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朱文正:原本是開國皇帝侄子,洪都保衛戰立下戰功,被軟禁致死

朱元璋作為一代偉大傳奇帝王,他那家喻戶曉的故事相信大家耳熟能詳。不管是小說還是影視作品,對於朱元璋的描述莫衷一是。有人說他是暴君,因為洪武四大案的緣故;也有人說他是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因為為老百姓創辦了一系列社會福利。看歷史人物也好,其他事情也罷,都有兩面性。老朱開國的諸多將領當中,有一個人地位比較特殊。這個人是朱元璋的親侄子,繼承了叔叔的優點非常能打仗。洪都保衛戰數萬部隊抵擋住陳友諒幾十萬軍隊輪番進攻,最終遭到老朱軟禁致死。

第一:從小起點就比諸多將領高,非常能打仗,洪都保衛戰立下赫赫戰功

1:大哥很早就去世,嫂嫂王氏早年帶著朱文正來投奔朱元璋

朱文正的父親叫朱興隆,很早的時候由於家境貧寒的原因便撒手而寰。那個時候朱元璋大哥跟其妻王氏生育了一個兒子,這個人便是朱文正。1352年朱元璋參加到農民起義軍的隊伍,區區數年的時間內規模發展到數萬人的隊伍。朱元璋的名號越來越詳列,王氏正好得到了這個訊息。帶著20出頭的兒子投奔了朱元璋,老朱對於這個侄子當成親兒子來養。

2:朱文正以勇猛著稱,得到老朱高度重視,一番話把大都督授予親侄子

朱文正投奔自己的親叔叔後,愈發表現出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不久帶著軍隊攻打南京的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最終南京被打下來。朱文正因為功勳卓著被樞密院同僉,這個時候老朱對他的表現很滿意,問他想要什麼官?他回答說:“叔叔您日後能當上皇帝,作為侄子的我害怕不得到賞賜嗎?”倒不如您先把賞賜賜給一些局外人,實際上這完全說的是客套話。可是朱元璋覺得侄子表現不錯,把大都督這麼重要的位置封賞給他。

3:洪都保衛戰立下赫赫戰功,擋住了陳友諒軍隊洪水般的進攻

我們知道元朝末年長江流域並存三大梟雄,其中力量以陳友諒最為強大。朱元璋夾雜在陳友諒和張士誠中間,經常被二人壓得喘不過氣來。沒過多久朱元璋奉旨前去安豐援救小明王,責令侄子朱文正鏖戰80天。南京城則交給自己的結髮妻子馬氏來駐守,就是這簡單的85天抵擋住了陳友諒洪水般的進攻,使得敵軍不敢向前一步。等到朱元璋援兵一到,二者合兵一處不久徹底消滅了陳友諒這支勢力。當然這和陳友諒戰略性失誤息息相關,如果沒有朱文正堅守這85天,老朱後來也很難有所成就。

第二:沒事的時候經常抱怨,被指責投降張士誠,被軟禁致死

1:朱文正表現非常勇敢,可沒事的時候經常抱怨,逐漸引起朱元璋不滿

朱元璋聽了朱文正所說的話,覺得他不在意這件事情,而且低調謙和就把大都督這個職位給了他。大都督相當於國家的最高統帥,可想而知老朱對此的重視程度。等到老朱不顧他,首先顧忌他人的時候,朱文正的表現完全跟說的不一樣。就在私底下經常發牢騷,老朱眼裡絲毫容不得沙子。即使是自己的親侄子也不例外,叔侄二人從此在心裡結下了樑子。

2:被誤以為投降張士誠,老朱勃然大怒,想要殺他,最後軟禁致死

有野史記載,洪都保衛戰不久朱文正經常居功自傲。還慫恿部下想要投靠張士誠,且不說這現不現實。單靠朱文正跟朱元璋的這層關係,就不是一般人可以相提並論。唯一一個活在世上的叔叔,一直對他都還不錯。消滅陳友諒之後可以說長江流域老朱獨佔其二,勢頭正盛。張士誠這個人胸無大志,部隊也不過是一盤散沙。一旦失敗,按照老朱的性格即使是親侄子,也會被以通敵謀反罪處死。最後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是馬皇后求情,把他關在了桐城,沒過多久便去世。

3:朱元璋對侄子的後代也不錯,盡到了做叔叔的本分

朱元璋時期曾經分封了20多個藩王,自己的親侄子朱文正功勳卓著卻英年早逝。都是他們朱家人,於是把朱文正八歲的兒子朱守謙封為靖江王,分封在桂林。這個在歷朝歷代很少見,客觀上來講朱元璋對於朱文正還是不錯的。畢竟沒有殺他,只是關了起來。他的後代也跟明朝相始終,一直到明朝滅亡,都有朱文正後代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