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趙匡胤能用20年一統天下, 還得感謝這個人, 此人15歲從軍24歲拜將!

柴榮被史家稱為”五代第一明君”。他15歲從軍,24歲拜將,33歲稱帝,不僅精明強幹,而且節約簡樸,贏得了廣泛的擁戴。在當時中原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北宋僅用了20年便完成統一。這其中,更重要的是趙匡胤接手的後周政權國力強大,統一之勢已不可阻擋。

其實,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一直秉持著“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並且,在趙匡胤建國後,更是繼承了柴榮的這一戰略思想。之所,趙匡胤推行了這套方針,是因為“柿子挑軟的捏”是不變的真理,優先平定蜀地與江南,這樣才能實現最基本的統一。

此外,浙蜀兩地向來是經濟重地,有了這裡的經濟基礎作為根基,才能支撐趙匡胤向北出兵。戰爭是個無底洞:“不投入金銀將之填滿永遠不會收穫勝利,沒有經濟發展支撐任何戰爭都是空談。”

當時,山西地區的北漢勢力本身只是個不值一提的小國,靠著籠絡契丹得以倖存。在趙匡胤眼中,北漢根本不足為慮,麻煩的是這個小國身後的契丹。反觀南方,有包括南唐、南平、南漢在內的五個小國,如何將這些“軟柿子”捏掉,是趙匡胤要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正趕上南方軍閥周行逢病逝,其年幼的兒子周保權子承父業,又有衡州刺史張文表欺負周保全年幼趁機佔據潭州。為了平定叛軍,周保全向趙匡胤求援,卻未曾想到,此舉竟無異於與虎謀皮。趙匡胤派遣十州的兵力,扯起討伐張文表的大旗,從荊南借道而行。

然而,這一借就再未還,趙匡胤一箭雙鵰,趁機俘虜了周保全,將湖南納入自己的版圖。

宋太祖乘勝追擊,在拿下湖南後即刻發兵攻蜀,此時,蜀地的統治者孟昶聽到風聲,及早調兵前往關隘險地提前部署,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據守不出。與此同時,派遣使者與北漢結盟聯合抵抗趙匡胤。

之後,趙匡胤抓獲了蜀軍降將趙彥濤,從他的口中套出後蜀的兵員數量及軍事配置,在有了把握後發兵進攻後蜀。公元964年末,趙匡胤派遣王全斌與劉廷讓,兵分兩路,共計五萬士兵攻入蜀地。兩位將軍雙管齊下,約定在同一時間進攻成都。

孟昶聽聞此事,派人嚴守劍門、利州等樞紐關隘。雙方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一月有餘,次年正月,北路宋軍旗開得勝,攻入劍門,蜀軍損失慘重,劍閣失陷。劉廷讓則連破四州,兩軍在成都城下順利會師,走投無路的孟昶只好開城投降。

眼見宋軍勢大,又連平兩國,南唐、吳越兩地紛紛表示臣服,此時,南方只剩南漢未平。969年,趙匡胤先是派遣王明作為轉運使,提前在要道上部署糧草軍備。次年九月,趙匡胤派潘美帶著十州兵力大舉南下,長驅直入,經過四個月的苦戰,南漢皇帝劉鋹投降滅亡。

從表面上看,南漢投降後趙匡胤已統一了南方,可是,南唐後主李煜雖然名義上歸順了宋朝,可卻在暗中部署兵力防止宋軍偷襲。趙匡胤休整了兩年,於公元974年派曹斌為主將,潘美為督軍,帶著十萬大軍進攻南唐。

975年正月,宋軍與南唐軍在秦淮河交戰。南唐軍哪是久經沙場的宋軍的對手?最終,被打的節節敗退,李煜退守江寧,並且,於在當年年末投降。

雖,說趙匡胤靠著“黃袍加身”起家,著實算不上英雄所為。但是,在成為皇帝后趙匡胤巧妙利用各國之間的矛盾衝突,“由易到難”逐一擊破,將南方諸國納入版圖之中。他苦心經營,也為後世宋朝統治者留下了難以估量的財富。從這點來看,趙匡胤算是一個英明的開國皇帝。

“宋(太)祖受非常之命,而終以一統天下,底於大定,垂及百年,世稱盛治者,何也?唯其懼也。懼者,惻悱不容自寧之心,勃然而猝興,怵然而不昧”這番話雖然有為趙匡胤歌功頌德之嫌,但是,宋太祖一聲苦心經營換來百年基業這也是事實。

之所以,趙匡胤被後人稱為明君,還在於他對李煜、孟昶等亡國之君的態度。

對於這些曾經的敵人,趙匡胤的做法堪稱寬厚。相比於劉禪、孫皓而言,李煜等幾名皇帝的基業皆“名不正言不順”,南唐後漢等國均是趁著亂世揭竿而起,自立為王,這樣的君主就算是將他們貶為庶民也屬正常。

然而,趙匡胤卻並未刁難這些亡國之君,

反而,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李煜、孟昶等人在戰敗後都被趙匡胤封了大官,足見趙匡胤之仁厚。可以說,縱觀五代十國,有哪個君主有趙匡胤這般仁慈寬厚?程頤有云:“太祖之有天下,救五代之亂,不戮一人,自古無之,非漢、唐可比,固知趙氏之祀安於泰山。”

最後,趙匡胤作為唐末五代十國混戰局面的終結者、宋朝的開拓者,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這種人格魅力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更是深為後世史學家所津津樂道。

參考資料:

『《新五代史·卷十二·周本紀第十二》、《宋史》、《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九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