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知縣多為科甲出身,但除了進士、舉人外,也有幾類人具備任職資格

昨日寫了一篇關於縣丞、主簿的文章,評論區很熱鬧,御史仔細看了一下,有不少讀者對於知縣的出身問題很感興趣,之所以沒有一一回復,主要是想以文章的形式進行論述。

在不少讀者看來,清代的知縣出身無非二途,一曰進士,二曰舉人。當然對清史瞭解的讀者,肯定也知道捐納。如果從大的方面來分,官員出身主要分為正途與異途。

根據《清史稿·選舉五》的記載:

定製,由科甲及恩、拔、副、歲、優貢生、廕生出身者為正途,餘為異途。

所謂的科甲即指進士、舉人,而恩、拔、副、歲、優貢生是指地方選拔出來在國子監深造的學生,注意這些人需要透過考試才能授職的。所謂的廕生包括恩蔭、難廕兩種,具體的後面細說。除了這些出身以外的官員,其他的則歸入異途。御史這裡並不想把範圍延伸至所有的文武官員,而是僅以知縣為例加以說明。

哪些人有資格銓選知縣?

據不完全統計,清代的所有知縣中,進士出身佔比並不是壓倒性的,只有46%左右。這不是說進士的任職資格不夠,而是每一屆的新科進士中有40%被選為庶吉士,這些人多在京城為官。

沒有成為翰林的進士,也有一部分在京城各部擔任主事、內閣中書等小京官。因此從流向上來說,進士首次授職主要集中在京城。數年後有了一定的資歷且到了郎中、員外郎這個級別,則有很高機率外放道府。換言之,進士出身者擔任知縣屬於出路最差的。多為二甲後列及三甲進士。

清代共有27000名進士(大致數字),而舉人的數量則有157000餘名,是進士的5。6倍。正常情況下,進士的入仕率為百分之百,舉人則要低很多,僅有25%。但舉人的基數大,即便只有25%能入仕,其數量也比進士要多。

御史透過不同的史料進行對比,得出一個不太負責任的資料,清代知縣中舉人出身的大概佔了26%左右。可以看出,清代的知縣科甲出身絕對是主流。

舉人出任知縣屬於高配,清初時期尚較為常見,乾隆以後舉人擔任知縣的難度明顯增加,僅有“大挑”一途。

敲一下黑板,所謂的大挑就是朝廷為了照顧那些落榜舉人而出臺的一個照顧性的政策,規定五次落榜(乾隆朝定,此前為三科落榜)的舉人才有資格參加大挑,且為六年一次。錄取比例為15%,其標準是不論文章才華,只看顏值。

更多的舉人入仕集中在各府、州、縣教職崗位,以及州縣佐貳。當然有的還會被選入國子監擔任低級別的監丞、博士一類的。

清代知縣除了進士、舉人外,正途出身的也有不少監生,他們透過考試後,位列一等的可以選為知縣,但朝廷給予的名額不多。需要指出的是,廕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群體。上面提到廕生分恩蔭、難廕兩種(特蔭個別故不計)。

恩蔭是即皇帝推恩,令官員子弟入仕。這個是有具體標準的:

“公、侯、伯一品官廕生以部院五品缺用,二品官廕生以六品缺用,三品官廕生以七品缺用,四品官廕生以八品缺用”。

顯然,不管是文武官職,只要到了四品這個級別,就可以蔭子一名委以不同的缺用,最低的是八品。但朝廷也有規定,所蔭之子需要透過考核,在確保德行、才能的情況下,才能實授。

難廕是指官員因公殉職而推恩子孫,這個就沒有固定的標準。如果子孫已經有官職,一般予以加級;如果子孫正在讀書科考,則賜予生員、舉人、進士;如果年齡尚小,則特恩入國子監等等。

這就表明,各省的地方官缺中,就有不少出自恩蔭、難廕,這個比率應該還是比較大的。

旗人以及異途出任知縣

旗人擁有政治、經濟特權,在入仕方面比漢人要優越很多。整個清代共有27000左右的進士,其中旗人進士僅為1417人,佔比不多。而且清初、中期,旗人的科舉難度比漢人低很多,含金量嚴重不足。

況且,旗人入仕不以科甲為主,貴族之家以世職、侍衛擔任高階官員,而一般的旗人子弟則透過八旗官學入仕。八旗官學生的水平十分有限,往大了說僅和漢人的秀才水平相當。

旗人在官學畢業後,就可以進入吏部的銓選程式,或在各旗擔任武職,或在京、在外充任文職,其中就有不少人被委以州縣官。整體來看,旗人擔任知縣的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如果加上廕生,至少要佔到20%左右。

除了進士、舉人、監生、廕生、旗人以外,剩下的就是捐納了。按規定,以捐納入仕者,京官最高為郎中,外官最高為道員。事實上,郎中、道員不過是噱頭,絕大部分的捐納者,只要能從千千萬萬的候補隊伍中,實授一個知縣已經是天大的運氣了。

當然,這也取決於個人的財力和政治背景,清代以捐納出任知縣的還是不少的,但絕對不是主流。

此外,一些州縣的教官,縣丞、主簿也會因考核位列一等,或被擢為知縣。一些八旗低階武職,也可以轉為知縣,這不是常態現象,知道有這麼回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