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此人被譽為千古一帝,在位54年卻花44年攻打匈奴,沒他歷史將重寫

對於所有的農耕文明來說,其國家周邊的遊牧民族就像是懸在自己頭上的一柄達摩克利斯之劍,在持續千百年的人類封建社會歷史中,農耕文明的屬性始終是穩定與安逸,遊牧民族的屬性則始終是征服與掠奪。

對於農耕文明而言,如果不能徹底的解決身邊的遊牧民族,最終的結局就是自己被遊牧民族所解決。而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則是生產力水平的問題。

對於漢朝這種傳統的農耕文明來講,人口的大量增長可以依靠精耕細作以及開墾荒地的方式來進行,而對於遊牧民族來說,在自然條件下,單位草場所能夠供養的人口總量是十分有限的,這就決定了遊牧民族只能透過征服和掠奪的方式,來應對人口增長的情況。

在秦朝剛剛統一六國的時期,北方人口總量還並不太多,各遊牧民族部落之間,還處在相對和諧的狀態之中,自身部落所擁有的草場領地,基本可以滿足部落人口的需要。

而在漢朝建立直到漢武帝統治的這段期間內,北方草原的形勢急轉直下,由於匈奴各部落之間的人口增長超出了部落領地所能夠供養的人口數量。各部落之間開始進行內部的征服戰爭,並最終形成了一個統一的匈奴遊牧帝國。

在內部資源已經無法掠奪的情況下,匈奴帝國面臨著,東邊是海,北邊是冰原,西面是荒漠的自然條件,只能將征服的魔爪伸向漢朝。事實上在漢武帝登基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匈奴族越過邊境襲擾漢朝,邊境農戶的世界時有發生。

而到了漢武帝時期,這種事件的發生頻率,已經遠遠超過了漢帝國所能承受的極限。可以說,漢武帝對匈奴的討伐是不得以而為之的。這一點重啟斷斷續續,與匈奴交手長達44年,就可以看得出來。

而匈奴對於漢朝的態度也是不得不打,畢竟自身所佔有的草場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部落人口的需要。對於這個北方龐大遊牧民族的普通牧民來說,他們面對著的無非是要麼戰死,要麼餓死的境地。這種狀態決定了除非在戰爭期間匈奴族損失大量的人口,否則匈奴絕不可能結束對於漢朝的戰爭。

還有一個戰略原因促使著漢武一直與匈奴進行著戰爭,那就是漢匈兩國交界處的河套平原。戰爭初期,匈奴人的軍隊讓大漢帝國從君王到軍官都領略到了北方騎兵的威力。這個情況使得漢武帝下定決心一定要平定匈奴的河套平原,從而建立起一支屬於漢人的騎兵軍團。

當然除去這些歷史的客觀因素來講,在漢武帝統治後期,其仍然對匈奴窮追猛打的態度,則可以被定義為取決這個君王自身的性格特徵。

漢武帝年少時就是一個擁有壯志且好大喜功的君王。與亞歷山大大帝等西方著名君主一樣,這位中國的大漢天子,自身自然有著開疆拓土,與建立功業的人生理想,這些存在於漢武帝身上的性格特質或許也是導致漢朝與匈奴開戰長達44年的主觀原因吧。

>參考文獻:《資治通鑑》、《秦漢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