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劉徹表面上是實行恩惠,實則是削藩,高實在是高

主父偃是幸運的,早上投書,傍晚就得到劉徹的召見。當時與他一同被召見的還有嚴安和徐樂兩人。他這次上書的主要內容基本貫穿了儒家的和平思想,得到劉徹的讚賞。據說劉徹在跟他們三人熱聊之後,當場任命三人為郎中,讓他們成為皇帝的顧問。劉徹這時對主父偃特別喜愛,一年之內,把他提拔了四次,成為中太大夫。主父偃從齊地走來,花了大半生的時間,苦了幾十年,突然從一個天天遭人白眼的窮書生,變成皇帝身邊的隨行人員,幸福真的來得太突然了。這哥們此前受盡苦難,他的終極夢想,就是當大官發大財。現在夢想終於實現。

很多人此前雖然都看他不順眼,但現在看到他天天跟在皇帝的屁股後,皇帝有什麼問題常常問他怎麼辦,知道他的話是很算話的。而且大臣們都知道這哥們的嘴巴是很毒的,也很會記恨,又精通縱橫之術——此術。雖然已不可能生成大的氣候,難以發揮其真正的作用,但要是用在人與人之間,也是很可怕的—要是被他在幾個人之間玩個連橫合縱,再加上皇帝的力量,你不死才怪。於是,大家便都拿錢來到他家,求他老人家笑納。他當然照收不誤,家裡的財產在短期內暴漲,不到幾個月,就累有千金。這千金,全是受賄所得啊。主父偃雖然透過儒家學說得到劉徹的信任,不斷地被提拔升官,天天都有人給他行賄,讓他天天數錢數到手抽筋。但他的骨子裡仍然是縱橫家的那一套,只要有機會就向皇帝大聲提出自己的意見。當然,現在的意見不是以前那些折騰方略。他現在深知劉徹心裡想的是什麼。

這些年,劉徹雖然拼命打匈奴,但他最怕的並不是那一群馬背上的民族,而是他的那些遠近親屬。這些親屬雖然跟他同姓同宗,見面說起話,全是咱是高祖的後代,咱要團結一致。可私下裡,哪個不在磨著大刀,準備大幹一場,把皇帝拉下馬?雖然七國之亂後,沒有再出現大規模的內鬥,但陰謀造反的王仍然不斷地出現。規模不大的原因是因為這些王都只有造反的精神,卻沒有造反的能力。要是這些王當中哪天出現一個天才軍事家來,那可就不好玩了。這個問題不解決,劉徹死也不安心,主父偃很快摸到了劉徹的痛點。劉徹現在有兩個痛點,一個是各地豪強越來越牛,一個是他的那些叔伯、兄弟、侄子們越來越不聽話,個個腦後總有一塊反骨在茁壯成長。主父偃知道,要是能幫劉徹解決這兩點煩惱,他的前途會更加光明。主父偃雖然是官場新秀,但此前他靠兩條腿走路,到處遊歷已經40年,有實力的王國,他基本都到過。所以,他對這些王國的情況是十分了解的。他一成為劉徹的高參,就一邊收受大額賄賂,一邊開動腦筋想著解決這些王國的辦法。這哥們兒雖然年紀不小了,但腦子還沒有老化,思路仍然活躍,沒幾天,就想到了解決的辦法,而且這個辦法的成本幾乎為零。

他找到劉徹,直接進言:“古時候的諸侯,地盤都很少,中央政府控制起他們來,十分順手。可現在咱們的這些諸侯啊,佔有的國土面積實在太大了,有的居然連城十多座,跟一箇中型國家沒什麼差別。中央政府對他們放任時,他們就無法無天,什麼事都做得出來,敗壞國家的形象;中央政府要是管他們嚴一點,他們就生氣起來,然後互相串通,公然對抗中央,硬是讓皇帝的政令出不了長安城。要是立法來削弱他們的勢力,他們就會發動叛亂,拿起武器跟中央政府作鬥爭。七國之亂,就是因此導致的。所以,以正常手段來操作,是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的。我有個辦法。現在很多諸侯王的子弟多達十幾個人,而按法規只有嫡長子可以繼承王位,其他人卻無寸土之封,這就有失公平。大家都是王家的兒子啊。所以,希望陛下可以釋出個詔令,把朝廷賜給他的恩惠推廣到其他子弟身上,用本封國的土地封其他子弟為侯,他們肯定會很高興的。好像他們掌握了封侯的權力,實際上卻讓他們的封國不斷地被分割,勢力也會不斷地削弱。朝廷根本就不用再採取什麼措施,他們就自動衰弱下去了。”

劉徹一聽,沒辦法時,事情很複雜。可一旦開竅,就真的太簡單了他當場拍板,然後下詔,就是史上著名的“推恩令”。而且是主父偃才剛進權力中心不到一年就提出的。這一招確實很牛,一經頒佈,立刻得到諸侯王們的熱烈響應。個個忙著給兒子們瓜分家產,一點沒有想到這背後的政治用心。他們這麼分下去,直接結果就是,第一代王子成了縣侯,再一代就只能成為鄉侯,再下去就是亭侯了。看過三國的都知道關羽就是亭侯,而諸葛亮是鄉侯。亭侯以下,就沒侯了。實在分不到的,只得淪落到去種地的地步,如劉備,雖然從小就靠擺地攤、賣草鞋維持生活,但仍以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為榮,其實30歲之前,根本不知道王爺的生活到底有多幸福。牛皮哄哄的王爺們就這樣被一紙推恩令推出歷史舞臺,劉徹的心腹之患就此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