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同安區首創“英烈後代關愛卡” 全面保障英烈後代和直系家屬的醫學住行

同安區相關工作人員到陳式佰烈士後代家中,送去關懷與祝福。(陳曉麗攝)

就醫有綠色通道,乘坐公交可免費,旅遊景區免門票,教育就學更有照顧傾斜……七大方面十項舉措的關心關愛凝聚到一張小小的卡片上,再將其鄭重交到同安區65名英烈後代(直系家屬)的手中,傳遞著銀城正能量。

值得欣喜的是,作為同安區深化“愛心廈門,同安在行動”建設,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該區首創的“英烈後代關愛卡”在日前公佈的廈門市第一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優秀案例評選結果的通報中,榮登“十佳優秀案例”名單。

敘家常問冷暖 工作人員上門慰問烈士後代

“爺爺們,你們好,我們又來看望你們啦!”“哈哈,謝謝,有了你們的關心,我們很高興啊。”22日下午3點,北風吹拂,天氣微涼,但位於同安區洪塘鎮蘇店村內宅上裡的一戶民居內卻暖意融融,不時傳出爽朗笑聲。同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洪塘鎮、同安同心慈善會三方攜手,再次來到陳式佰烈士後代家,為他們送去食用油、大米、餅乾、口罩、洗手液等慰問品及真切關懷。

記者瞭解到,陳式佰1911年出生,曾是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士,1950年12月在剿匪戰鬥中犧牲,為人民幸福獻出寶貴生命。

敘家常、問冷暖、追憶先烈。在陳式佰的三個兒子陳柴粕、陳財、陳前家中,大家圍坐在一起,聆聽老人們講述父親生前事蹟及曾經的烽火歲月,傳承紅色精神,凝聚銀城力量。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積極踐行先輩遺志,傳承革命精神,奮力開拓前行。”陳財告訴記者,作為烈士後代,他們在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暖心關愛的同時,也自覺學習黨史,做好黨史學習教育的宣講員,讓烈士精神與世長存,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紅色故事令人震撼、讓人鼓舞,要繼承先輩革命遺志,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大家紛紛表示,要把黨史學習教育的精氣神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實際行動和成效,為建設富美新同安貢獻力量。

英烈後代關愛卡 涵蓋七大方面十大舉措

當談及同安區發放的“英烈後代關愛卡”時,陳式佰的三個兒子不約而同地豎起了大拇指,並小心翼翼地從皮夾或小挎包中取出關愛卡,自豪地向大家展示。

“隨身攜帶,出門坐公交、去醫院都用到它,很方便。”陳前說,為了防止卡片磨損,他還用塑膠袋在關愛卡的外面包了一層“外套”。

一張小卡片,承載一項項關心關愛舉措,溫暖銀城英烈後代。記者瞭解到,和陳前一樣,如今,在同安區愛心辦、退役軍人事務局和各鎮(街)等多方努力下,已找到的65名同安戶籍的英烈後代,都已分批辦理領取到“英烈後代關愛卡”,英烈後代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紅色同安歷來就有崇敬英雄烈士、關愛英烈後代的優良傳統。”同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關愛卡共有十條舉措,涵蓋七大方面內容,包括提升英烈後代住房保障水平,為他們開通就醫綠色通道,完善醫療救助,提供免費乘坐公交車等交通出行優惠,不僅拓寬了愛心覆蓋面,更讓城市治理水平和人文溫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以教育就學照顧傾斜為例,同安區為英烈後代子女提供區屬內良好教育教學資源;在學業上提供教師結對幫扶輔導;對生活困難的英烈後代子女,由所在學校申請貧困生補助。這些補助涵蓋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每一個階段。

制定關愛方案 全方位呵護英烈後代

作為一個革命老區、一座英雄之城,同安區為了全方位呵護英烈後代,還精心制定《同安區關心關愛英烈後代(直系家屬)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機制,並將關愛物件由烈屬擴大到烈士後代(第三代)。

在建立健全幫扶機制方面,同安區按照屬地管理和就近幫扶原則,建立村(居)幹部和志願者聯絡幫扶關愛英烈後代制度,幫助解決生活實際困難。村(居)幹部還對英烈後代建檔立卡,詳細記錄其需求與落實事項等。透過開展一系列有力度、有溫度、有厚度、有深度、有廣度的關心關愛活動,在全區上下營造關心關愛烈屬,真心真情幫助幫扶的良好氛圍。

崇尚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對此,在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的牽頭指導、各鎮(街)的積極配合下,同安區還陸續完成了轄區烈士紀念設施的摸排、修繕、遷移和提升、管養等工作;廣泛徵集資訊,利用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為烈士尋親。截至目前,已改造提升十幾座零散烈士墓。

同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保護好轄區紅色資源,該局印發《同安區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辦法(試行)》,這是我市首個區級零散烈士紀念設施管理辦法。

(來源:廈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