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此人隨手寫一對聯,在場眾人看後高聲驚呼,皇帝下詔:狀元就你了

縱觀歷史,在工業時代來臨之前,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因此各地百姓若是能實現溫飽,那就可以算是盛世了。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儀”,由於大部分人沒有積累足夠的資本,因此無法供養孩子讀書寫字和接受教育,因此讀書人在古代備受尊重。在盛唐時期,讀書人只要作詩一首,盜匪基本就會主動撤退,不敢加以刁難。至於讀書人中的佼佼者——狀元,更是受人追捧,上至權貴下至商賈,都將之奉為座上賓客,只因其前途無量。

▲古代殿試場景繪畫

對於讀書人,歷代統治者也非常重視,希望運用他們的才能來治理國家,確保江山穩固。然而統治者們亦有自己的顧慮,雖然人才難得,不過處理政務畢竟不是吟詩作對,不能輕易託付於人。為考驗讀書人的能力,在科舉制度發展完善的過程中,歷代政權其實都對其進行過改革,增加了許多實用型科目和考試內容,以挑選德才兼備計程車人。經過歷代的發展,科舉制度在明朝時定型,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其中會試和殿試都是國家級考試,各地英傑俊才匯聚一堂,接受禮部安排進行測試。

▲清代科舉場景復原

會試通過後,考生就能成為貢士,距離成為進士僅有一步之遙,因為殿試只是排名次,並不會加以黜落。對古代讀書人來講,考中貢士就代表著光宗耀祖,親朋好友都會豔羨不已。當然,這也不代表殿試就不重要,相反,會試之後的殿試意義非凡,乃是皇帝親自考核貢士並欽點狀元、榜眼和探花的儀式。狀元作為天子門生,向來簡在帝心,其仕途要比其他進士更加順暢通達,所以達官顯貴都爭相巴結。歷史上,有許多狀元都留下了令後世津津樂道的逸聞趣事,而清朝咸豐年間,就有一位運氣極佳的貢士,殿試時憑藉一副對聯而蟾宮折桂,最後做到文淵閣大學士的高位。

▲孫家鼐舊照

此人便是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前身)的第一任校長孫家鼐。孫家鼐,字燮臣,安徽壽州(今淮南壽縣)人,生於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家境殷實,自小就在私塾讀書。孫家鼐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不分寒暑酷熱,天天書不離手,孜孜不倦地獲取書中的知識。正因如此,孫家鼐十幾歲就考中秀才,幾年後又透過鄉試,成為舉人。然而當孫家鼐自信滿滿地趕赴京城,參加禮部主持的會試時,他的光芒卻被五湖四海的飽學之士遮蓋,並未如願高中。更難過的是,孫家鼐族中的幾位兄弟都名列金榜,只有他一人名落孫山。

▲科舉金榜(複製品)

孫家鼐知道,“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因此他沒有氣餒,落榜後穩定心態,扔掉過往的傲慢,潛心治學。清咸豐九年(公元1840年),孫家鼐收拾行囊,再次踏上會試的征途。經過三年苦讀,孫家鼐的學識已經有了本質的提升,儀度也更加沉穩。憑著學富五車的知識,孫家鼐透過會試,獲得了參加殿試的資格。咸豐皇帝登上金鑾殿,親自為學子們出題。

▲咸豐皇帝劇照

孫家鼐的文章,咸豐皇帝先前早已看過,印象頗深,見其人器宇不凡,就對他說道:“聽說你才思敏捷,擅長對聯,朕就命你以大清百年的盛世為題,寫一副對聯。”以大清朝為題擬寫對聯看似容易,實則難度非常大,稍微言語不當,輕則排名靠後,重則殺頭誅族。孫家鼐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知道不能有半點差錯,不過他也不驚慌,如信手拈來一般寫下一副絕對佳聯——億萬年濟濟繩繩,順天心,康民意,雍和其體,乾見其行,嘉氣遍九州,道統繼羲皇堯舜;二百載綿綿奕奕,治績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慶雲飛五色,光華照日月星辰。

▲殿試舉行地——保和殿內景

從形式上看,這副對聯對仗工整、精煉簡潔,聲韻之間的平仄符合韻律,實乃絕對。更令人敬佩的是,內容完全對應題目,孫家鼐將清朝入關後六位皇帝的年號(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巧妙暗含在上下兩聯之中,以年號代替皇帝,盛讚大清百年盛世,而且用詞大氣恰當,將他們治政風格和功績表達得淋漓盡致。大殿裡的朝臣和士子聽完後,都對這幅對聯稱讚不已,甚至有人驚呼“妙哉!”。龍椅之上的咸豐皇帝也是對此大為滿意,對孫家鼐的才華十分欣賞,硃筆欽點為一甲一名進士,即狀元。

▲西學總教習丁韙良等在京師大學堂合影

從此,孫家鼎平步青雲,先是授予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此後歷任湖北學政、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等職,任職期間功績卓著。值得一提的是,在“戊戌變法”期間,孫家鼎奉光緒皇帝之命,創辦京師大學堂,出任管理學務大臣,成為北京大學的第一任校長。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孫家鼐病逝,享年82歲,朝廷追諡“文正”。對於宋朝以後的文臣而言,這是最頂級的諡號,歷史上共有三十一人獲得,整個清朝僅八人獲此殊榮。

參考資料:

《清史稿》《清稗類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