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呂不韋算是忠臣嗎嬴政將他遷到河南封地,他為何要自盡呢

倘若熟悉秦國曆史,那對呂不韋應該都很瞭解,他雖是商賈出身,卻扶持了兩代秦王,在秦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說起呂不韋,後世對他的評價存在很大爭議,有人說他權勢熏天,想將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還有人說他一生為秦國嘔心瀝血,心心念唸的全都是秦國,那呂不韋到底算不算忠臣呢?

當初秦莊襄王嬴異人在趙國為質,呂不韋不惜耗費錢財傾家蕩產,才將嬴異人送回秦國,後來他又在宮廷四處打點,成功將嬴異人扶持上位。很多人都說呂不韋只是為了自己的私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大家都知道,呂不韋曾經是商人,商人重利是很正常的,與其說他是為了私利,還不如說這是他的一場賭注,只要嬴異人成為秦王,他之前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好景不長,嬴異人繼位三年後,就直接病逝了,此時的嬴政年紀尚小,並未成年,所以朝廷大權自然就落到呂不韋的手中。在呂不韋執政期間,秦國的國力日益增強,他還專門找人編撰《呂氏春秋》,教後代君王如何治理國家。雖然此時呂不韋確實權勢熏天,國家的一切都要聽從他的安排,就連秦王嬴政都要看他的臉色,但呂不韋心裡想的卻都是秦國,儘管他貪圖權力,但他心中依舊將國家放在首位。後來嬴政成年親政,在罷免呂不韋宰相的時候,呂不韋並未反抗,反而是聽從安排遷往了河南封地。

從呂不韋一生的事蹟來看,他的確是心繫秦國,曾輔佐兩代秦王上位,雖然權勢熏天,但卻並沒有因為個人私利而做出有害秦國的事情。呂不韋在掌控權力時,一直都在維持朝廷平衡,控制皇室宗親和後宮的勢力,還為嬴政培養了一批人才,比如李斯、王綰等人。綜上所述,呂不韋算得上是一代忠臣,他為秦國盡心盡力,儘管最後秦王想讓他死,他也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就飲毒自盡了。

呂不韋是嬴政的仲父,當初嬴政可以當上秦王,呂不韋有著很大功勞,後來嬴政掌握朝廷政權後,僅僅只是罷免了呂不韋宰相的職位,並將其調到了河南封地。呂不韋本可以在自己封地逍遙自在的生活,那他最後為什麼要自盡呢?當時嬴政的來信中寫道“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雖然嬴政並沒有直言,但呂不韋已經明白信中的意思,呂不韋之所以自盡,並不是自己真的想死,而是嬴政的來信中已經有了暗示。那嬴政為何希望呂不韋死呢?

1。呂不韋曾經權勢太大,嬴政擔心自己手中的權力

在嬴政很小的時候,呂不韋就一直把持著朝政,那時的嬴政可以說是一位傀儡皇帝,任何事情都要聽從仲父的安排。雖說呂不韋對嬴政有恩,對秦國也沒有壞心思,但那種被控制的感覺讓嬴政非常難受,所以在嬴政成年親政之後,才會直接罷免呂不韋,並將其調往河南封地。呂不韋在秦國的地位很高,雖然他被調往了河南,但他的影響依舊存在,嬴政依舊對他有些防範。

2。其它國家拉攏呂不韋,這讓嬴政感到擔心

秦滅六國氣勢洶湧,其它國家根本攔不住秦國的鐵騎,於是就想著拉攏呂不韋,來尋得一絲生機。大家都知道,呂不韋是很有手段的,當初他接連扶持兩代秦王上位,在其餘六國中都有很大的名氣,所以其它國家的使臣就趕往河南,接連的拜訪呂不韋,並向他拋去了橄欖枝。雖然此時呂不韋並不被嬴政重用,但他依舊心繫秦國,讓他做出叛國的事情斷然是不可能的。這些事情被嬴政知道後,嬴政擔心他以後對秦國統一六國的計劃不利,於是就在信中暗示,所以呂不韋最後就只能自盡。

其實在古代歷史中,大多數擁有無上權力的權臣,最終都沒有好的結局,儘管自己可能忠心耿耿、沒有二心,但在帝王的眼中,是絕對不允許權臣存在的。當初呂不韋被罷相調往河南封地時,他的處境就十分危險了,當時嬴政念及往日恩情沒有殺他,但在其它各國使臣的推波助瀾下,呂不韋最終還是沒能安享晚年,這種結局也實在是令人唏噓!

想看更多歷史內容,記得點贊加關注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