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發現山東手造丨莒縣過門箋:紙上物語寓意美,列入國家級非遺

大眾日報記者 慄晟皓

春節期間,在莒縣家家戶戶的門上,除了張貼著紅底黑字或金字的春聯之外,在門楣上還貼有一排長方形的鏤空剪紙。

這種彩色的剪紙名叫過門箋,在莒縣民間,流傳著“過門箋、落門箋,落在地上都是錢”的美好寓意。2008年,莒縣過門箋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莒縣過門箋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在莒國古城商業街名為“剪紙物語”的剪紙博物館門口,一塊寫有“國家級非遺”5個金色大字的牌匾格外顯眼。館內的展廳裡,各式獨具匠心的過門箋主題剪紙作品琳琅滿目。

在剪紙博物館的研學區,國家級非遺專案莒縣過門箋市級代表性傳承人、莒縣第二中學美術教師於紅正向遊客和學生們一邊講解著莒縣過門箋的歷史和製作技巧,一邊演示著製作過程。不一會兒的工夫,一張平淡無奇的彩紙隨著她一剪一刻,逐漸變成了一幅精美的剪紙作品。

“莒地貼‘過門箋’的習俗最晚在明代就已在民間盛行,製作流程為出圖、製版、打製刻刀、裁紙、砸刻等……”於紅介紹,“傳統的過門箋是長方形,長約一尺,寬約七寸,中間鐫有圖案,鏤空的飾面上有方孔錢紋、萬字紋、水波紋等,下呈穗狀。每套5或6張,主要是在春節到來時一字排開貼在各家的門楣上。”

於紅與過門箋的結緣,源自於她的父親於永勝。“過門箋的製作到我這裡已經傳承了四代。我從小就看著父親製作過門箋長大,當時還覺得司空見慣,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但父親經常教育我說,這是老一輩留下來的寶貝,一定得把它傳承下去。”於紅回憶說。

雖然過門箋的製作工藝並不複雜,但是基本功必須紮實。“以前的過門箋都是單色的工藝,大多是多張彩紙摞在一起,以砸刻為主。這不但要求手穩,而且對砸刻力度的把握也很重要,輕了刻不透,重了又太費力氣。同時,圖案設計更是贏得市場的關鍵,只有富有新意的作品才能受群眾的歡迎。”於紅說。

在興盛時期,莒縣從事過門箋製作的村民一度達到數千人。近代以來,隨著機械化的引入,花樣簡單、模板單一的人工製作被機械裝置取代,從事過門箋製作的村民數量驟減。與此同時,過門箋還存在著時間和空間的侷限性,過去只有在春節期間才會製作和銷售而且只能放在門楣上使用,傳承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

於紅從父輩的手中接過過門箋製作的接力棒後,一直苦心鑽研。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和父親的言傳身教,她開始對過門箋的製作和傳承產生了自己的想法。她結合自己的美術專業專長,在紮根傳統藝術的同時探索將傳統技法與現代生活接軌,嘗試把剪紙、木刻、國畫等技法融入過門箋的設計和製作中,創制出多色套刻製作樣式,並帶領團隊精心創作了以“莒文化”為題材的精品剪紙,把人物和故事搬到剪紙作品當中。同時,她還創新利用手工染製紙張,克服紙質作品易發黃褪色、難儲存的問題,並把作品製作成冊,接軌文化旅遊產業。

“這個春節假期,我們自主設計創作的過門箋主題文創產品供不應求,很多產品都斷貨了。看到這麼多的遊客市民喜歡,我們後續的創新和傳承也更有動力了。”於紅高興地說。

更讓於紅感到欣喜的是,正在讀大學四年級國畫專業的侄女於志雯已經加入到莒縣過門箋的傳承當中。“大學畢業後,我也打算從事莒縣過門箋剪紙的傳承與創新事業。我想把更多年輕時尚的元素與國畫的傳統技法相結合,讓莒縣過門箋這項民間藝術走上更廣闊的舞臺。”於志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