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傅軍的“傷口”上又被撒了一把鹽

  文/樂居財經 付魁

由於合同糾紛,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新華聯控股”)所持股份再次質押,而這一次是被動質押。

日前,科達製造(600499。SH)釋出公告,新華聯控股與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之間有合同糾紛,其持有公司部分股份因啟動司法強制執行程式將導致被動減持。

新華聯控股於2017年入股科達製造,這是新華聯控股“多元化”發展的一個縮影。成立至今,新華聯控股涉足白酒、金融、汽車、化工等多個領域。

不過,多元化發展似乎並沒有給新華聯控股帶來太多的收益,反而是自身負債累累。資料顯示,負債率連續多年位於紅線之上。

而反觀新華聯控股主要業務之一,其業績也在承壓。資料顯示,新華聯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華聯,000620。SZ)淨利潤連續兩年虧損,負債率連續五年高於80%。

  被動質押超4億

公告顯示,本次新華聯控股持有科達製造1880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將被啟動司法強制執行程式,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3。08%,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

本次被動質押股份系與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的合同糾紛,本案由今年9月2日和9月7日開庭審理,9月26日,新華聯控股成為執行人,執行標的為4。59億元。

截至12月8日收盤,科達製造的股價為25。22元/股,按這一股價計算,新華聯控股質押市值約為4。74億元,與被執行金額大體相等。

新華聯控股進入科達製造是在2017年。科達製造透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引進新華聯控股,彼時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1。66億股。新華聯控股認購股數為1。38億股,認購金額為9。99億元。

在此之後,新華聯控股又透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科達製造,累計增持約560。02萬股,持股數增加到1。44億股,這一持股數量延續至今。目前,新華聯控股持有科達製造股份比例為7。61%,為科達製造第二大股東。

此次質押後,新華聯控股持有科達製造股份將減少至1。25億股,持股比例降為6。62%。這一持股比例要低於盧勤6。67%持股比例,換言之,減持之後,新華聯控股降為科達製造的第三大股東。

對於此次新華聯控股被動減持,科達製造表示,新華聯控股不屬於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亦不是公司第一大股東,上述股份被動減持後將不會影響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影響。

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科達製造的營收為69。21億元,同比增加39。94%。淨利潤為7。59億元,同比增加392。63%,經營現金流為5。29億元,同比下降34。91%。

經營現金流下滑或與應收賬款過高有關,今年前三季度,科達製造的應收賬款為15。66億元,同比增加42。88%。此外,除了營收增加外,科達製造的負債率也在升高,今年前三季度,科達製造的負債率為51。02%,去年同期則為49。68%。目前,科達製造的貨幣資金為14。73億元,短期借款為9。52億元。

  多元化之殤

樂居財經從企查查獲悉,新華聯控股歷史上共有93次股權質押,據不完全統計,質押市值已經超過百億。

最近一次質押是在去年2月21日、28日和29日,參股企業為遼寧成大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和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質押股數分別為7922。75萬股、2000萬股、2000萬股,質押市值分別為13。37億元、5080萬元、4034。94萬元。

企查查顯示,遼寧成大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和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均為上市公司,新華聯控股分別持有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和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63%和10。69%股份。

從質押股權企業來看,新華聯控股所投資的領域甚廣,而這就要提到新華聯控股創始人傅軍的創業史。

傅軍1957年出生於醴陵,畢業於湖南大學。畢業後進入政府部門工作,1990年,傅軍拿著1000美元開始下海經商創業,建立了新華聯集團。創業之初,他選擇了外貿進出口業務。把湖南的特產出口到東南亞國家,把東南亞國家特有的東西進口到中國,就此他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此後,傅軍看準了國內經濟形式,轉身將資金投入到了國內火爆的房地產行業,開發了海灘國際酒店和北海正天花園兩大專案,集團還先後在長沙和北京等地開發了十多個房地產專案。

在短短几年時間傅軍在房地產市場做大做強,但之後並沒有繼續深耕於房地產市場,而是開始轉向其他行業,比如汽車、化工等行業。

而如今,傅軍所投資的企業多數股權質押,多元化之路似乎走得並不順暢。近年來,新聯華控股的處境也不樂觀。頻頻投資各種專案的新華聯控股,負債承壓明顯。

企查查顯示,2018-2020年以及今年上半年,新華聯控股的負債率分別為69。41%、76。40%、82。53%、81。86%。

  負債率連續越過“紅線”

此外,不僅是負債承壓,新華聯控股主要業務近年來業績也表現不佳。

新華聯控股是新華聯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61。17%。2016年8月,“新華聯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新華聯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並在當年11月確立了“古鎮+”的文旅模式,宣佈全面進軍文旅產業,這也是最早提出將文旅產業作為轉型方向的企業之一。

不過轉型之後的新華聯發展並不順暢。新華聯曾公開表示,“公司目前處於文旅轉型程序中,但同時受房地產行業政策調控及涉房企業融資政策限制,公司的產品銷售和融資工作均受到一定影響。”

今年前三季度,新華聯的營業收入為38。31億元,同比增加7。73%,淨利潤為-17。88億元,同比下降162。82%,這已是新華聯連續兩年淨利潤虧損,2020年前三季度,新華聯淨利潤為-6。80億元。

除了淨利潤虧損外,新華聯正在承受負債壓力。2017-2021年前三季度,新華聯的負債率分別為84。26%、83。41%、83。86%、82。71%、86。09%。

不僅是業績承壓,其原董事長蘇波被查一度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2019年12月23日晚間,新華聯公告稱,公司於近日獲悉,董事長兼總裁蘇波因個人問題正在公安機關協助調查,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確認。事發後第一時間,新華聯做了人事的任免。據公告,該公司於12月22日已召開董事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免去公司董事長職務的議案》及《關於改聘公司總裁的議案》,免去蘇波董事長職務及改聘公司總裁。

此事發生後第二天,開市後股價隨即大幅下挫,盤中一度跌至10%。截至24日收盤,新華聯報4。33元/股,跌5。66%,總市值82。13億元,一天內,數億市值蒸發殆盡。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