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舉人”相當於今天什麼學歷和學問,能否考上研究生?

文·段宏剛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這句話雖然有些偏頗,但也闡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古代讀書人要想實現人生抱負,只能走仕途之路,而走仕途之路的唯一途徑就是參加“科舉考試”。

參加科舉考試的流程很繁瑣,就像自己給自己按部就班地升級一樣,由低到高,先後要參加

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四個級別的考試,才能爬上金字塔尖,成為棟樑之才。

童試透過者在身份上是秀才,如果不想再次升級,可以回鄉做一名私塾先生,給村塾的孩子們教授讀書識字,一輩子倒也衣食無憂,但沒有做官的資格,要想做官還必須參加高級別的考試。

鄉試透過者在身份上是舉人,會試透過者在身份上是貢士,殿試透過者在身份上是進士,進士的前三甲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

狀元、榜眼、探花

,能做到這一步的讀書人,完全稱得上是人中龍鳳,享受到的待遇和尊重可高了。

考中舉人的話,就擁有了較高的身份地位和待遇福利,以及進入仕途的基本權利。在某些朝代,舉人可以直接做一些諸如知縣、縣丞、縣主簿之類的七、八品官。某些情況下,則需要排資論輩,朝廷會按照資歷來安排舉人入朝做官。

那麼,古代“舉人”相當於今天什麼學歷,擁有哪些學問,能否考上研究生?

要想搞清這些問題,先分析一下跟舉人差一級的秀才擁有哪些學問?錄用秀才又要具備哪些條件?再把兩者對比一下,就完全能明白。

古代的大家族都會開半家塾,聘請有學問的先生,教授整個家族的孩子讀書識字。家塾的孩子大約在4、5歲就開始學習,寒窗苦讀十年後,也就是15歲左右,就結伴來到州縣參加童試,童試如果順利透過,就是秀才了。

普通人家的孩子通常在私塾學習,學習年齡可能會稍晚一些。學習10年左右,同樣要去考秀才。

每個縣錄用秀才的人數不等,根據全縣的人口數量和考生人數來決定錄用名額,人口大縣給分配20名,中縣15名,小縣只有5名。

秀才必須熟讀

“四書五經”

,分別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和《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共9本經典著作,以“儒學”經典為主。

這裡的

“熟讀”

,不僅是指可以熟練地朗讀和背誦,還要把它們完全消化掉,變成自己的學問。具體要求如下:

一、熟悉每一本經典讀物裡每一句話的含義、典故和出處,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把它們準確無誤地解讀出來。

二、對每本書裡邊的每句話都能用工整的字型默寫出來,每個字的讀音能正確標註出來,每個字的造字方法都能講解出來。

三、寫詩作文時,能熟練地引經據典,並巧妙化用這些經典。

可以看出,在古代如果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秀才相當難,20歲之前能考中秀才的書生,已經是優秀人才了。

按照現代學問的劃分法,古代秀才需要同時掌握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三大學問,還要精通寫詩作文,成為半個詩人或作家,方可有能力考中秀才。

況且,一個縣就錄取5——20名,就更加助長了考中秀才的難度,許多書生參加科舉一輩子,連秀才的身份都難以改變。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古代秀才的學問和學歷,已經達到了今天研究生的水平,相當於擁有了碩士學位。

當然,考取秀才時,不乏一些透過“捐納”(花錢買)和“廕生”(憑老祖宗的功勳)取得的,但這些情況並不多見,一些書生是因為能力達不到而考不上才這樣做,一些書生純粹是為了避免浪費時間。畢竟,考一次秀才要等待3年,古人壽命又那麼短,有些人就想走走捷徑,早早獲取功名。

綜合來看,古代的秀才在學問上,至少達到了今天大學生的水準。

但是,考舉人就非常嚴格了。朝廷明文規定不準捐鈉和萌生,主考官如果以身試法,等待他的將是株連九族。所以,沒有哪個主考官或監考官拿整個家族的安危和名譽做賭注。

沒有真才實學的書生,想考取舉人絕無可能。

晉升舉人的考試稱為“鄉試”,每隔三年考一次,地點在省城,都是聖上欽定的人充當主考官。

鄉試是把全省的秀才集中到一起進行,人數在幾千人到上萬人不等。人口多、經濟發達的省份,如江浙地區,舉人錄取名額大概在200人左右,偏遠小省則在百名作用,甚至更少。

根據歷朝歷代各省錄用舉人的實際情況來看,透過率大約在2%左右,也就是說,江浙發達地區若有一萬名秀才考舉人,考中的不過是200人左右。

考取舉人時,除過要被考察四書五經方面的學識,以及寫詩作文之外,還要考察法令、算術、書法、天文、地理、政論等方面的學識,一名秀才必須把自己打造成全才,才有可能考中舉人。

從目前全球的教育強國的實際情況來看,高校每年錄取的本科生比例在30%,碩士生在10%,博士生在1%。

因此,可以說,舉人的學問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博士水平,等於擁有了博士學歷。以古代舉人的學問,考取當今的碩士綽綽有餘。

在古代只要考中舉人,等於已經端上了“鐵飯碗”,走到哪裡都是受歡迎的人才,一輩子的吃喝根本不用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