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宋太宗的一招“擺攤”舉措,讓羸弱的大宋,立馬賺夠全世界的錢

引言

在後世眼中,宋朝一向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形象。但事實上,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曾有人推算,1000年時,中國的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其社會經濟的繁榮程度遠超盛唐時期。

不過,這也分時代。在宋太宗年間,大宋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富饒,反而面臨內外交戰的局面。外部常常遭遼國侵犯,內部還存在各種農民起義,甚至主要產糧區河北一度成為了宋與大遼的戰場,可見其對大宋經濟影響有多大。

時任大宋宰相的呂蒙正曾說:

“臣嘗見都城外不數里,飢寒而死者甚眾。”

意思就是汴京周邊因餓死凍死的難民非常之多。不過,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期間,用一個舉措,掙了不少錢,扭轉了當時宋朝貧困的局面。究竟是什麼舉措呢?下面且聽歷史象細細道來。

宋太宗派人去海外消費

公元987年,宋太宗派人去海外各國,對當時的奢侈品進行了瘋狂採購。這在很多人看來,似乎不可思議。當時國庫虧空已久,還要去海外消費,根本就是雪上加霜的事情。但宋太宗並不這麼想,他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吸引海外諸國的商人們來大宋擺地攤。

當時,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迅猛,還開拓了一條從廣州通往東非的航線,宋太祖趙匡胤為了發展海外貿易,還在廣州建立了市舶司。然而,到了宋太宗時期,因多年戰亂導致海上貿易也十分蕭條。在這樣的背景下, 宋太宗為了發展經濟,只得先砸錢於海外,吸引海外商客的拜訪。

吸引海外商客來宋擺攤

那為何海外商客來大宋擺地攤,會對大宋經濟起促進作用呢?首先,因對外貿易的發展,宋朝市舶司管理制度相對成熟,各種外貿稅收制度也足夠完善。因此,只要有大量外商進入廣州,其光靠稅收制度,大宋也能掙足夠多的錢。

在廣招外商的同時,大宋又在廣州、泉州、鎮江等地,先後設定了7個市舶司,將同樣的模式複製到了沿海各地,接下來就等著外商湧入,北宋坐等收錢。

當然,結果也是超出預期的好。據統計,此舉措一出,先後共有60多個國家與大宋有密切的貿易往來,從外,當時的進出口總額和財政總收入之比達到了1:5,這個比例對北宋來說,簡直是奇蹟般的存在。至此也可說明,趙光義的“擺攤舉措”宣告成功。

賺得盆滿缽滿

值得一提的是,大宋不僅依靠這些進出口貿易的關稅賺得盆滿缽滿,那些來擺地攤的海外商客們,還會購買中國貨物並輸送出海外。例如瓷器,當時宋朝將大量的瓷器遠銷至日本、東南亞、印度、埃及等國。如此大量的瓷器出口,不僅為宋朝帶來更多的財富,還令宋朝瓷器生產技術遠傳至國外,拓展了宋朝對外交流的範圍。

那麼,宋朝究竟因此掙了多少錢呢?據記載,公元1049年,宋朝總收入達到“一億兩千六百二十五萬貫”,其中,白銀有八十萬兩以上,且商業稅佔總收入的70%以上。足以可見,宋太宗這一舉措為宋朝帶來的財富有多驚人。這也是宋朝能一直保持經濟繁華的原因。

當然,這也從側面證實了一個道理,只有採取對外開放的舉措,才可以使國家興旺。相比清朝閉關鎖國導致國家落後的局面,宋朝儘管外表羸弱,其經濟發展卻一直繁榮昌盛,百姓生活富足。如此對比,足以說明對外交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