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在東方並不太受眾的“香水”,為什麼會深受西方人喜愛和追捧

香水,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在此不再另外說明。但有一個問題,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那就是為什麼它如此的受到西方人的喜愛和追捧以及為什麼現代風靡世界的香水由歐洲誕生,改良以致發展壯大呢?

首先,之所以歐美國家的人比東方人更加頻繁的使用香水,除了文化歷史,流行時尚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西方人與東方人在生理上的差異所致。

眾所周知,人有汗腺,而汗腺又分為大汗腺與小汗腺,小汗腺分泌的汗水較為稀釋,基本無異味。大汗腺則主要集中在腋下和胯下,且排出的汗液中除了水分之外,還有各種蛋白質及脂肪酸。這些物質本身無味,但經過體表細菌分解後則會產生刺激性氣體,即臭味,或者說狐臭。

上圖_ 中世紀的歐洲城市

而在漫長的人類進化史中,某一類人的大汗腺分泌物減少了,這就使得這部分人的體味變得較為淡薄,輕微。

沒錯,我說的這類人就是以東亞地區為主的東方人。

反觀其他人種,則與我們完全相反,白人和黑人是大約只有10%和0。5%沒有狐臭。

為了掩蓋身上散發的氣味,早期的歐洲人開始噴灑大量的香水,不光愛美的女人如此,就連男人們也競相效仿,樂此不疲。

上圖_ 古代外國貴族的宴會餐桌上,出現香料是彰顯身份的象徵

但要說西方人喜愛香水只是由於生理上的原因,則有失偏頗。其實,在這背後,還有著一段更為隱秘的歷史文化背景。

比如,傳言中所說的古代歐洲人不愛洗澡,甚至常年不洗,一輩子不洗。

這又是一個廣為流傳的謠言。

事實上,西方歷史中有關沐浴的記載古已有之,且形成了相當流行的日常生活風俗。

以古羅馬為例,在它廣袤的地域內,有著數不清的公共浴場,據《羅馬帝國衰亡史》記載,早在4世紀時的羅馬帝國,就建有諸多公共浴場,僅首都羅馬城內就有1000多個大小不等的浴場,其中羅馬皇帝卡拉卡拉修建的,被後世稱為卡拉卡拉大浴場的建築,其總長412米,寬383米(最寬處達到393米),中心浴池長218米,寬112米,游泳池長54米,寬23米,這個規模在古代可以說是相當驚人。當然,與許多其他浴場一樣,它也是男女混浴。

由此可見,早期的西方人對沐浴還是有著相當程度的痴迷。

但是,黑死病的到來卻完全改變了這一切。

上圖_ 黑死病風潮中的歐洲農村慘狀

這場席捲整個歐洲的瘟疫持續了3個多世紀,奪去了至少2500萬餘人的生命,幾乎是當時歐洲人口的1/3,但面對來勢洶洶的疫病,當時的歐洲卻沒有任何有效的控制和治療手段。

雖說沒有治療的辦法,但當時的醫生還是積極的尋找疾病傳播的原因。他們很快發現,諸多的公共浴場經常會爆發大規模的疾病傳染事件。

站在現代醫學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很簡單就能解釋的現象,浴場是人群聚集的場所,且人與人之間接觸過於緊密,其中也不乏已經感染疾病的個體,這就很容易造成病毒和細菌在人和人之間互相傳染。

但在那個年代,醫生們卻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他們認為,正是由於面板受到蒸汽和水的浸染,導致毛孔擴張,洩露了元氣,吸收了有害物質才導致人體染病,因此,他們堅信洗澡才是黑死病大規模爆發的根源。

上圖_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 (黑死病) 傳播圖

當然,這些醫學理論肯定是完全錯誤的,可當時的普羅大眾,只能相信這些,不做他想。

如果只是醫生的某些言論,那也罷了。但我們知道,西方人,尤其是中世紀時的歐洲人,他們普遍都信仰天主教。而教會也認為洗澡有害健康,同時,他們還認為,身體越骯髒,心靈越純潔。不洗澡反而成了神聖的聖潔象徵。不過這也是事出有因,正如前文所說,當時歐洲許多的公共浴場都是男女混浴,自然也不能指望來浴場洗澡的男人女人一個個都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所以,很快公共浴場就發展成了男女之間淫亂,偷情的“社交”場所,除了洗澡之外,幾乎與妓院無異。這也同樣會導致諸如梅毒等性病的蔓延。順帶提一下,古羅馬時的諸多公共浴場的水管是用金屬鉛製成,長期使用下,會使人重金屬中毒,這也是當時羅馬人普遍生育率低下和身染各種疾病的一個原因。

上圖_ 反映西方公共澡堂的油畫

既然洗澡有諸多生理上,道德上的壞處,那麼在教會大力推動的不洗澡運動下,不洗澡自然成為一項“朝聖”行為。很多人因常年不洗澡而被封為“聖人”、“聖女‘’

《西方文明的另類歷史》中寫道:

隱士亞伯拉罕將近50年不洗澡也不洗腳;

西爾維亞一位聖處女年逾60,且疾病纏身,但‘’除了洗一洗手指以外,絕不願意清洗她身體的任何一個部分。‘’;

聖尤弗拉西亞稱,在探訪過的一座修道院裡,其中的130餘名修女,她們從不洗腳,且一聽說‘’洗澡‘’這個詞就作嘔。

除了苦修的宗教人士,某些世俗政權的帝王也以不洗澡為傲,其中就包括資助過哥倫布的西班牙女王伊莎貝爾,她自詡一生只洗過兩次澡,一次出生,一次結婚。以及被稱為‘’太陽王‘’的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傳言說他一生只洗過三次澡,分別為出生、結婚和死亡的時候。即使到今天,倫敦仍有部分人基本不洗澡,習慣的力量真是刻入DNA般的強大。

上圖_ 歐洲的宗教神學家

常年不洗澡,能不能淨化靈魂我不知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身體只能是骯髒汙穢,臭氣熏天。那怎麼辦呢?自然是要用大量的香水進一步掩蓋身上的氣味。而這又反向助推了香水業的繁榮。

不過,香水本質上只能用來掩蓋本身的體味,卻不能清除它。

上圖_ 西方人用來裝香水的容器

其實寫到這裡,香水,洗澡這些事情本身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產生這些現象背後所隱藏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類思維的關聯。

我們能從香水聯想到歐洲人對洗澡的偏見這段歷史。但揭開表層,中世紀歐洲人不洗澡除了文化因素外,還有更深層的經濟因素。過去不比現在,能源是很稀缺的資源。洗澡就要燒水,燒水就要用到煤炭,木炭,木柴,油脂等各種物質。要知道,煤炭在過去可不便宜,甚至價格不菲,除了富商豪紳,王公貴族,試問,窮苦的平民百姓誰有這個經濟能力能做到經常性的沐浴洗澡。

也許有人會說不是還有木柴嗎?且不說木柴的熱量轉化不高,就其本身也並不便宜,再說,要砍柴才有木柴,誰去砍?自己去,地還種不種,生意還做不做。如果買柴,不還是要花錢。由於簡陋,不完善,甚至完全不存在的供水,排水設施,歐洲許多城市的汙水在街道間肆意流淌,這造成了極大的衛生問題,也增加了細菌和病毒的滋生。

上圖_ 中世紀歐洲城市衛生狀況很差

最嚴重時,就連供人飲用的水都渾濁,汙穢,散發著臭氣。即使到了這個時候,歐洲人也沒有將水煮沸飲用的習慣,這也許還是經濟原因吧!為了使飲用的水不至於造成疾病,他們只能把水和糧食透過發酵製作成啤酒,以此來清除異味,殺菌消毒。而這也是歐洲許多國家盛產啤酒的歷史原因。

‘’倉廩實而知禮節‘’,在基本的溫飽都難以完全保證的中世紀,人們只會把重心放在維持生存所需的最必要的地方。

物質決定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及文化,這是社會發展最基礎的規律。

作者:雲之彼端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西方文明的另類歷史》【美】理查德?扎克斯 海南出版社

【2】《羅馬帝國衰亡史》【英】 愛德華?吉本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