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如果蜀國北伐的不是諸葛亮,而是韓信,北伐能不能成功呢?

韓信代替諸葛亮北伐,也沒有成功的希望。

這樣說,韓信的粉絲肯定不高興,他們會說,韓信是兵仙,有的是奇謀妙計,就算司馬懿堅守不戰,韓信也有的是辦法。對付小小的司馬懿,不在話下,總之一句話,只要是打仗,韓信就能取得勝利。

其實細看韓信的歷史,他也有很多解決不了,畢竟打仗也是需要有利條件的,條件對自己不利,打的就是無把握之仗,冒險的仗。

韓信早年受過胯下之辱,他手裡有劍,按道理說打起來,優勢在韓信一邊,為什麼韓信選擇受辱呢?這是因為,韓信有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殺了屠夫,韓信也會被治罪,兩人都要完蛋,韓信並不願意受胯下之辱,如果有好的解決辦法,他怎麼可能會鑽人家跨襠呢?

有人會說,那不是打仗,如果給韓信兵馬,誰和韓信交戰,也會被打敗。韓信能指揮千軍萬馬,攻無不取,戰無不勝,這個已經是不爭都事實,但他打勝仗,是在能打勝的條件下才打得,並不是盲目去打。

項羽是秦末年間的戰神,垓下之戰前,項羽保持著不敗的記錄,楚漢戰爭時,劉邦親自吸引項羽主力,韓信在北方為劉邦開疆拓土,為什麼這時候不讓韓信去對陣項羽呢?如果韓信直接把項羽打敗,那楚漢相爭不就更早結束了,那樣不更省時省力嗎?為什麼劉邦不這樣安排呢?

原因就是,楚軍兵強馬壯,韓信去了,也不是項羽的對手,韓信去滅北方的諸侯,這些人都不是韓信的對手,把諸侯都滅了,劉邦集團就強大起來,最後以壓倒性的優勢,在剿滅項羽,看似慢了,卻能穩操勝券。

如果韓信代替諸葛亮北伐,條件又成了魏強蜀弱,韓信所在的蜀國,經濟,軍事都遠不如曹魏,更重要的因素,漢中一帶,守的一方佔據絕對優勢,不僅僅是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攻的一方因為道路難行,後勤供應十分困難,這也是謀士范增在鴻門宴後,建議項羽把劉邦封到巴蜀之地的原因,他是想把劉邦困死在漢中巴蜀之地,范增能看到這一點,可見想從漢中出來難度是相當大。

三國時期,曹操的軍事能力強過劉備,劉備佔據定軍山,刀斬夏侯淵後,曹操率軍增援,劉備斷定,曹操這次來也是徒勞無功,結果劉備堅守不出,曹操只能鎩羽而歸,說明從關中進攻漢中也是十分困難,除非你的對手水平太差,否則沒有成功的機會。

劉邦之所以能一舉平定關中,是因為對手太弱了,章邯是秦國名將,但今非昔比,當年章邯鉅鹿之戰,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敗軍之將,他投降項羽後,手下二十萬秦國降卒都被項羽坑殺了,章邯重新率秦國將士阻擋劉邦,這些將士還願意為章邯賣命嗎?再說為章邯賣命就是為項羽賣命,項羽是秦人的仇人,可想而知,章邯率領的軍隊戰鬥力是什麼樣子。

章邯對抗劉邦,是沒有援軍的,項羽正在討伐齊國,顧不上關中戰事,而且關中也不是章邯一人說了算,項羽在秦地封了三個王,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三王分治,戰時統一指揮就成問題,難免三王各有私心,這就讓劉邦有機會各個擊破,一舉平定關中。

諸葛亮面對的關中,和曹魏是一個整體,只要戰局一開,不僅關中兵力全力抗擊,曹魏全國都會給予支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打下了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魏國皇帝親自坐鎮長安,指揮張郃等將發動反擊,把諸葛亮又趕回了漢中老家。

韓信代替諸葛亮北伐,也是這樣的結果,打一兩次勝仗,改變不了敵強我弱的態勢,曹魏援軍會源源不斷的開到前線,而蜀軍經不起敗仗,出漢中一趟不容易,想補充兵員更困難,糧草供應就是個大難題,在沒有飛機,火車等運輸工具的情況下,韓信靠什麼保證前線糧草充足,後期遇到了堅守不戰的司馬懿,人家打一年的消耗戰不成問題,韓信最多堅持一個月,不被耗死才怪,想進攻,司馬懿憑險據守,沒有一點取巧的空間,另外不要低估司馬懿的領兵能力,那也是一位軍事家,韓信比司馬懿強一點,也強不到哪去。

司馬懿的領兵特點,是不會犯大錯誤,韓信無機可乘,代替諸葛亮北伐,也就不可能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