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呂后為何能成為史上最狠毒的太后?看看她是如何對待劉邦的寵妃的?

劉邦去世之後,漢惠帝劉盈軟弱無能,呂太后掌握大權操縱朝政。

呂太后是個心狠手辣的角色,一方面在宮中大肆殘害劉邦生前寵愛的妃嬪,另一方面屠戮朝堂功臣和劉氏宗親。

呂后雷厲手段,治政聰慧,對王公貴族和臣子們講究恩威並施,在其專制統治下群臣威服。

01

有一次,呂太后突然想到個好主意:將後宮中劉邦遺留下來的宮女賞賜給朝堂臣子和王公貴族們,每人分五名宮女。

對於宮女來說,很多人不願意老死宮中,願意出宮去尋個好人家嫁了;對於王公貴戚,突然得太后賞賜美女自然喜不勝收。

此計可謂一箭雙鵰。

因此訊息一出,立刻在朝野上下引起轟動,一時成為當時熱議的話題。

《史記》記載:“呂太后時,竇姬以良家子入宮侍太后。太后出宮人以賜諸王,各五人,竇姬與在行中。”

當時呂太后身邊有一個宮女竇氏,出身低微,是個尋常人家的姑娘,一直在呂太后身邊伺候,做事謹小慎微不曾出錯,呂太后對她甚是賞識,不忍其大好時光浪費在宮中,所以也將其放在這次賞賜的隊伍序列中。竇氏聽聞呂太后恩典,不禁心花怒放,心想:“我老家在趙國的清河觀津,如果能找個趙國的官宦人家就好了!”

竇氏長期在呂太后身邊侍奉左右,自然見過大場面,在宮中也積累了些人脈。

竇氏很快打聽到了主管這次宮女“外放”的宦官,並給那個宦官送了點“好處”打點,叮囑主事宦官道:“我老家是趙國的,這次外放一定要把我放在去趙國的名冊裡面!”

主事宦官高興地滿口答應:“我辦事,你放心!”

02

但是這位主事宦官只顧著收禮,很快就把竇氏所託之事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最後主事宦官將其放到了去代國的隊伍中。

宦官將名冊定好上報之後,同意的詔書下達很快便下達了。

竇氏天天望眼欲穿,等待著被外放趙國的訊息傳來,然而當旨意傳來竇氏才知道自己竟被分到了去代國的隊伍中。

竇氏大失所望,對主事宦官恨的咬牙切齒,在宮中一哭二鬧三上吊,幾次通知她出發去代國她都不肯走。

但是即使她這麼鬧,一切已成定局,她在做什麼都已無濟於事。

太監們幾次催促之後,竇氏無奈踏上了去代國的路程。

《史記》記載:“竇姬家在清河,欲如趙近家,請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趙之伍中。”宦者忘之,誤置其籍代伍中。籍奏,詔可,當行。竇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彊,乃肯行。”

當時的代王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生前的妃子薄姬生的兒子,呂后素來厭惡劉邦生前的妃嬪,所以他們母子也是呂后的眼中釘肉中刺。

薄姬是劉邦有一次心血來潮寵幸的,事後有孕生下皇子才封的妃子,所以薄姬算不上劉邦的寵妃,薄姬母子根本不受劉邦待見。

劉恆很小的時候,劉邦便將他流放到了飽受匈奴欺凌的苦寒之地代國。呂后掌權之後,沒有像對待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母子一樣對薄姬斬盡殺絕,反倒同情她一直見不到兒子,於是將其送到代國讓其母子團聚。

03

話說竇氏到了代國,被代王劉恆一眼看中,當晚便寵幸了,從此寵冠後宮。

得代王榮寵的竇氏先後為代王劉恆生下了兩兒一女,在代國的地位逐漸穩固,成為後宮僅次於代王后的二號人物。

《史記》記載:“至代,代王獨幸竇姬,生女嫖,後生兩男。”

公元前180年對竇氏而言可以說是其人生實現第二次飛躍的關鍵一年。這一年,大漢的實際控制者呂太后去世,大臣陳平、周勃等人聯手劉氏宗親朱虛侯劉章等人除掉了準備叛亂的諸呂,經過商議決定擁戴漢高祖劉邦在世的皇子中最為年長的代王劉恆為皇帝,也就是歷史上的漢文帝,竇氏搖身一變成為皇帝的妃子。

然而竇氏的好運氣還沒完。

劉恆繼位前後,代王后以及其所生的四個兒子先後去世,這樣一來,竇氏所生的皇子劉啟便成了皇長子。

自己的四個兒子接連離世,漢文帝劉恆悲觀洩氣,認為自己德薄不足以君臨天下,薄太后一面安慰漢文帝,一面勸說劉恆應該抓緊立太子,一時間朝堂大臣們也紛紛上書皇帝請求即立太子,最終劉恆勉強地立竇氏所生的皇長子劉啟為皇太子。

竇氏“母憑子貴”被冊封為皇后。

《史記》記載:“先代王未入立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數月,公卿請立太子,而竇姬長男最長,立為太子。”

04

竇皇后被冊封之後,漢文帝準備按照漢朝的禮制冊封竇氏家族,由於竇皇后的父母早已過世,所以漢文帝只能追封,並重修陵墓,還安排專門的官員負責為其打掃陵墓。

但是漢文帝還覺得不夠隆重,於是問竇皇后:“你家裡還有什麼親人嗎?”

竇皇后回憶說道:“我幼年父母雙亡,一個哥哥也已經過世,只有一個弟弟失散多年,也不知身在何處。”

說罷竇皇后淚如雨下,徹底打溼了劉恆的心。

劉恆當即下詔:“尋找竇皇后的弟弟。”

不久,尋找國舅爺的告示便張貼到了大漢的每一個郡縣。

05

話說有一個二十歲的青年人在山中燒煤做苦力,這一天大雨傾盆過後,山洪和泥石流爆發,一下子便壓垮了苦力們住的工棚。

話說這個小夥子運氣確實很好,因為自己年齡小力氣薄弱不受苦力們待見,每天晚上只能睡到工棚旁邊的草垛上,所以躲過一劫。

此次事故導致一百多名工人被壓死在工棚內,嚇得礦場的主人不敢在當地待了,便帶著這個倖存的年輕人逃到了長安城避難。

年輕人第一次到大城市,看著燈紅酒綠的廣宇高樓,不禁暢想:“我要是以後能留在長安過上這種日子,那就好了!”

但是轉念想到自己和主人隨時都有可能被朝廷通緝,臉上又愁雲密佈。年輕人看到旁邊有一個卦攤,於是上前卜一下前程。

相士為他解卦道:“先生這是否極泰來的卦象!不但今後不會有性命之憂,相反近幾日將會成為皇親國戚得以封侯。”

青年人對這個結果嗤之以鼻,走在路上越想越好笑:自己幼年被人販子拐賣,在深山老林做工多年,怎麼會封侯拜相呢?!

走著走著看到大街上貼的告示:陛下為新皇后尋找失散多年的弟弟。

青年人看到皇后是觀津竇氏,回想起自己年幼時候與姐姐分離,又聯想到自己的卦象,於是大著膽子上書:我就是皇后的弟弟。

京兆尹聽說真有人承認自己是皇后的弟弟,自然不敢怠慢,立即將其帶入未央宮。

皇帝和竇皇后親自接見了他。

他當場講述了自己當年與姐姐採桑葉摔著、當年與姐姐分離的情景。

竇皇后聽後當場將其摟在懷中失聲痛哭,姐弟倆相認的場面令在場的人感動得無不落淚。

漢文帝當即下令:竇皇后的弟弟賜名為竇廣國,封為章武候;

追封竇廣國的哥哥為侯,竇氏近親族人均有封賞。

06

自幼孤苦無依的竇皇后突然冒出一大家子親戚,並且都沐皇恩受賞,竇皇后在朝中的勢力一下子膨脹起來,曾經飽受呂氏外戚欺壓的大臣們一下子被刺痛了敏感神經,唯恐呂氏專權的情景重現。

大臣們在周勃、灌嬰等人的帶領下向漢文帝上書:“請求不要封沒有任何文化和功勞的外戚官職,並要派賢士給他們做老師教導他們。”

漢文帝拗不過大臣,最終對竇皇后近親的封賞都只得作罷,後來雖然竇廣國確實賢能,卻也未能出任丞相等要職。

《史記·外戚世家》記載:“絳侯、灌將軍等曰:“吾屬不死,命乃且縣此兩人。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為擇師傅賓客,又復效呂氏大事也。”於是乃選長者士之有節行者與居。竇長君、少君由此為退讓君子,不敢以尊貴驕人。”

漢文帝壯年去世,竇太后的兒子劉啟繼承皇位,也就是漢景帝。

漢景帝時期竇氏手攬大權,權傾朝野。

竇太后的小兒子劉武被封為梁王,女兒竇太主炙手可熱;

竇太后的侄子竇彭祖封為南皮侯;

侄子竇嬰封為魏其侯,官拜大將軍,後來到了漢武帝初年還出任丞相,家中門客三千。

漢景帝病故,竇太后以漢景帝遺詔名正言順地臨朝聽政。

漢武帝繼位後推行新政,寵信儒生,觸犯了竇家在朝堂的利益並與竇太后篤信的“黃老學說”發生衝突,這讓竇太后非常生氣。

漢武帝寵臣御史大夫趙綰此時又上書請求今後朝政無需再上報竇太后,竇太后震怒之下發動政變處死了漢武帝的親信大臣,廢除了全部新政。

大漢王朝再次重演了“外戚專權”的慘劇。

也許誰都沒有想到:當初太監犯的一個小錯誤,締造了第二個呂后。

幸運的是,老太太奉行黃老之學,手段沒那麼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