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合肥之戰中張遼差點活捉孫權,那麼最後是誰救了孫權呢

合肥之戰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東吳與曹魏以合肥為目標的爭奪戰。雙方於208年至253年在此地爆發過五次較大型的衝突。在215年(第二次)、253年(第五次),曹魏大勝,東吳敗逃。在208年、233年、234年,東吳攻城不克,從容撤軍,未分勝負。其中,在第二次合肥之戰時,孫權率領10萬大軍進攻合肥。與此相對應的是,張遼、樂進、李典等人鎮守的合肥,只有7000左右的守軍。但是,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卻率領800壯士擊潰了孫權的大權,甚至還差一點活捉了孫權。那麼,問題來了,合肥之戰,張遼差點活捉孫權,關鍵時刻是誰救了孫權呢?

首先,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捨命保護孫權的大將是淩統。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淩統(189年-217年,一說189年-237年),字公績,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對於淩統來說,其父親曾是孫策的手下。等到孫權即位後,率軍和荊州劉表開戰。在攻打江夏的時候,淩統的父親凌操被甘寧射殺。在凌操戰死沙場後,淩統被孫權拜為別部司馬,統領其父親凌操留下計程車兵。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再出徵江夏,淩統任前鋒。在這場戰役中,淩統斬了黃祖的將領張碩,並捉到全船人。

因為這一功勞,淩統這位將領被孫權任為承烈都尉,又跟周瑜等在烏林打敗曹操,再進攻南郡的曹仁,改任校尉。到了公元215年,淩統被孫權晉升為蕩寇中郞將,任沛國丞相。當然,對於淩統來說,合肥之戰才是自己的巔峰之戰。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威震逍遙津。在逍遙津這一地方,張遼率領的曹魏將士已經包圍了孫權,想要趁勢活捉孫權。在這個關鍵時刻,淩統拼死力戰,終於幫助孫權突出重圍。等到孫權度過逍遙津後,淩統沒有選擇一起撤退。

對於淩統這位猛將,在東吳大軍已經潰敗的背景下,選擇轉回迎戰,左右的人全都陣亡,淩統也受了傷,還奮力殺死幾十個敵兵。等到孫權已經完全脫離險境後,淩統才撤退。因為在第二次合肥之戰中捨命相救,所以,等到孫權回到東吳後,晉升淩統為偏將軍,給他的兵士數目增加一倍。根據史料記載,偏將軍系將軍的輔佐,偏將軍官名始於春秋,在將軍中的地位較低,多由校尉或裨將升遷,無定員,三國魏蜀吳都設立這一官職,屬第五品。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孫權當時既沒有稱王,也沒有稱帝,所以,相對於劉備和曹操,能夠冊封給淩統等人的官職也相對較低。

最後,對於淩統的去世時間來說,歷史上存在公元217年和公元237年兩種說法。對此,在筆者看來,更同意第一種說法,也即在第二次合肥之戰後,淩統這位東吳將領就因病去世了。在得知淩統去世後,孫權非常悲傷,甚至減餐幾天。值得注意的是,淩統有兩個兒子,名叫凌烈、凌封,在淩統病逝的時候,凌烈、凌封這兩個人只有幾歲左右。對此,因為感念淩統的功勞,所以孫權收養二人在宮中,並將它們撫養長大。對此,凌烈、凌封這兩個人可謂孫權的養子了。在凌烈、凌封這兩人長大後,也和父親淩統一樣成為了東吳的將領。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文/情懷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