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林沖、武松所戴的“枷”,會套住雙手嗎?歷史上“枷”到底什麼樣

《淺說水滸》第225期(文/焦目)逼上梁山,這個成語是從水滸故事而來。說的是,高俅之子高衙內,因為看中林沖老婆林娘子,兩次調戲不成,結果反而得了心病,小命幾乎不保。為此,高俅聯合陸謙陷害林沖,林沖先是淪落為罪犯,刺配滄州,後來被逼無奈,殺了陸謙等人,上梁山落草為寇。在108將中,武松、宋江、楊志等人也曾因殺人被刺配。在水滸中,殺人犯都要“脊杖”“刺配”。脊杖,就是背脊處挨杖刑;刺配,包括刺和配兩部分。“刺”就是在臉上、額角等部位,刺上所犯罪名、流放的地方等字;“配”則是把犯人流放到其他地方。

在流放的途中,犯人要戴著“枷”。“枷”是什麼樣?有多重?是否如影視劇中那樣,連手也要套住呢?1、水滸中的“枷”1998版水滸中,“枷”主要有兩種。一種很大,犯人的手和頭都會被套住,另一種則只是套著頭,雙手自由。而2010版水滸中,“枷”也是兩種,一種也是套住手和頭;另一種則只套著手。同時套著手和頭的“枷”一樣,為什麼另一種不一樣呢?可能是劇情需要。

老版水滸中,林沖沒有到柴進的莊子裡,更沒有和洪教頭比試棍棒;新版水滸則有了這段情節。若是用套著手和頭的“枷”,就沒法比武了,所以改成了只套著手的小“枷”。當然,按著原著,其實是柴進給了兩個公人銀子,叫他們打開了“枷”。2、歷史上的“枷”南北朝之前,犯人的刑具中並沒有“枷”,當時的刑具只要是桎、梏、鉗、鎖等。桎是腳部的刑具,類似於腳銬;梏是手部刑具,像手銬;鉗用來套住犯人的脖子鐵圈;鎖則是鐵鏈子。根據資料來看,“枷”可能是源於“梏”,後來逐漸發展為兩塊木板合起來的“枷”。作為頸部的刑具,“枷”從南北朝時期開始流行。不過,由於漢末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繁,缺乏材料,所以鐵製的“桎、梏、鎖”等,常常會換成“木枷”。直到隋朝時,這種情況還有。

當然,起初的“枷”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直到北魏宣武帝時,才規定“枷”的形制,主要是普通枷和大枷兩種。北齊還規定,流放的罪犯要用到“枷”,後世因此沿襲,水滸中就是發配的犯人會戴“枷”。不過,由於“大枷”太重,加上流放地通常很遠,對犯人來說,是一種嚴重的折磨,再加上有人利用“枷”來對犯人進行刑訊逼供,所以一些皇帝,比如北魏宣武帝,還特意規定不能用大枷來審問犯人。3、“枷”的形制“枷”在最初,並非影視劇中那樣,四四方方。南北朝時期,“大枷”非常長,有“一丈三尺”。當時的尺有三種,摺合今天為27。9釐米、28釐米和29。6釐米。這麼算下來,“大枷”可以長達三四米。而用於刑訊犯人違規制造的大枷,那就更長了。唐朝時,出於人性化考慮,“枷”的長度縮小。組成“枷”的兩片木板中,長片不過五六尺左右,與人身高差不多,即便如此,也有一米六七,比我們今天在影視劇中看到的“枷”長多了;而短片,則只有二尺五寸。

之所以說“長片”“短片”,是因為當時組成“枷”的兩片木板不一樣長。從尺寸也能看出來,長片是短片二倍左右。其中,長片的木板稱為“枷梢”,也被戲稱為“道士頭”。這種兩側長短不一的“枷”,從隋唐到宋元,一直都很流行,敦煌唐代壁畫和宋代壁畫中還可以看到。現存的宋代高平開化寺壁畫,《華色比丘尼》故事裡,就有這種“枷”。從圖中可以發現,這種“枷”,兩片木板很窄,犯人雙手是自由的,不用套在上面,除非還有手銬類的刑具。為什麼另一半木板要設計這麼長呢?這就要說到古人的智慧了。首先,長長的“枷梢”可以用來綁著犯人的頭髮,這樣押解犯人的公人在後面方便觀看,不會因為散亂的頭髮,影響視線;其次,“枷梢”尾部有孔,可以穿繩吊起來,然後再在犯人腰間掛上巨石等重物,以此來折磨犯人,逼他招供;最後,“枷梢”還可以用來困住犯人雙腳,這樣犯人就跑不了,甚至連掙扎動彈都不行。

從明朝開始,這種一半長一半短的“長枷”逐漸不再流行。“刑部每年該用長枷五百二十面,……方方枷二百六十面”,“都察院每年該用長枷一百二十面……方枷二百六十面”。——《明會典》所謂“方枷”,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犯人戴的枷,因為方正,故而有此稱呼。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方枷”並不會把犯人雙手也套住。因為若是連雙手的自由都被限制了,那犯人基本上不能做任何事情,包括最基本的吃喝拉撒。

老版水滸中,林沖手被套住,就是董超撕了一塊肉喂他嘴裡。試想一下,哪個衙役會一路上伺候犯人吃喝拉撒?所以說,手部也套住的“枷”,是不存在的。另外,水滸中的枷也都是不套住雙手的。武松右手卻吃釘住在行枷上,左手卻散著。武松就枷上取下那熟鵝來,只顧自吃,也不採那兩個公人。——《水滸傳》右手綁在了枷上,左右手散著,可見雙手沒有套在枷上。還有,水滸中,林沖和洪教頭比武,就因為戴枷,所以先自認輸了。後來還是柴進讓公人把枷拆了,林沖才比武並打翻洪教頭。為什麼戴枷要認輸?就因為雙手不方便,吃飯都不行,怎麼能使棒呢?

圖片來源殷嘯虎《中國古代的枷》

多說一句,這裡的“行枷”,是一種小而輕的枷,唐朝出現。因為“大枷”太重,犯人根本不可能扛著走到發配地。水滸中,提到過“七斤半的團頭鐵葉枷”,應該就是“行枷”。除了“行枷”,還有“連枷”,就是一個枷上,兩個、三個甚至五個犯人,他們吃喝拉撒都要同時進行。直到清朝時,還有這種“連枷”。除了“行枷”“連枷”外,還有“立枷”,是讓犯人頭戴重枷而且必須保持直立,重枷可達一百斤,想想就痛苦。對了,“立枷”是明代劉瑾所創,錦衣衛常用。4、枷的重量唐朝之前,枷之所以設計的長,就是為了加重質量,折磨犯人。水滸中,林沖、武松、楊志等人戴的枷就是“七斤半”;白勝戴過二十斤重的“枷”;盧俊義被李固所害,梁中書給他戴的枷重達一百斤。

其實,七斤半的枷扛在肩上都受不了多久,一百斤的可想而知多痛苦。差點忘了一點,枷上會貼著寫犯人罪名和流放地的紙,而且每隔幾天就要換新的,這樣能保正字跡清晰。不過,根據《宋刑統》記載,“諸枷大辟重二十五斤,流、徒二十斤,杖罪十五斤”,可見當時死囚犯最多也就戴二十五斤的枷;輕者不過十五斤。後來宋徽宗在1119年下令,增加一種十斤重的枷,是宋代最輕的枷。

明代時,死罪的枷加重到三十五斤,其他的枷沒改變。不過,劉瑾還發明過一百五十斤的重枷,戴的人幾天就死了。甚至還有一種三百斤重的枷,魏忠賢經常用,並用這種重枷,害死過六七十人。清代比較狠,犯人所戴的枷,重者七十斤,輕者六十斤,犯人可想而知得多痛苦。此外,清代在“立枷”的基礎上,還創造出了“站籠”——把枷固定在籠子上,犯人必須保持站立才行。或者,起初把犯人墊高一點戴枷,然後使其雙足懸空,直到氣絕身亡。

總之,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枷”,其形制和重量都不一樣,種類也不盡相同。水滸中的“枷”,是不會套住雙手的,也不太可能是“方枷”。影視劇只是為了劇情需要或者其他原因,所以表現得簡單,實際上是不符合小說和歷史的。本文參考資料:《容與堂本水滸傳》《枷的演變》《明會典》《宋刑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