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晚晴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馬案",真實版投名狀,湘軍衰落的導火索

2007年,一部由李連杰、劉德華、金城武主演的電影《投名狀》在內地上映。這部恢弘鉅作講述了三位結拜兄弟共納投名狀,參軍謀取功名的一路恩怨糾葛。在權力地位的誘惑下,功成名就的大哥龐青雲逐漸迷失了心性,算計謀害結義兄弟,最後在自己的就職大典上,遇刺身亡,死在了投名狀中那句“殺我兄弟者必殺之”的誓言之下。

如果說《投名狀》中演員戲劇化的演繹將人性的自私和貪婪,人心的險于山川表現得淋漓盡致,那麼真實的歷史又往往比電影更加的精彩。《投名狀》的原型,就是發生在清朝末年,那件震動天下的大案,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一案。

同治九年(1870年)7月26日,兩江總督馬新貽在校場檢閱完軍士操練後,在隨從的跟隨下步行回官署。可當馬新貽剛到門口的時候,路邊突然衝出一人,跪地喊冤。馬新貽以為是有百姓當街攔官告狀,便上前想要詢問。哪知那跪地的那人待馬新貽近身,突然從袖口中抽出一把利刃,猛地刺入了馬新貽的腋下,驚愕的馬新貽來不及反應,應聲倒地。刺客得手之後,也不逃走,只是高喊“刺客是我張汶祥!”,隨後便被馬新貽隨從捉拿。

被搶救回官署的馬新貽因為傷勢過重,第二天就不治而亡。兩江總督是封疆大吏,官居一品,馬新貽遇刺讓朝野震驚,舉國傾注,一時間人心惶惶。慈禧太后緊急召見曾國藩,令他火速前往查案,務必給朝野內外一個滿意的答覆。

曾國藩接任兩江總督,並提審張汶祥。奈何張汶祥的供詞次次反覆,前後不一。為了儘早給慈禧一個交代,負責具體審理此案的官員便直接給張汶祥定了太平天國餘黨的帽子,因馬新貽剿滅太平軍有功,便攜怨刺殺。慈禧太后在接到奏報後,便以此定案,判張汶祥凌遲,以此祭奠馬新貽。

雖然朝廷方面著急草草結案,但並沒有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明眼人都看得出,馬新貽遇刺,不僅僅是太平軍報復那麼簡單。當時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說馬新貽出生土匪,與竇一虎,張汶祥義結金蘭。但是後來馬新貽為了謀求官位,便賣友求榮,誘殺竇一虎,並霸佔了他的妻子,從而得以平步青雲。而僥倖逃脫的張汶祥發誓報仇,便有了之後的“刺馬案”。

雖說民間流傳的版本更為傳奇,但是所謂局中有局,真正的幕後黑手,可能另有其人。根據清代史料記載,兩江地區原本是曾國藩湘軍經營多年的地盤,兩江總督一職更是一直掌握在湘系手中。慈禧太后為了防止湘軍做大,同時害怕曾國藩篡位自立,便派馬新貽接任兩江總督,並暗中探查湘軍是不是在攻陷天京後,私藏了大部分太平天國的財寶,沒有上交給朝廷。

馬新貽孤身來到了兩江這個龍虎窩,奉命打壓湘軍勢力,自然成為了很多人的眼中釘。而真正對馬新貽下手的幕後主使,就可能是曾國藩的弟弟,當時的湘軍總督曾國荃。所以在馬新貽遇刺後,無論是負責審理的地方官員,還是曾國藩,甚至是慈禧太后,都有意掩飾案情,速速結案,因為這牽扯了太多的利益集團,誰也不願意捅破這層足以震動天下的窗戶紙。

“刺馬案”這一樁懸案也成為了一根導火索,不論是不是湘軍主謀,慈禧太后對湘軍的忌諱只能是有增無減。割據東南的湘軍和清廷的矛盾徹底激化,裁撤和打壓湘軍也成為了自太平天國覆滅後,朝廷的首要任務。曾國藩明哲保身,退居幕後,湘軍作為晚晴最後一支善戰的部隊,也逐漸走向衰落。這也導致了清王朝軍事實力的下降,為之後被帝國列強侵略而毫無還手之力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