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恭宗朱常洵:明朝滅亡的誘因之一,傳聞死後被李自成給吃了

《寶日堂雜鈔》是一份記錄明萬曆朝皇宮大內食譜的一份小冊子,在這本小冊子中,不光有涉及到了萬曆皇帝,對後宮的嬪妃也有一些記錄。在這些類似流水賬的記錄中,有一個不太合常理的記述。

翊坤宮的膳食補貼竟然比坤寧宮高,熟悉歷史的可能都知道,坤寧宮可是皇后住地,而翊坤宮不過是貴妃的住地,那麼一個貴妃的待遇為什麼會比皇后還高呢?

據《明史》等書記載,翊坤宮當時的主人叫鄭夢境,後人常稱呼她為鄭貴妃,鄭貴妃雖然一生沒當過皇后,但是人家曾被萬曆皇帝專寵了近40年!

鄭貴妃之所以能被萬曆專寵,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之一就是她比較能生養,萬曆的正宮皇后王喜姐一個兒子都沒給萬曆生過,而人家鄭貴妃先後給萬曆生了三個兒子。

鄭貴妃的大兒子叫朱常洵,本來這個朱常洵是非常有望繼承萬曆的皇位的,因為萬曆的長子朱常洛,不是萬曆的任何一個妃子所生,朱常洛的母親只不過是一個宮女,也就是說,萬曆“一不小心”才有了朱常洛,朱常洛不屬於計劃內的產物,所以萬曆皇帝對於這個“意外”是不太認可的。

萬曆的第二個兒子叫朱常漵,傳聞中他也是鄭貴妃所生,朱常漵不太長壽,史書中說他“甫生即死”,萬曆皇帝的三兒子就是朱常洵,因為朱常洵出身“高貴”,鄭貴妃又和自己情投意合,所以萬曆皇帝對朱常洵非常喜愛。

喜愛到什麼程度呢?他甚至想把朱常洵立為太子。

以今天的視角來看,當爹的疼愛誰就把遺產留給誰,這根本不叫事,但是這在古代的皇家卻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首先,朱元璋當年在自己主持編纂的《皇明祖訓》中,曾明確規定,大明要嚴格執行“嫡長子繼承製”,也就是說誰當太子不是皇帝隨便選的,而是有‘“法律”依據的;

其次,“嫡長子繼承製”已經傳承了多個朝代,事實證明,這項制度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也就是說,嫡長子繼承製不是拍腦袋出來的制度,而是經過了大量的實踐的;

如果萬曆皇帝敢立朱常洵為太子,那他就是“有法不依、有例不循”。

而當時儒家出身的大臣也並不希望皇帝“一家獨大”,他們希望皇帝是個“遵紀守法”的好皇帝,因為只有這樣,他們這些負責“解釋法律條款”的人,才能成為國家的主人,如果皇帝想幹什麼幹什麼,那麼大臣豈不是換誰都行,你想人家“十年寒窗”才登上天子堂的儒家弟子能同意嗎?

除了大臣的“私心”之外,大臣們反對萬曆皇帝搞小動作還有“公心”,你放著現成的皇長子不立,跑去立一個小皇子,這是你自己認為這個皇子有潛力呢,還是有人給你吹了枕頭風呢?從你的日常表現來看(文章開頭的那份記錄算是其中一個例子),我們更相信答案是後者。

如果讓你得逞,那麼以後後宮是不是會經常干政,你百年之後,是不是鄭貴妃就成了“武則天”,你不要忘了,當年你們老朱家的開國者,為了避免後宮干政,可是把后妃全給滅了的!因此不論是於公還是於私,我們都不能讓你隨隨便便就立太子。

萬曆皇帝繼承了嘉靖的“懶惰”,但他沒繼承嘉靖的能力,所以他自以為自己能達成的目的,結果並沒有達成。不過文官團體也付出了一定代價:四位內閣首輔被迫去職、一百多名官員被嚴懲、三百多名官員受牽連……

這次的“國本之爭”,表面上是文官團體壓制住了皇權,但他們也並沒有高興太早,因為這次的“君臣內鬥”,讓本來就病入膏肓的大明,離死又進了一步。

萬曆皇帝因為這次沒能把朱常洵立為太子,所以他深感自己辜負了自己的枕邊人,於是他就想透過其他途徑來補償一下。

據《明史》等書記載,萬曆皇帝為了給朱常洵舉辦婚禮,花費的銀子竟然高達30萬兩,而有些記載顯示,萬曆日子不好過的時候,曾想從國庫挪用點銀子當皇宮裡的過節費,結果被內閣首輔張居正給否了,當時萬曆被駁面子的銀子也不過只才10萬兩。

朱常洵當不成太子以後,被萬曆皇帝封到洛陽當藩王,他爹光給他修繕藩王府的補貼是25萬兩,這個數量好像看著沒有結婚時的花銷大,但史書中卻說,他這個藩王府的規制竟然是規定當中的十倍!

不過這些還都算是“手筆”,萬曆怕兒子當了藩王之後吃不好,竟然想給他上等良田40000頃,這個數目不種田的人可能感覺不到有多大。據一些資料顯示,崇禎皇帝剛登基時,大明的總可用農田不過只有四百萬頃,而且這四百萬還是全部農田,而不是上等良田。

因為這個數字過於駭人,所以群臣都表示反對,所以最後萬曆不得不削減到了一半,但就是這樣,整個河南都拿不出這麼多的好地,最後朝廷只好又從山東和湖廣劃分出一部分來“補償”朱常洵。

河南、山東都是人口大省,你一個朱常洵就佔了這麼多的好耕地,那麼多的老百姓怎麼辦?你朱常洵收的糧食可不用上交國家,那大明又少收了多少的糧食,等到水旱天災來臨的時候,朝廷又從哪弄糧食去賑災?如果老百姓沒有糧食可吃,後果又會怎麼樣?

萬曆給朱常洵“補貼家用”的方式還有很多,其中有一項是允許他經銷食鹽,這一項內容看似無關緊要,但它的危害絲毫不亞於給他了俺麼多的上等農田。因為小朱被允許販賣食鹽之後,他就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搞起了壟斷,以前能賣到這裡的鹽就再也賣不進來了。

而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是,以前的鹽商在內地每賣一筆鹽,就要上交一筆鹽稅,而這些鹽稅則是鎮守九邊的軍費中的一部分……而萬曆死後僅二十四年,明朝就基本結束了(朱常洵沒有當過一天皇帝,他的稱號是後來追封的)。

你要說明朝的覆亡,是因為萬曆“疼兒子”,那麼可能有些言過其實了,但是你要說明朝的滅亡和朱常洵無關,估計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躺著不動。

因此在一些傳聞中,李自成在攻進河南之後,曾把朱常洵給當成了下酒菜,以解百姓對他的憤恨。傳聞未必可信,但朱常洵卻是那個時代,藩王成為大明“蛀蟲”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