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西楚霸王項羽與劉邦真正的差距在哪裡為何結局卻是自刎烏江!

現在的人們對於歷史的瞭解,在很大的一部分認知都是來自於影視劇小說或者動漫,而這些東西製造出來的工作中,就是為了獲得更高的收視率,如果真的演出來像歷史是那樣一樣的話,想必是沒有多少人願意看的,所以這些東西在一定程度上被改變,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來看,所以如果你把透過看這些影片來了解歷史的方法作為一個正規途徑的話,那麼你獲得的歷史註定是殘缺的或者被改動的。

歷史上的人物非常之多,每一個人都有他獨特的性格表現,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那麼說起歷史上的一個人物,你能夠給出的關於他最大的評價是什麼?你有真正的從史書上了解過他們嗎?在我們的印象裡,秦朝末期的時候,統治已經非常的狂暴了,君主的統治暴政喋血,所以被起義軍推翻政權,是民心所向,而一旦說到起義軍其中有一個人,就是我們一定要說的,他就是項羽。

在我們熟悉的歷史認知裡,項羽這個人,最後的歲月是在逃亡的過程中度過的,最終也算是沒有跨過自己心裡那道驕傲的坎,選擇在烏江自刎了,而這個結局對於一代梟雄來說,也算是一個歷史給出的留白吧,畢竟如果他臣服於劉邦,就註定了他要選擇委身於人臣,而項羽這樣的性格他自命清高,要麼就做到極致,要麼就是選擇最後的結果——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自刎,他不可能會屈居人下,而且他推翻秦朝的目的,是為了興復自己曾經的楚國,因為自己是出國沒落的貴族,所以他自然希望自己也可以成為天下的霸主,於是他打出來的這兩個旗號都為他收穫了一大批的追隨者,但是如果我們說到真正的項羽,以你對他的瞭解,又能說出來多少呢?

首先我們對這個人的瞭解是有一些上記載的,大致意思就是說他身高已經超乎常人,戰鬥力也很高,身材魁梧,看上去就是一個莽夫,而他性格暴躁,所以很少會使用計謀來對付敵方的軍隊,在面對敵人的時候選擇的打法,大多數都是硬碰硬的戰鬥過程讓他最終落到了一個戰敗的結局,我是世界上,對於歷史中正史和野史稍微感興趣的一些歷史迷來說,西楚霸王項羽,並不是一個只知道硬碰硬的莽夫。

不管是在哪一次的戰爭中,他都會運用戰術,爭取用最少的損失,最少的兵力來取得最大的效果,他自幼就開始接觸兵法,各路的兵法他都爛熟於心,再加上叔父對他十年如一日的兵法上的教導故事讓他不僅有了外在的攻擊力,更有了內在的用兵的智慧。

但是一個人不管再怎麼強大,再怎麼優秀也總是會有一些缺點,尤其是像項羽這樣,算得上是少年時期就已經開始有所成就,而這樣的人,隨著成就越多,他也就越發的自命不凡,所以就很有可能對自己的實力評估的太高,也因此會在戰爭中落了下風,越是這樣的人,他的自信心和尊嚴越不容挑釁,而且他比較年輕,一個血氣方剛的大小夥子面對敵方的挑釁的時候,哪怕明知是一個陷阱,也許他會猶豫片刻,但是最終還是會走進去,而劉邦其實也抓住了項羽的這個小缺點,因此乘虛而入,正是因為這樣,項羽在最終獲得的結果是自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即使在這個世上還有很多東西他放不下,但是尊嚴在前面,後面所有的東西都已經一文不值了。

項羽最終的離世,似乎也在告訴我們,一個年輕氣盛的人和一箇中年心計深沉的人的對抗,誰先沉不住氣,誰就會先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