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里根如何操縱石油擊敗蘇聯?執政8年,不放一槍讓蘇聯崩潰

1981年,加利福尼亞州州長里根贏得大選,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相比起他的前任卡特總統,里根一上臺就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強硬作風,這種“鷹派”風格更多的是表現在對蘇聯的態度上。當時美蘇之間的“冷戰”愈演愈烈,但是誰也沒想到,這位“演員總統”執政期間,精準地擊中了蘇聯的經濟命脈,間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

1947年,隨著丘吉爾發表“鐵幕演說”,“冷戰”正式拉開序幕。此後幾十年,世界都處於兩極對立的格局中,兩個不同意識形態的陣營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各自發展著、抗衡著。在互相傾軋間,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僵持不下,直到1981年裡根當選新任美國總統後才迎來轉機。

自從“冷戰”開始後,每一任美國總統都想擊垮蘇聯,但一直沒人成功。作為當時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蘇聯在政治、軍事等方面都擁有巨大的優勢,再加上之前曾湧現出列寧、斯大林這樣傑出的政治家,蘇聯的強大不是輕易能被撼動的,那麼為什麼里根就能做到前任總統們做不到的事情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里根號準了蘇聯的“脈”。

里根就任總統是在1982年,這時的蘇聯正面臨經濟十分被動的局面。勃列日涅夫在位期間,蘇聯軍事力量大增,核武器的數量超過美國,成為軍事上的超級強國。然而,勃列日涅夫的經濟改革趨於保守,使蘇聯的經濟陷入停滯,而這也是蘇聯最大的弊病。

其實,蘇聯經濟落後的缺點是一直存在的,但在勃列日涅夫執政後期,這一弊端被更加凸顯出來,而里根則精準地抓住了這一點

威廉·凱西

1981年1月,里根宣誓就任總統僅僅兩天後,就在白宮召見了當時的中情局局長威廉·凱西。兩人既是多年好友,又政見相同,可以說里根的上臺離不開凱西的助力。我們無從得知那天的會面里根和凱西談論了什麼,但從後面的一系列舉措中,可以肯定當天的談話內容跟“狙擊”蘇聯有關。

在里根的默許下,凱西帶領的中情局獲得了比以前更大的權力,從1981年開始,凱西著手加強對蘇聯經濟的情報收集和研究工作,聘請了許多專家學者專門研究蘇聯的經濟問題。到1982年春天,凱西對於蘇聯經濟的實際情況已經瞭然於胸,他認為蘇聯目前唯一積累外匯的方法是以高價輸出石油,雖然很有效但也有很多致命漏洞,只要美國能好好利用這些漏洞,蘇聯的潰敗只是時間問題。

透過總結中情局收集到的資料,凱西指出,從70年代開始,蘇聯的工業和經濟便陷入了停滯不前的困境,多種產品供應不足。另外,近年的阿富汗戰爭以及東歐和波蘭“扯後腿”,也對蘇聯經濟造成了更大的負擔。

對於凱西的看法,里根自然十分認同。1982年5月,里根總統簽署了一份國家安全決策備忘錄,把這份長達8頁的檔案總結為一句話就是:蘇聯要為他們的經濟弱點付出代價,美國對蘇聯的戰略從消極圍堵變成了主動出擊,這也是為什麼里根上臺後對蘇聯態度強硬的根本原因,他已經掌握了蘇聯最大的缺點

不久後,里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對蘇聯主動出擊的政策,除了少數幾項是針對軍事和外交,其他的基本都跟經濟有關。就這樣,一場針對蘇聯的“經濟戰”拉開了帷幕。里根的最初設想只是想要透過經濟手段重創蘇聯,沒想到卻最終間接導致了蘇聯的覆滅,不得不說也是造化弄人。

里根夫婦

石油是蘇聯的外匯支柱,進入70年代,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上漲,而蘇聯就吃到了石油漲價的紅利,從1973到1985年,靠著石油,蘇聯賺取了大量外匯,佔整體對外貿易的80%。由此可見,石油的價格直接影響到蘇聯的經濟狀況,不僅關係到外匯收入,就連軍火貿易也受到波及。

從50年代開始,蘇聯的工業事實上就已經疲態盡顯,每況愈下,只不過70年代石油漲價使蘇聯意外賺取了大量財富,暫時掩蓋了經濟問題,造成了一種繁榮的假象。然而實際上經濟問題始終沒能透過改革徹底解決,種種弊端依然存在。

靠著出口石油,蘇聯賺得盆滿缽滿,有足夠的的資金去發展軍事,因此在70年代,蘇聯的軍備力量得到了飛躍式提升,甚至隱隱有凌駕於美國的趨勢。另一方面,由於外匯充足,蘇聯可以進口到足夠的糧食去保證人民的生活,還能買到西方的先進技術來改進汽車、化纖、紡織等產品。可以說,整個70年代,蘇聯人的日子都過得不錯,絲毫不輸給西方發達國家,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懷念那個時代。

反觀美國等西方國家,70年代對於它們來說反而是痛苦的。中東挑起石油危機使油價暴漲,導致西方國家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對經濟造成重創,並且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從1973到1975年,兩年時間內美國GDP下跌6%,失業率增至9%,美國、西歐甚至日本的經濟都出現了經濟衰退現象。

然而,這場經濟危機卻讓西方國家破而後立,萌生了一場新的工業革命,用效率更高、更節能環保的新工業代替了原來的高耗能的工業模式。改革的過程當然是痛苦的,西方這次經濟改革從70年代初開始,直到80年代中葉才逐漸有了起色,但效果也是令人驚喜的,隨著改革的進行,西方國家生產力大幅提升,完成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解決了多年的弊端。

西方國家忙於經濟改革時,蘇聯在幹什麼呢?要知道,蘇聯的經濟問題比起西方來是隻多不少,按理說此時是趁機轉型的最佳時間,然而蘇聯卻沉醉於表面的無限風光,忽略了即將到來的危機。

蘇聯大部分工業建於30年代,一直沿用到了70年代,曾經世界上最先進的工業架構早已老化,到了該被淘汰的時候,卻因為上層決策失誤而沒有及時更新換代。這些過時的工業架構,不僅生產效率低,還耗能極大,不過由於蘇聯自身是資源大國,所以一時半會還能撐住,只是隱患在這時就已經埋下了。

蘇聯錯過了70年代最後的改革時機,導致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汙染嚴重、糧食短缺等問題也在傷害國民的健康,嬰兒死亡率連年上升,人均壽命持續下降。進入80年代後,蘇聯的好運也逐漸走到了盡頭,開始了十分動盪的年月

勃列日涅夫

1982年底,勃列日涅夫去世,他的死亡不僅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也打破了蘇聯繁榮的假象。之後幾年,繼承領導人位子的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相繼去世,蘇聯在政治方面進入一個相對動盪的時期。54歲的戈爾巴喬夫臨危受命,企圖扭轉乾坤,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里根上臺,恰好趕上了西方經濟轉型完畢而蘇聯經濟衰退的時候,可以說是佔據了天時地利,剩下的就看他如何利用“人和”。我們前面說到,中情局局長威廉·凱西受命蒐集、分析蘇聯經濟狀況後,里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針對蘇聯的經濟措施,其中最能傷及蘇聯根本的就是石油。

當時中東地區戰火紛飛,處境最危險的要數沙特。北邊鄰國伊朗、伊拉克正在常年開戰,隨時有可能把戰火燒到其他國家;西邊的利比亞和敘利亞也在虎視眈眈;東北部的阿富汗正在被蘇聯侵略,這也是沙特最害怕的,如果蘇聯繼續向波斯灣擴張,沙特遲早會成為其目標。

沙特面臨四面楚歌的淒涼境地時,美國來“雪中送炭”了。1981年4月,美國建立了中央指揮部,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衛沙特的王室和油田,而且考慮到沙特對美軍駐軍的牴觸,里根“貼心”地把中央指揮部設立在了美國本土。另外,里根還不顧以色列反對,向沙特出售大量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增強沙特的軍事實力。1985年,美國為沙特建立“和平盾”防空系統,為了表示保衛沙特的決心,美國還派出上百名技術人員和顧問長期駐紮在沙特。

沙特富得流油,不缺錢卻十分缺武器,美國的種種示好恰恰是沙特最需要的,很快沙特就被美國的“誠意”打動,兩國關係變得十分親密。美國藉此提出,希望沙特能增加石油產量,以此來壓低國際油價

1985年,里根會見沙特國王法赫德

沙特考慮了一番,同意了美國的要求,一方面是“報答”美國的援助,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奪回失去的市場份額。1985年下半年,沙特石油產量從日產不足200萬桶飛躍至900萬桶,產量大增後油價自然是跳水式下跌,從30美元一桶降到了12美元,最低的時候甚至跌到了8美元一桶。

國際油價降了,其他國家倒是挺開心的,蘇聯可笑不出來了,幾乎是瞬間就損失上百億美元的石油收入,給本就凋敝的經濟造成了重創,外匯收入大減。為了維持之前的狀態、繼續購買西方的工業器材和糧食,蘇聯只好向西方國家借債,一時間債臺高築,然而蘇聯在失去石油優勢後,還債壓力很大,幾乎想盡了一切辦法,但還是治標不治本,此時就算是里根不出手,蘇聯經濟崩潰也是遲早的結局了。

當然,蘇聯最終在1991年解體有很多原因,經濟只是其中一個比較主要的因素,而且里根對蘇聯的經濟政策,更多的是在關鍵時刻添一把火,歸根結底,蘇聯的崩潰還是來源於內部,里根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