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馬其頓王國雖然滅亡,但希臘文明卻在歐洲廣為流傳

羅馬帝國在公元前168年的彼得那戰役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將亞歷山大大帝一手創立的馬其頓王國帶入了墳墓。

這場戰役確立了羅馬帝國在地中海和近東地區的首席軍事強國地位,同時還證明了手持短劍的古羅馬軍團擁有更強的機動作戰能力,其殺傷力要遠遠超過手拿長矛的馬其頓方陣軍隊。

公元前338年,國王腓力二世領導下的馬其頓王國憑藉喀羅尼亞戰役贏得了對希臘各城邦的統治權,兒子亞歷山大也隨父一同參加了這場戰役。兩年之後,腓力二世遭到暗殺,亞歷山大接過了馬其頓-希臘聯軍的統治權。

在接下來的10年時間裡,亞歷山大南征北戰,擊敗了波斯,贏得了“大帝”稱號,並得以使馬其頓王國的版圖持續向東擴張。

轉戰南北期間,亞歷山大進一步完善了父親留下來的一種叫做“方陣”的戰略隊形,這種隊形通常都由一組士兵組成,每個士兵手中都要配備12至14英尺長的長矛(sarissas),

輕步兵與騎兵將位列方陣左右兩翼進行支援,提高了作戰的機動性,得以使隊伍直接插入敵人側翼或突破敵人陣線。

亞歷山大的方陣隊形使馬其頓軍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同時也得以使希臘文明和希臘文化傳遍了整個近東地區。公元前323年,年僅33歲的亞歷山大離開人世,留下了依然強大的馬其頓-希臘聯軍,他們的文化也仍然繼續影響著近東地區。

然而無論如何,亞歷山大沒有給這個強大的王國留下任何子嗣,使這個王國註定擺脫不了沒落的命運。

就在希臘逐漸沒落的同時,其他帝國卻在日漸崛起,義大利半島上的羅馬帝國與北非的迦太基王國都漸漸嶄露頭角。

就在亞歷山大去世的100年之後,國王腓力五世領導下的馬其頓王國徹底擺明了與羅馬帝國的對立立場,並在公元前215年至205年間公開支援迦太基王國的漢尼拔與羅馬作戰。

戰爭接近尾聲時,許多希臘城邦紛紛私下與羅馬簽訂和平協議,致使馬其頓再沒有向羅馬人發動有效進攻,得以使羅馬軍隊最終在公元前202年的扎馬戰役中擊敗了迦太基人。

二、羅馬帝國的入侵

馬其頓與羅馬展開的第二次大規模戰爭發生在公元前200年,這一次,馬其頓國王腓力說服了敘利亞王國與其聯合共同對抗羅馬。公元前197年,羅馬軍隊長驅直入,深入希臘境內並在庫諾斯克法萊重創腓力的馬其頓大軍。

由於損失慘重,腓力不得不放棄重新統一希臘城邦的打算,並一度表示支援羅馬與迦太基重新開戰。

公元前179年,腓力去世,馬其頓王國的王位傳給了其子珀耳修斯,這位新即位的國王運用非凡的手段再次統一了分裂的希臘各城邦,羅馬人也同時感覺到了這位國王將對羅馬在希臘地區的利益構成威脅。

於是公元前171年,馬其頓與羅馬再次開戰,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爆發。

戰爭爆發後不久,珀耳修斯就在亞得里亞海東海岸的雷華斯與入侵的羅馬軍隊展開了激戰,然而珀耳修斯並沒有在這次戰役中把握住作戰時機,而是一味試圖利用締結和約和現金報酬的方式與周邊各國聯合,這無疑給羅馬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創造了時間。

公元前168年,羅馬任命路奇烏斯?埃米里烏斯?保路斯為大軍統帥,帶領羅馬遠征軍開赴馬其頓王國。

出發之前,羅馬國內曾就保路斯究竟該帶領多少軍隊和如何展開戰爭的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元老院。

最後,保路斯本人終止了這場無謂的爭論:任何一位真心實意跟隨自己出徵的人都有發言權,而那些選擇留在羅馬後方的人都統統閉上嘴巴靠邊站。

公元前168年6月220,馬其頓方陣隊伍開始向羅馬軍團發起進攻,戰役最初,馬其頓曾一度佔據戰場上的優勢,逼迫羅馬軍隊節節後退。然而,這些方陣隊伍一旦離開平原地區進入丘陵和溝壑地帶,隊伍就立即顯得雜亂無章、混亂無序。

而行動相對靈活的羅馬軍團則乘機迅速突破敵軍的方陣隊伍,揮舞短劍的羅馬士兵也在肉搏戰中所向披靡,而馬其頓士兵手中的長矛此時則毫無用武之地了。

參考資料:《羅馬史》、《地中海世界發展史》、《希臘馬其頓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