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慈禧和兒子同治,是怎樣一步步走向互相仇視的?到底是誰對不住誰

結仇於安德海

1869年6月,長江出現了一隻精美的大龍船。繪有太陽和三足鳥的龍旗高高地在船頭飄動,船身上各色旗幟迎風飄揚,遠遠地就聽到龍船上傳來的絲竹管絃聲。當船離岸近些時,人們便能看到船頭上立著一個身穿龍袍的人。這艘船沿長江一路行駛,途中船隻紛紛讓道。沿岸百姓哪裡見過這等氣勢,咂舌驚歎之餘又都迷惑不已:當年的乾隆爺下江南也不過如此,莫非又是皇帝親巡,可皇帝分明還小,一定是朝中重臣吧。沿途所經州縣的官員只知是欽差來臨,紛紛竭其所能將當地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準備接待。

然而,當船靠了岸,來人出現在他們面前時,人們卻大為疑惑,所謂的欽差大臣竟是一個小太監——慈禧的心腹安德海,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原來,安德海是奉慈禧之命南下采辦龍衣的。採辦龍衣的任務已完成,安德海身著龍服,望著這些熱烈接迎他的官員,心中不禁得意萬分。自打他在慈禧身邊當差,倍得賞識,這回又把這項重任交付於他,長江一行,他是好生威風。本該早日歸京,可他一想,這麼大的氣勢,如此難得,何不乘此機會繞道到山東老家,來個衣錦還鄉!

於是龍船便駛往山東。當船駛至山東泰安,安德海老遠便望見一群人跪迎岸邊,心中不禁有些激動,“我安德海也有今日。”一抹得意的笑容浮上了他胖胖的圓臉,當他帶著這抹笑意踱步上岸時,掃視著眼前的人群,揚著臉,準備接受他們的拜見。忽然,一群士兵衝出人群,團團將他同隨從圍住,隨即一條大繩將他綁住,拉到一個官員模樣的人面前。

安德海哪曾料到這樣局面,頓時惱羞成怒,朝那官員破口大罵:“好大gou膽,竟敢拿我堂堂欽差。”那官員兩眼一瞪 :“我乃山東巡撫丁葆楨。你就是安德海?你身為內監,竟敢著龍衣、打龍旗,謊稱‘欽差大臣‘出來招搖,如此囂張,怕是死罪難逃了。”

安德海一驚,隨即又露出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冷笑著說 :“我是奉聖母西太后之命前往江南採辦龍衣,何罪之有?你們誰敢動我 ?”丁葆楨微微一笑:“安德海,我這裡有慈安太后、皇帝的聖諭,命我前來捉拿你,我在此恭候多時了,你還有話說嗎 ?”安德海一聽這話,腿腳一軟,頓覺兩眼發黑,他感到末日的來臨。太監出宮採辦龍衣是違背祖制的,但是慈禧太后能夠給他撐腰,他當然無所顧慮,一路上這般招搖,卻忘了皇帝和慈安太后要拿他,殺他也是輕而易舉的,他更忘了慈禧也有由不得自己的時候。

身在北京的慈禧得知安德海被抓甚至已被定了死罪,一時間大驚失色,慈安和同治居然聯手將他寵愛的人置於死地,這不是給自己下馬威嗎?她準備為小安子開脫罪責,也為自己挽回面子。卻不料眾怒難犯,朝野中無人不反對,面對這個局面,她無可奈何地屈服了。安德海的死使慈禧對慈安太后產生了戒備之心,連同她的親生兒子同治,她也感到不滿。同治一天天長大,已不再是一個只知玩耍的孩童了,處死安德海,不正是他下的旨意嗎?小皇帝長大成人了,她這個幕後聽政者也應撤簾了,一時間她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湧在心頭,久久不能散去。

愛恨於兒子長大

1873年,同治已滿18歲,這是他擇後成親登基的一年。眾多的秀女中經過多番挑選,終於挑出了兩名作為皇后的候選人。一名是侍郎鳳秀之女,另一名是大學士崇綺之女。鳳秀之女風姿綽約,容貌在崇綺女之上,然而她舉止輕佻,慈禧則一眼看中了她。崇綺之女端莊嫻靜,知書達理,慈安和同治對她極為滿意。

一場爭論自然避免不了。慈禧極力勸說同治:“鳳秀之女貌美聰穎,選她作後豈不正好 ?”同治低著頭一言不發,只等慈安說話:“妹妹,皇后以德服天下,崇綺之女有才有德又端莊懂禮,不正是社稷之福嗎 ?”同治也連忙說 :“兒臣也這麼想,就立崇綺之女為後,鳳秀之女為慧妃吧 。”慈禧一聽立時滿臉不悅,同治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違揹她的意思,分明是將她這位親生母親不放在眼裡,她惱怒而又無可奈何,只有氣呼呼地對同治說:“皇后年紀輕輕不懂事理,不要讓她影響國政大事。慧妃聰明伶俐,你要多加眷遇 !”

同治一向懼怕慈禧,唯唯諾諾地答應了。轉眼同治登基之日到了。大清早,慈禧坐在桌前,臉色陰鬱。一個小宮女走上前來,摘下她頭上的飾物,將頭髮披散開來,然後拿起一把玉梳輕輕梳理,動作細緻而又小心,像微風拂柳一般。她梳理完畢將梳子放回桌上的漆紅木盒內,慈禧瞥了一眼木盒,突然雙目一瞪,指著梳子上的一根斷髮 :“小jian人,你伺候的好!”說罷一掌劈過去,小宮女來不及捂打痛的臉,那隻玉梳又緊接著飛到她的臉上,她痛得跌倒在地。“來人,給我拉下去,重打二十 。”淚流滿面的小宮女被拖了下去。

慈禧仍然怒氣未消。幾日來她一直坐臥不安。同治的登基,意味著她從此只是後宮的一位皇太后而已了。歸政於同治,使她深深地感到失落,這失落的感覺猶如清水中的一滴顏料漸漸地擴散開來,直到浸入她的全身。這一日的到來,使她淤積在心中的失落驟然間化為心頭的一股無名火,灼燒著她的每根神經,讓她怒不可遏。

責令同治按她的意思辦事。性格倔犟的同治哪裡肯依,於是免不了一番爭執。慈禧便把皇后叫來,希望透過她來軟化同治。皇后雖然柔順,在她面前唯唯諾諾,但內心聰穎的她與同治的想法總是一致,她哪裡會規勸同治。兩人耳鬢廝磨之際,皇后便將慈禧對她所講的話一五一十告訴同治,同治自此更是我行我素,凡事不讓慈禧插手。

這天,慈禧又將皇后叫到她的寢宮,訓了一通話後讓她回去。皇后卻直接朝同治所住的朝清宮而去,見到同治,便將慈禧告誡她的話如實說與同治。不想,慈禧早已偷偷尾隨其後,進了皇帝寢宮養心殿,喝令左右不得聲張,隨後脫了鞋赤腳走到同治寢室門外。門內兩人的對話,全部落入她的耳中。她聽得怒火中燒,一把推開門,照直走了進去,抓住皇后的頭髮,大罵:“你這狐媚子,竟敢蠱惑皇帝,看我不打死你!”皇后被揪得直掉眼淚,一旁的同治急忙將慈禧拉開,慈禧又轉身指著同治,大聲呵斥 :“作為一國之君,聽這狐媚子在耳邊胡言亂語,都是你縱慣了她,以後休要寵幸於她,你可記緊了 !”說罷揚長而去。

慈禧二次垂簾聽政

覬覦於兒子皇權

夫妻二人相對無語,呆坐了半晌,同治雖對慈禧不滿,但又懼怕慈禧,思來想去,索性搬到乾清宮過了近一年的獨居生活。宮中的清規戒律,慈禧的種種壓制,使同治倍感壓抑。他本來生性貪玩,怎麼能受得了這種清教徒式的生活?於是他把興趣移到宮外,經常潛出皇宮,流連於青樓戲園之中,在紅粉綠裾中尋找快樂,一日又一日,便逐漸把國事忘記得一乾二淨,慈禧藉此便理所當然的接理政務。母子二人的矛盾自此也很難調和,慈禧的權欲極大地傷害了年輕的同治帝,母子的紛爭最終以同治帝早死,慈禧如願繼續掌權而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