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清朝的辮子到底有多醜?看完才知道,原來我們被清宮劇騙了這麼久

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我國的清宮劇可謂是火遍了大江南北。而清宮劇作為古裝劇的一個類別,最大的特點就是其中人物的辮子頭了。當然這個辮子頭可不是歷史演化而來,而是滿清的粗暴政策直接催生出來的。在清宮劇中,因為演員顏值比較高的關係,導致辮子頭看上去還算不錯。但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個辮子頭可沒有什麼好評,很多人都認為這辮子頭非常醜。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這個髮辮又是怎樣的?看了才知道,真的不堪入目,原來我們被清宮劇騙了這麼久。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滿族早期被稱為女真族,而在建立滿清之前,女真族是一個漁獵和遊牧雙發展的民族。他們需要在叢林中長時間的行動,所以頭髮很容易被樹枝纏住。但他們信奉的薩滿教又認為人的“靈”儲存在頭髮中,因此他們便剃掉了的大部分的頭髮,留下了一條辮子。

在真實的歷史中,女真人的辮子可沒有清宮劇中表現的那麼粗。因為這條辮子只是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因此在最早期的時候非常細,就像一條老鼠的尾巴,甚至能穿過銅錢中心的孔洞,又被稱為“金錢鼠尾”。

當然,按照漢人的傳統審美來看,這金錢鼠尾無疑是非常醜的。畢竟把你剔成接近一個禿子,然後再侮辱性的給你留一小撮頭髮,那這些剩下來的頭髮還不如不留。

強制性的讓漢人留金錢鼠尾,本來就是一個政治性非常大的政策。當初滿人入關時,想的自然是讓百姓接受自己的統治。而自己作為異族人,百姓心裡是非常抗拒自己的,因此要做到這一點非常的困難。最後滿人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將漢族變的和自己一樣。

當然,隨著滿族人入關,因為關內的富足生活,他們的習俗也在不斷的變化,而金錢鼠尾也在變化。從最開始和老鼠尾巴一樣細,到滿清末期和一根擀麵杖一樣粗。

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中,有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思想。滿清推出剃髮易服政策後,很多人寧願被砍頭也不願意剃髮。不過就算是這一政策推行困難重重,滿人也一定要推行下去,這又是為什麼呢?

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從精神上讓漢人臣服,透過貶低他們自尊的方式,讓他們從心底認為自己低人一等,是滿清的臣子,因此才會強迫他們去適應滿人的習俗。

正是因為這些歷史上和政治上的原因,辮子頭被視為了奴化和封建的標誌,因此在辛亥革命時,剪掉辮子被視為革命的象徵。但是頭上的辮子好剪,心裡的辮子卻難剪,隨著清宮劇的盛行,很多人居然開始懷念那段時期,實在是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