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司馬懿,韜光養晦,處心積慮,如何發動高平陵事變奪曹魏政權的?

奸詐的司馬懿

司馬懿輔佐曹魏幾代人,曹操雖然發現其狡猾,城府很深,但是沒有釜底抽薪,但是給子孫留下禍根。司馬懿韜光養晦。

《三國演義》第九十一回:曹叡覽畢,大驚失色,急問群臣。太尉華歆奏曰:“司馬懿上表乞守雍、涼,正為此也。先時太祖武皇帝嘗謂臣曰: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今日反情已萌,可速誅之。”王朗奏曰:“司馬懿深明韜略,善曉兵機,素有大志;若不早除,久必為禍。”這是一出祁山,諸葛亮用馬謖反間計是魏明帝曹睿罷免了司馬懿軍職,然後在家修煉隱忍,暗地關注魏蜀局勢。終於在夏侯楙兵敗以後復出。

司馬懿,字仲達,公元179年生於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教敬裡,史稱其少年為“非常之氣”,“聰亮明允,剛斷英特”。東漢末年,為曹操闢為文學橡,遷黃門侍郎,後為丞相東曹屬、主簿。

魏代漢之後,文帝曹丕忘記父親對自己的囑咐,對司馬懿非常信賴;明帝時任大將軍。司馬懿謀略過人,城府莫測。故曹操臨終時,就對曹丕說過:“司馬鶴藏視痕顧,不可付以兵權;否則,日後必為國家大禍。”然曹丕死時,卻忘記了這至關重要的遺囑,竟讓其為輔政大臣,為子孫留下了篡權亡國的禍根。

奸詐的司馬懿耗死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諸葛亮雖然神機妙算但是把司馬懿沒有辦法?司馬懿堅持忍辱堅守。

隱忍的司馬懿

司馬懿作為曹魏大臣,機智多謀,曾多次率軍與蜀漢諸葛亮抗衡,使之不得志於中原,但也奈何諸葛亮不得。他的一-生,留下許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如斬孟達,祁山之戰等。這裡的不戰而勝,便是一例。

且說諸葛亮於公元234年2月,第6次出兵祁山,與司馬懿相持在五丈原。司馬懿審時度勢,以為:“蜀中道路崎嶇,蜀軍終將乏糧。”為此,他一直堅守,不與蜀軍對戰。諸葛亮心中著急,決定用激將法使其出戰,便親筆寫了一封信,並弄了一套婦女使用的頭巾、髮飾和衣服,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信中寫道:“仲達統領中原之眾,正應該披堅執銳,一決雌雄。可你卻甘屈服,這和女人有何區別?今派人送給你一套女人使用的頭巾、髮飾和衣服,可拜受之。然後招待使者,拉家長事看出諸葛亮的軍務,諸葛亮就罰20杖以上的事都要親自過問,日食無幾。”司馬懿聽了十分高興。待使者走後,他對部下道:“諸葛亮日食無幾,又事無鉅細,都親自過問。如此人不敷出,他還能活得久嗎?”可是,他的部將賈詡、魏平對司馬懿甘心受辱很不理解,請求出戰,誓決勝負,司馬懿仍然不推。其後,又有數位將士指責道:“公如此畏蜀如虎,豈不怕天下恥笑?”司馬懿見眾怒難平,一時又無法明說,只好給明帝寫通道:“臣才能淺陋而擔當如此重任,又蒙聖上明旨,堅守不戰,以待蜀軍不戰自退。可諸葛亮竟將我侮辱成女人一般,實令難忍,故只好上報陛下;我準備隨時為陛下與蜀軍決一死戰,以報聖恩,以削三軍之辱。”明帝看後,不知其意,便將信交給辛毗。辛毗看後笑道:“司馬公本無心出戰,又怕眾怒難平,故向陛下請求出戰,而實際上是想得到陛下的支援,以平眾憤。”明帝隨令辛毗親持符節去前線,傳令諸軍勿戰結果,後來諸葛亮叫魏延挑著司馬懿頭盔叫罵,司馬懿都能堅守,又過了不長時間,蜀軍無法支援,又兼丞相病故,只好自動退軍。

事後,司馬懿私下曾對辛毗道:“知我者,辛公也!”

面對不確定的事,不過奸詐的司馬懿也有多疑的時候,也符合智慧之人,無論怎麼說司馬懿屬於少有的智慧之人。司馬懿堅持謹慎行事

遇上多疑的司馬懿,諸葛亮空城退敵

上司馬懿由於疑心過重,有時也貽誤了戰機。

失街亭以後,諸葛亮空城退敵,司馬懿就想諸葛一生謹慎,不曾弄險,從諸葛琴聲自稱諸葛知音,錯失先機。

且說司馬懿利用堅決不出戰的辦法,使蜀軍無可奈何。此時,諸葛亮由於長期嘔心瀝血,操勞過度,不久重病軍營,今見司馬懿又識破了自己的激將法,更為心中煩惱,終在公元234年8月的一天死去。臨死前,諸葛亮以他多年與司馬懿交戰的經驗,囑咐楊義,姜維等保密死訊,以疑司馬懿。

諸葛亮死後,楊義、姜維依照諸葛亮生前之言,密不發喪,整軍而退。時有人將諸葛亮去世的訊息報告司馬懿。司馬懿揮揮師追趕。姜維、楊義並不驚慌,隨調轉戰旗方向,擂響戰鼓,猛擊魏軍。司馬懿在蜀軍退去時,見其軍容整齊,全不像諸葛亮死去的樣子,疑其有詐;今見蜀軍突然回軍,更加堅信自己判斷有據,急令收軍後退,並洋洋得意地對部下道:“我早就疑諸葛亮詐死,如今看來果不出所料!

楊義、姜維見魏軍退去,復整軍緩緩離去,當過了箕谷,才公佈諸葛亮死訊為此,當時就有民眾傳出一句笑談:“死諸葛亮驚走生仲達。”司馬懿聽後嘆道:“這是我料到他還活著,沒能料到他已經死去之故。”他又道:“諸葛亮真天下奇才啊!到死我也猜他不透!”

詐病賺曹爽,兵變奪權,徹底露出狼子野心,司馬懿堅定地果斷出擊。

司馬詐病,深謀遠慮的司馬懿

公元239年1月,魏明帝曹睿病死,令其子曹芳即位。明帝死前,由於曹芳年只8歲,不能理政,故下詔大將軍司馬懿和曹爽輔政。曹爽本無軍事才能,因其為魏宗室,才封為大將軍。曹爽見司馬懿權勢日重,且握兵權,很是妒忌,伺機奪其兵權,控制朝政。2月21日,曹芳按照曹爽的意思任司馬懿為太傅,明升暗降,令他將軍權交給曹爽、曹真兄弟。司馬懿知道此乃曹爽從中搗鬼,雖有不願,然聖命難違,便從此稱病不朝。曹爽知司馬懿詭計多端,心中懷疑,便派荊州刺史李勝到司馬懿府中探聽虛實,司馬懿知李勝來意,故意裝做大病在身,神智不清,語言錯亂。不一會,他又以手指口,侍婢會意,端上一碗粥來。司馬懿又假裝喝不進口,邊喝邊流,十分狼狽。李勝見狀,信以為真,報告曹爽。曹爽聽後高興,遂放鬆了對司馬懿的戒備。

司馬懿決定除掉曹爽,他白日裝病,夜間設謀準備,伺機而動。

公元249年1月6日,魏帝曹芳祭掃高平陵,大將曹爽和他的兄弟們同行。司馬懿聞報,以為時機已到,決定發動政變。他首先以皇太后的名義下令,關閉各個城門,爾後率軍佔據武庫,又派軍佔領曹爽營地,解除其武裝;接著,派人上書魏帝,指責曹爽等人背棄先帝之命,敗亂法紀,排斥舊臣,安插親信,且縱恣日甚,實有“不臣之心”。為此,司馬懿才不得不採取兵諫辦法,為國除害。但這封信落在曹爽手中,並未報告魏帝。司馬懿又派人告訴曹爽,指出如其主動放棄軍權,歸降認罪,可保身家性命。曹爽兄弟見之惶急窘迫,不知所措。在走投無路之下,曹爽兄弟只好決定出降,上書魏帝,主動要求免除自己的官職,爾後侍帝回宮。此後不久,司馬懿又以曹爽圖謀叛亂,下令將曹爽兄弟及其心腹全部逮捕處死,誅滅三族

司馬懿除掉曹爽之後,獨掌了朝政,為以後司馬氏篡權奠定了基礎。

公元251年8月5日,司馬懿因病去世,時73歲。公元265年12月,司馬炎廢魏元帝曹奐稱帝建晉後,追尊其為宣帝。

總之司馬懿前半生夾著尾巴做人,韜光養晦,後半生果斷出擊,奪取曹魏政權,完全體現一個陰謀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