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甄嬛傳》:那些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的人都長什麼樣?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如果太過囂張,是會付出代價的。特別是在古代君臣規則嚴明的情況下,掌權者基本上都不喜歡太過囂張的人。他們要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要儲存自己的尊嚴,甚至是說一不二的權力。

囂張一詞出自明末清初的文學家李漁的《蜃中樓·訓女》:“只是剛勇太過,近於囂張,害事不淺。”

什麼意思呢?太過囂張,終將壞事,害人不淺。

這句詞在《甄嬛傳》中真的是體現得淋漓盡致。

縱觀全劇,就數她們兩在一開始就不知收斂,囂張太過,最終都沒有好結果。

第一個是夏冬春。她是《甄嬛傳》中出場過的妃嬪中最早領盒飯的人。本來以她跳脫活潑的性子,在殿選之時就已經獲得雍正皇帝青睞,自己父親又是高官,按說在後宮會活得風生水起。

奈何人一得意就容易張狂,一手的好牌,硬是被自己打的稀巴爛。

先是在紫禁城聒噪不止,欺負出身不如自己的安陵容;後又為了攀附宜修皇后,當面打了華妃娘娘的臉;最後又不知死活的要以常在的位分去教訓后妃安陵容。

先不說整個皇宮是皇上的,整個後宮是太后、皇后以及代掌六宮之權的華妃的,就算沒有這些人,她一個小小的常在就敢在規矩森嚴的後宮大打出手,在沒有主子的命令下僭越教訓妃嬪,不是自己找罪受是什麼?

太后曾說過,後宮的貴人就像地上的小花,言外之意就是很多很多。那比貴人位份還低的常在,自然更多。

真真是越囂張死得越快,最後被華妃娘娘賜了一丈紅,一輩子就毀了。

第二個是餘鶯兒。她本來只是倚梅園中一個宮女,陰差陽錯頂替了甄嬛,被皇上看中。

其實她被選出來並不是她自己用手段的,而是被蘇培盛和皇上一眼認定她就是那個人。說是冒名頂替其實算不上,只能說,她的運氣比較好。

要是她安安穩穩的、規規矩矩的生活,也不會落得被賜死的地步,是她的不知足和才情見識太短又囂張缺害了她。

後宮之人,最要緊的是巴結好主子身邊的人,那些圍繞著皇上、太后和得寵妃嬪身邊的人一個也不能得罪。

她倒好,不僅恃寵而驕,不顧尊卑讓沈眉莊給她讓路,沈眉莊沒有和她計較,她反而小人得志。

又罰比自己還高一個位份的欣常在去慎刑司,太后直接出手褫奪了她妙音娘子的封號還不知道收斂。

直到在屢次作案被皇上逮個正著,頂撞比她高一個位分得皇上心尖尖上的人菀常,最後被直接逐出鍾粹宮。

倘若她知道收斂,憑她優美的歌喉,皇上還會偶爾招幸她,可是她不自知,一步步把自己的好牌拆成一塊一塊,怎麼也贏不了。

本身作為宮女上位就不容易,奈何一上位就以為自己上了九重天,上肆意頂著比自己位分高的主子,下把宮女太監不當人,失寵之後沒有一個主子願意替她求情,也沒有一個奴才願意收錢替她傳話。

真的不作死就不會死。

夏冬春和餘鶯兒就是典型的把一手好牌打爛的人。正所謂,不知韜光養晦、掩蓋鋒芒的人,都很愚蠢。越囂張的人,盒飯領的越快。

甄嬛能夠在失寵之後再次崛起,既保全甄家滿門,又保護子女平安順遂,甚至最後扳倒宜修皇后登上皇太后之位,靠的不是囂張跋扈,而是厚積薄發。

端妃能夠靠著10%的血量安度晚年,順便提攜最大的黑馬甄嬛上位,除掉一直打壓自己的華妃和在宮中作亂的妃嬪,領養曹貴人的女兒溫宜公主承歡膝下,靠的也不是囂張,而是隱忍含蓄,伺機而動。

敬妃能夠靠一己之力不站隊華妃或者皇后,等到甄嬛得掌大權,靠的也不是囂張,而是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獨,控制得了內心慾望。

而不管是餘鶯兒還是夏冬春,都是囂張太過,肆意而為,惹怒聖眷,就算是如來佛祖降世,也救不了她們。正所謂,自作孽不可活。

所以人啊,還是收斂些好。不管你是否像宜修皇后和華妃一樣有權力榮耀和皇上太后寵愛倚杖,都要有分寸的做事。

畢竟,不管是封建等級制度嚴明的封建社會,還是開明的現代社會,人們討厭的都是自不量力和沒有自知之明的人。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