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寧波30歲女子一會兒瘋狂腹瀉,一會兒又嚴重便秘!原因竟是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李女士患上了一種怪病。有時候一直拉肚子,半天功夫要跑廁所三四次,有時候卻便秘三五天。幾經輾轉,她終於被確診,原來是腸胃在鬧“情緒病”。

上著課、睡著覺

都要忙著跑廁所

李女士今年30歲,是一名教師。這5年來,她一直被一件尷尬的事情所困擾。有時候正在給學生上著課,肚子就開始鬧騰,劇烈腹痛,逼得她跑出教室直奔廁所。

嚴重的時候,甚至是在晚上熟睡中也會被這陣翻江倒海鬧醒。這樣一來,搞得她晚上也睡不好,躺在床上輾轉難眠。每次腹瀉緩解後,李女士又好幾天不排便,肚子脹脹的很不好受。

這樣的情況一般會發生在李女士情緒起伏特別大的時候,或者吃了生冷食物。她還有個愛好,喜歡吃油炸食物。因此,她時不時會感覺腸子一抽一抽的疼痛,飯後常會短時間內出現肚子疼。為此,她還前往醫院進行腸鏡檢查,都沒有查出什麼問題。

長期的腸胃不適讓李女士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就連朋友聚會也不能愉快參加。在朋友的介紹下,她找到了鎮海區中醫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包科穎。

工作任務繁重導致焦慮情緒

影響腸胃功能

結合各項檢查,李女士長期腸胃不適的問題終於被確診,她所患的是腸易激綜合徵。

包科穎說,腸易激綜合徵是一種常見的非器質性的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適並同時伴有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改變為主要特徵的腸道功能性疾病。

“這個病又被稱為腸胃的‘情緒病’。從我門診的情況來看,以女性為主。”包科穎解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飲食結構、生活習慣的改變,環境的變化,腸易激綜合徵患病率呈上升趨勢,成為消化科門診的多發病、常見病。

由於李女士常年腹瀉,導致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臉部有斑、不耐寒熱,辯證她的體質為肝鬱脾虛型。交談中包科穎得知,李女士在學校裡承擔著教學和行政職務,壓力不小,焦慮情緒非常明顯。

包科穎為李女士開具內服中藥,再配合艾灸將細辛、肉桂等研磨成粉後用蜂蜜調和外敷於穴位,經過兩個月的治療,李女士的腸胃不適明顯好轉。

腸胃疾病的症狀還會表現在其他臟器

“目前看來,焦慮情緒是發病的重要因素。”包科穎告訴記者,現代人壓力大、精神緊張,精神和心理因素對腸道易激綜合徵影響較大,焦慮、抑鬱等情緒變化已成為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的重要因素,但該病尚缺乏特效治療藥物。

眼下正是春夏之交季節改變,忽冷忽熱,加上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多有肝氣鬱結,又多食生冷,導致脾胃虛弱,易引起慢性腹瀉。若不加診治,疾病往往逐年加重,飲食稍不注意即出現腹痛、腹瀉。時間久了,極易誘發腸易激綜合徵。

她提醒,這些高危因素也需警惕:

飲食中避免產氣食物,如豆類、洋蔥、芹菜、胡蘿蔔、葡萄乾、香蕉、杏子、鹹脆餅乾、酒精和咖啡因等,也要避免攝入乳糖比如乳製品。

其次,各種細菌、病毒感染因素都可引起腸黏膜肥大細胞或其他免疫炎症細胞釋放炎症細胞因子,引起腸道功能紊亂。研究表明,有腸道感染史的患者腸易激綜合徵發病率比無腸道感染史的患者高4倍。因此,清潔飲食尤為重要。

腸易激綜合徵除了腹痛、腹脹或腹部不適的消化道症狀外,還可能出現腸外症狀,如頭痛、腰背痛、心悸、尿頻、尿痛、性功能障礙、焦慮、抑鬱等。

如何改善腸易激綜合徵?

包科穎說,腸易激綜合徵的治療方式,除了藥物以外,還可以透過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達到一個自我改善的過程。

規律飲食,多吃粗麵粉或高纖維麵粉、麵包,以及富含麩質的穀物或糙米等高纖維的食物,對改善症狀有幫助。對於便秘型IBS患者食用亞麻籽、燕麥可以改善便秘、腹部不適。

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每週3-5次高負荷的體格鍛鍊或每週3-5次20-60min的身體鍛鍊(跑步、有氧運動和騎腳踏車等)有助於改善整體胃腸道症狀、負面情緒和焦慮等。

寧波晚報 記者 陸麒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