山上,他面向東方,手拿山茱萸,腰繫藥葫蘆,宛如正在伏牛群山中採藥行醫。

每年正月十八是張仲景的誕辰,在這裡將舉行醫聖的祭拜大典,很多人不遠萬里來到這裡祭拜醫聖,祈求平安。

雖然已經離去了千年,但是一代醫聖張仲景卻被人們千秋萬世所瞻仰。

那麼《傷寒雜病論》到底都講了些什麼,為什麼會成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呢,張仲景又為什麼會被稱為醫聖的呢?

參考資料:《張仲景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