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他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革除積弊出力最多,封禪泰山他居功至偉

他歷經四朝,三度為相,開創大唐風流文治的先河;他是唐玄宗的老師,在被任命為宰相後,積極倡議主持唐玄宗封禪泰山的祭祀活動,創造君明臣賢的盛世神話。封禪泰山後,他的聲望如日中天,受到的寵幸無與倫比;可權傾朝野的他為何突然又身陷囹圄,成為罪臣;那麼他到底是誰,為何在大唐的歷史上,他的名字熠熠生輝,為何唐玄宗晚年還非常懷念這位宰相呢。

張說

開元十四年(726年)的一天,大宦官高力士,隻身一人來到獄中,探望一個罪囚。回去後,唐玄宗就問高力士罪囚情況。高力士就說:

坐於草上,於瓦器中食,蓬首垢面,自罰憂懼之甚

意思是說:奉陛下旨意,老奴前去探監,他太慘了,整個人目光呆滯,披頭散髮,坐在草墊子上,用瓦盆吃飯,我一看,裡面全是粗糙的麥粒,我就問他,你為什麼不讓家人送些好吃好喝的來,他說我現在是戴罪之身,在自我反省,我是用這樣的方式真心悔罪啊。

玄宗聞聽此言,也是默然不語。見玄宗這個樣子,高力士當然明白,皇帝這是動了惻隱之心了,就順勢諫言道:

懲罰不是目的嘛,讓他受點罪就行了,他還曾做過陛下的老師呢,再說了,他對國家也是有大功的,算了吧,饒過他這一回吧。

高力士

聽心腹宦官高力士這樣說,玄宗也就釋懷了,於是馬上下詔,赦免罪囚。那麼這個被皇帝赦免的罪囚到底是誰呢?提及此人,在當時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大唐兵部尚書、中書令、集賢院大學士張說。

書接前文,雖說剛剛升任宰相,但張說並沒有到中央工作,而是去處理朝廷另一個燃眉之急—康願子叛亂。康願子是康待賓的部將,他竟然自立為汗,公開與大唐分庭抗禮,張說再一次出手,迅速平定康願子之亂,恢復了帝國秩序。

經此兩戰,張說能戰之名和文武全才的形象就樹立起來了。回到中央,此時的大唐就有了三位在職宰相。張嘉貞是中書令,源乾曜是門下侍中,張說是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唐玄宗在位期間,一般同時任命兩位宰相,一正一副。從職位名稱來看,中書令是正宰相,門下侍中是副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兼職宰相。就地位而言,張說最低。

張嘉貞

宰輔爭鬥 張說拜相

相較於源乾曜,其實真正讓張說不滿的人是張嘉貞。那麼他為何單單對張嘉貞充滿敵意呢。

首先:論資歷,當初張嘉貞在做兵部員外郎的時候,張說就是兵部侍郎,按照唐朝官制,兵部侍郎高於兵部員外郎,這等於說當初自己的下級現在變成自己的領導了,你說張說他能滿意嗎。

其次:張說與張嘉貞都是文武全才,比方說武的方面:張說擔任過的天兵軍節度使,張嘉貞當初就擔任過。文的方面,張說那是當時的文壇領袖,其文采自不待言。張嘉貞呢?他也發跡於武則天時代,正是憑藉出眾的文采和超強的辦事能力,才被張循憲舉薦給女皇武則天,繼而得到賞識和重用,從而飛黃騰達。但是透過比較,我們也可以看出:張說和張嘉貞雖說都是能文能武,但是張說在文武兩方面都強於張嘉貞。而現在張嘉貞位在自己之上,張說當然感到委屈。

張說

再次:張說曾是玄宗的老師,而且在玄宗賜死太平公主後,就升任中書令了,只不過後來姚崇拜相,略施小計,張說這才被貶出朝廷,放任外地。所以在張說看來,你張嘉貞現在的中書令,本來就是我的。你這是雀佔鳩巢,張說當然不服氣。

為了能建功立業,為了能青史留名,也為了中書令這個正相之位,張說就開始琢磨如何算計張嘉貞,進而取而代之。機會說來就來,開元十一年(723年),張嘉貞的弟弟張嘉祐貪贓事發,張嘉貞就非常緊張。要知道:他們兄弟的關係那可是非同一般,唐玄宗繼位之初,張嘉貞就不避嫌疑,主動上書皇帝,希望將自己的兄弟調到自己身邊的州縣工作,方便照顧。所以這事一出,他自然害怕勵精圖治的玄宗會重辦此案。這時候張說就不懷好意,來給張嘉貞支招,讓他素服待罪,待在家裡。張嘉貞這人雖說做事精明強幹,但對於人事鬥爭卻懵懂無知,他就真的按張說說的來做。

見張嘉貞不在朝堂,其他大臣再和皇帝討論張嘉祐貪贓案,自然就無所顧忌。所以待到廷議結束,唐玄宗給出的最終判決是:免去張嘉貞中書令的職務,把他貶為豳州刺史。而張說則藉機成功上位,接任中書令。至此,張說完成了自己的身份蛻變,開始正式執掌首相大權,上臺伊始,他就著手革除積弊,深化社會改革,將初露端倪的“開元盛世”進一步推向高潮。

張說

改革積弊 大展宏圖

那我們就先來盤點一下張說上臺後他都做了些什麼重要工作:

(1)張說以“時無強寇,不假師眾”為由,請求裁軍20萬。唐玄宗看到張說這個建議,也是大吃一驚,要知道,當時的唐朝,鎮兵總數才60萬,現在張說要一次性削減1/3,玄宗還真是猶豫不決,最後張說說:

“臣久在疆場,具悉邊事,軍將但欲 自衛及雜使營私。若禦敵制勝,不在多擁閒冗,以妨農務。陛下若以為疑,臣請以 闔門百口為保。以陛下之明,四夷畏伏,必不慮減兵而招寇也。”

意思是說:我在邊疆任職打仗多年,對情況很瞭解。那些將軍之所以多要兵,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為他們自己服務,真要打仗,兵不在多而在精,國家佔有的青年兵丁過多,會影響農業生產。所以我張說以全家百口性命做擔保。以陛下的英明神武,周邊的夷狄肯定早就畏懼臣服,不用擔心我們這邊裁軍,他們會趁機來打咱們。

見張說態度堅決,言語懇切,玄宗才勉強同意這個裁軍方案。一下子,唐朝就釋放了20萬壯勞力。這對唐朝農業生產自然好處多多。

(2)廢除府兵制,開始實施募兵制。因為到了玄宗時期,唐朝已經發展了一百年了,之前實行了二百多年的均田制早已瓦解,與之對應的府兵制真的難以為繼,逃戶越來越多,登記在冊的名單與實際人員有非常大的出入。於是張說建議:朝廷不如放棄舊有軍制,乾脆直接招募農家子弟當兵打仗,建立職業軍隊,這樣以來,朝廷就再不用為徵兵發愁了。果然,招兵文告一張貼,不到10天,就募得青壯年兵員13萬。

源乾曜與張嘉貞

(3)開元十一年(723年),玄宗設立麗正書院,也就是後來的集賢殿書院。書院一建立,皇帝就讓他們著書立說、講論文史,並任命張說為修書使,主持這事。中書舍人徐堅見皇帝廣攬文學之士,就說

“此輩於國家 何益,如此虛費。”

意思是說國家養著這些文學之士沒有什麼用,只會浪費國家錢財。建議朝廷別再養他們了。

張說聞言,不以為然地說:

“自古帝王功成,則有奢縱之失,或興池臺,或玩聲色。今聖上崇儒重道,親自講論,刊正圖書,詳延學者。今麗正書院, 天子禮樂之司,永代規模,不易之道也。所費者細,所益者大。徐子之言,何其隘哉!”

大概的意思是說:自古帝王如果把國家治理好了,就會窮奢極欲,大興土木,聲色犬馬。我們當今皇帝崇尚文化和道德,親自參與理論研究和討論,修訂圖書。現在的麗正書院,那是皇帝的文化禮樂機構,表明我們皇帝崇尚文治,和收益相比,我們的花費不值一提,老徐你的話,為何如此偏狹,目光短淺呢。

玄宗之所以選中張說為相,一定程度上是看中他的風流文采,玄宗一心要建立直追太宗皇帝的豐功偉業。所以他不滿足國家只是兵強馬壯、富庶繁榮。他還要著力打造一個翩翩文治的盛世大唐。這樣以來,自然就離不了張說這個文壇領袖,從中協助。這也是張說最後能取代張嘉貞,成為中書令的又一原因。

張說

(4)張說還建議將政事堂改名為中書門下。可能有朋友會好奇,不就改個名嗎?那我還可以改成其他名字呢。這能有什麼特別意義。其實這裡頭大有乾坤,絕不僅僅是改個名那麼簡單,這個不同尋常的舉措,可以看作是對權力中樞政事堂職能一次脫胎換骨的整改,使之成為一個集決策權和執行權高度一體化的政府機關。之前的宰相其實各管一攤,一個決策從起草到稽核,再到執行,都是三省長官分步驟完成。因此中書令這個正相,其實不大能使喚尚書省六部官員。改革後的宰相權力可就大多了,他除了負責決策還負責執行,而且透過決議後直接用印施行,中書令直接指揮六部。這樣不僅省去了很多繁瑣的流程,還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5)開元十三年(725年)封禪泰山。從提出倡議,到向皇帝打報告,到議定禮儀章程,從頭到尾,張說最為積極,封禪泰山也是唐玄宗這輩子最為看中的一次祭祀盛典。封禪泰山這事,在開元十二年,張說就著手準備了,包括儀式籌備、禮節規範、人員分工和工作安排,甚至連刻在泰山之巔的《封禪壇頌》,也都是張說親自操刀,揮毫書寫。封禪泰山,就標誌著開元年間的大唐盛世達到頂峰。

泰山

以權謀私 眾怒難犯

然而,“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就在封禪泰山的第二年,也就是開元十四年(726年),一代文宗宰相張說莫名其妙鋃鐺入獄,淪為罪囚,等候發落。

張說之所以有如此下場,其實跟封禪泰山有莫大關係。這次封禪,意義重大,參與的人數眾多。從儀式啟動,籌備到具體祭祀,都是張說一手包辦。應該說這期間,張說最辛苦,出力最多,同時得罪的人也最多。第一他得罪了皇帝,第二,他得罪了宰相,第三,他得罪了官員,第四,他得罪了士兵。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會說:那張說豈不是把所有人都給得罪了。要真這麼說,也不算錯。

唐玄宗

(1)首先來談他是如何得罪皇帝的。封禪泰山結束後,皇帝在宮中宴請參與封禪的文武百官。既然是宴飲,君臣規矩就不太講究,皇帝一高興,就起身回敬官員。就在這個時候,玄宗突然發現在五品官員隊伍中,有一個身著緋袍、長相稚嫩的年輕人。玄宗就很驚訝,這個小夥子與其他五品官員往那一站,顯得是那麼的格格不入。因為其他五品官員,看年齡都是他的父輩和爺爺輩。皇帝就很好奇問:你為朝廷立了什麼功勞,年紀輕輕就被授官五品。但見這個年輕人是滿臉通紅,大汗淋漓、無言以對。他不說話,皇帝旁邊一位插科打諢的樂師黃幡綽就說了:“此泰山之力也”,就是說這是泰山的功勞啊!現在我們不還稱呼岳父為泰山嗎,就是從這句話來的。這位身著五品官服的年輕人他到底是誰呢?其實他就是張說的女婿鄭鎰。唐玄宗知道這些情況後,當時就很不高興。皇帝心想:你張說這不是公然任人唯親,假公濟私嘛。

(2)再來說張說如何得罪宰相源乾曜。源乾曜原本內心就反感張說搞什麼封禪,在源乾曜看來,封禪就是面子活,類似於形象工程活動,很是勞民傷財。但是源乾曜也知道,張說之所以極力攛掇皇帝封禪,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他張說能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不過自己同為宰相,也能順便沾點光。另外他也看出皇帝其實好大喜功,非常樂意舉辦告成功於天地的封禪大典。有鑑於此,源乾曜也就沒再極力反對。但是等封禪活動一啟動,源乾曜就發現:封禪大典中幾乎所有活動禮儀,都由張說一人策劃指導,他這個副宰相根本就插不上手,淪為一個尷尬的看客,整個封禪大典的風頭全讓張說一人給佔了,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表現的機會,為此憤憤不平。

張九齡

(3)三講張說為何又得罪了朝廷眾多大臣。按照慣例,隨侍皇帝到泰山之巔封禪的侍臣,都是要加官進爵的,因此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侍臣之一,但這個侍臣名單定奪權歸張說,換一句話說,張說想讓誰去,誰就可以去。很快,張說就草擬好了一份人員名單,並交給了中書舍人張九齡。張九齡見擬定的人員大多都是張說自己的親朋故舊,就覺得不妥,於是他就對張說講:

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為先,勞舊次焉,若顛倒衣裳則譏謗起矣,唯令公審籌 之,無貽後悔也。

張九齡的意思是說:官爵是天下共有的器物,應該把道德名望高的人排在前面,有功勞的舊臣排在後面。如果顛倒了順序,指責和批評就會產生。只是希望您仔細研究謀劃這件事,不要留下悔恨。潛臺詞就是:你現在改還來得及,一旦我把名單交上去,那一切就晚了。

聽聞張九齡的話後,張說什麼態度呢。張說不為所動,並馬上交代張九齡不用改,就照這個名單來。張說的原話是:“悠悠之談,何足慮也!”

順便說一句:張說可是張九齡的伯樂,張九齡之所以能在官場飛黃騰達,那是和張說的提攜分不開的,兩人又都是文人,彼此惺惺相惜。可以說張九齡就是張說的第一心腹和親信。可即便這樣,張九齡還是對張說擬定的名單,發表了不同看法。這也反證了張說擬定的人員名單確實有問題。例如上文中提到的鄭鎰,他原本是九品官,就因為被老丈人張說安排參加一次封禪,一下子就升為五品。要知道當時唐朝人做官,正常情況下,從基層做起,升到五品,至少要二十年。張說這種明目張膽以權謀私的行為,當然招致朝廷官員的普遍不滿。

(4)四說他如何得罪隨行護駕計程車兵。從洛陽到泰安,單程大概就有550公里。往返一趟得兩個月。隨行負責安保工作的兵丁多達數萬。這一路之上,兵士是風餐露宿,櫛風沐雨,真沒少受罪。特別是負責皇帝安全的御林軍,他們本來在長安或是洛陽待得好好的,哪受過這樣的罪。是吃不好,睡不好。當然了,既然職責是為皇帝服務,也沒辦法,關鍵問題是:張說張相公,那是鐵公雞,一毛不拔。這些將士之所以願意隨行不就是圖朝廷能賞賜幾個錢嘛。沒有好處,誰願意大老遠來回折騰啊。可在張說心裡,你們能隨天子封禪泰山,不知道是幾輩子積來的福。知足吧,我的將士們,你們這次護駕意義重大,參與光榮,屬於義務勞動,哪裡還需要賞錢。這樣一來,當然讓這些吃了不少苦頭計程車兵非常不滿。

唐玄宗

身陷囹圄 黯然辭世

然而好景不長。開元十四年(726年),也就是封禪後的第二年。一貫就與張說不和的宇文融,聯合御史大夫崔隱甫和御史中丞李林甫一起上書唐玄宗,彈劾張說“引術士夜解及受贓等狀”。

既然案件涉及當朝宰相,那就不能等閒視之。於是玄宗就命宰相源乾曜和崔隱甫,還有刑部尚書韋抗、大理少卿明珪等人一起在御史臺審訊張說。

宇文融之所以聯合其他大臣狀告張說,主要是張說為相時,經常打壓宇文融。宇文融發跡,源於他做勸農使,追繳逃戶有功,因之被皇帝看中和欣賞,成為寵臣。但張說很看不上他,就利用宰相職權,屢屢給宇文融穿小鞋、使絆子。例如張說改革政事堂,一定程度就是針對他宇文融。

宇文融

崔隱甫本來是唐玄宗非常看中的人才,打算重用,但是張說從中作梗攪局,最後玄宗只安排崔隱甫做了御史大夫,這樣以來兩人就結下仇怨。

李林甫之所以也幫宇文融,主要是因為御史中丞這個官位,就是經宇文融推薦才任命給李林甫的。也就是說宇文融算是李林甫的貴人恩人。

見弟弟張說身陷囹圄,時任左庶子的張光,就在朝堂之上,當著玄宗的面,割耳鳴冤。玄宗見狀,什麼話都沒有說就走了,皇帝看似沒有什麼反應。可走是走了,但他卻秘密派遣自己的心腹宦官高力士探視張說。高力士和玄宗相處多年,太瞭解皇帝了,他明白皇帝這是有意開恩,想放張說一馬。而且張說與高力士都是昔日政變的功臣,彼此是有些交情的,當年張說為了重回中央,固然走了王毛仲和蘇頲的門路,但是和他高力士也沒少了聯絡。於是就有了行文開始的那一幕。

張說被罷免宰相後,主要負責國史修撰,這工作倒是蠻符合他。開元十七年(729年),張說被任命為尚書右丞相、集賢院學士,後又因功加封開府儀同三司。開元十八年(730年)病逝。享年64歲。

李林甫

其人評價 歷史功績

張說發跡於武則天時代,他文武兼資,精明強幹、才華橫溢。一生三度任相。官場之上,雖屢次被貶,卻能屢仆屢起,輔佐唐玄宗,將“開元盛世”推向頂峰。最終成為一代名相,

張說為相,非常推崇文學,因為他本人就是一代文宗,所以他特別喜歡像張九齡、賀知章這類文人官員,特別討厭像李林甫、宇文融這類沒有文化,只懂實幹的官僚。盛唐時期,之所以有那麼多的文學之上,例如李白、杜甫、王瀚、王昌齡、王之渙、高適、岑參等,其實和張說倡導文治,是有莫大關係的。

另外,張說的性格有些霸道,不很隨和,還比較貪財,和前任宰相宋璟比,在道德層次上要差很多,這也是他最終被宇文融扳倒的直接原因。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張說還是一位與時俱進、富有革新精神的宰相。為官多年,對王朝很多不合時宜的政治軍事制度,他倒是能實事求是,從而針對問題作出變革。例如改革政事堂、開始實行募兵制和裁軍20萬等。因而後世史家稱張說:“發明典章,開元文物彬彬,說居力多”。

張說

參考文獻:

1《舊唐書》—劉昫

2《新唐書》—歐陽修

3《唐會要》—蘇冕

4《酉陽雜俎》—段成式

5《資治通鑑》—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