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宇文化及已經做空了隋煬帝,獲得最大權利,為什麼還是殺了楊廣?

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只要楊廣還是皇帝,即便是傀儡皇帝,宇文化及都不敢擅自稱帝。簡單點說,宇文化及殺楊廣,其目的是很明確的,那就是“皇帝輪流坐,今天到我家”,只有殺了楊廣,他才能過把皇帝癮。

背主弒君,遺臭千年

(影視劇中的宇文化及與隋煬帝)

當從宇文化及的姓我們就可以看出的他的出身不簡單,沒錯,宇文氏乃北周國姓,宇文化及正是北周上柱國宇文盛之孫,隋朝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之子。作為名門之後,鮮卑貴族在隋朝的最後餘蔭,宇文化及卻是個十足的陰險小人,在歷史上的評價出奇一致的低。

不管是作為正史的《隋書》,還是隋朝末代皇帝楊侗,乃至於唐太宗李世民,對這位亂世梟雄的評價都是一邊倒的惡評如潮,瓦崗軍首領李密甚至把宇文化及比作是趙高,直指隋煬帝重用宇文化及是“禍國之舉”。

出身豪門,祖、父又都在北周、隋朝身居要職,位極人臣。官宦之家出身的宇文化及依仗父親的權勢,胡作非為,視國法如兒戲,貪婪驕橫,為患京城,他經常帶領家丁,騎高頭大馬,挾弓持彈,狂奔急馳於長安道上,因此,城中百姓都暗地裡稱他為“輕薄公子”。

隋文帝楊堅廢皇長子楊勇太子之位,改立晉王楊廣為太子,而宇文化及,正是在楊廣當太子的這一段時間,與他的關係越發密切,作為東宮屬官,宇文化及自由出入楊廣的內宮,憑著自己的巧舌如簧和阿諛奉承的本事,令楊廣對他極度寵愛,宇文化及多次收受賄賂而被罷官,都是在楊廣的保全下而很快官復原職。

隋朝原本就視鮮卑宇文氏為親族,畢竟自己的皇位也是從鮮卑族北周王朝禪讓而來的,因此,對宇文化及一家一直都是比較寬容的。宇文化及之弟宇文士及還娶了隋煬帝的長女南陽公主為妻,攀上了皇親,與隋煬帝關係有那麼親密,這小子就更加驕橫,目中無人了,對百官公卿多出言不遜,不少位居高位的大臣都遭到過他的侮辱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廣以陰謀手段使其父皇隋文帝楊堅廢太子楊勇,將他立為皇帝,文帝駕崩,楊廣順利繼位,宇文化及、宇文士及兩兄弟立馬得到重用,兩人憑藉隋煬帝這座頭號靠山,繼續多行不法,置國法於不顧。

隋煬帝三徵高麗普遍被認為是導致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但導致隋煬帝被殺的罪魁禍首卻是宇文化及。

隋煬帝統治後期,隨著各地起義紛起,全國各地已是狼煙四起,戰事不斷,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大大小小的野心家都在醞釀著脫離隋朝的統治,做起皇帝夢,這其中就包括宇文化及。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巡幸江都的隋煬帝收到了令他最為震驚的噩耗:瓦崗軍首領李密佔據了洛口(今河南鞏縣東北),截斷了隋煬帝的西歸之路,他被迫滯留江都。儘管形勢險惡,隋煬帝仍留戀江南的繁華,無意回到京師,卻幻想以丹陽(今南京)為都城,偏安江東。

扈從帝駕的驍果禁衛軍大多是西北關中人,久居在外,思親思鄉思歸心切,又見隋煬帝不想西歸,卻欲久留江東,人心益加不安,便謀劃叛帝西歸。

軍心不穩,給他人以可乘之機。不過,此時的宇文化及始終沒能邁出造反的那一步,倒是他那心狠手辣,性情狂逆的弟弟宇文智及非常興奮,他慫恿禁衛軍將士抓住這一次機會推翻隋朝的統治,並公推宇文化及為起事主帥,原本對謀逆就極為牴觸的宇文化及,在眾人的逼迫下,和利益的驅使下決定鋌而走險,一不做二不休,決定弒君幹一番大事。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夜,禁軍將領司馬德戡引驍果自玄武門入,裴虔通與元禮直入宮中搜捕,將無處可逃的隋煬帝楊廣縊殺於宮內,所有在江都的隋朝宗室、外戚幾乎全部被殺,僅煬帝之侄、廢太子秦王浩得免死,並被立為皇帝。

弒君在前,稱帝在後

(一條白綾,結束了隋煬帝的生命)

自古以來的,弒君的臣子哪一個有好下場的,宇文化及可以說是被脅迫參與政變,但說他沒有野心,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原本可以裹挾著隋煬帝西歸的宇文化及,最終在手下的安排下,被動地參與了這一起計劃,並在西歸途中,破罐子破摔,稱帝等死。

隋煬帝之死,既有他自己原因,自然也有野心家的陰謀。

當李密截斷隋煬帝西歸之路的時候,他卻選擇留下來,準備以丹陽(今南京)為國都,放棄關中大片土地,選擇偏安一隅,這顯然,是一向跟隨在他身邊的驍果禁衛軍所不能接受,這些原本就來自關中的禁軍將士,久隨皇帝身邊,妻兒老小都在家鄉,思鄉心切,怎麼可能會僅憑皇帝一句話而被迫長期滯留在江南,因此,勸帝西歸的信念越加強烈,就更容易點燃造反的火焰。

(宇文化及二度弒君,鴆殺小皇帝楊浩)

而宇文化及這邊,原本就是機會主義者,宇文化及兄弟,包括宇文士及、宇文智及皆是無君無父之徒,只圖眼前利益,何談為君為父?宇文智及原本就對隋朝篡周建國感到不滿,如今天下大亂,群起反隋、自己正可以利用手握精銳禁軍的良機,幹出一番奪取天下的大事業,恢復大周天下也未必不可能。禁軍被收買,隋文帝身邊無人可用,就是砧板上的魚任人宰割,是裹挾其西歸,還是在江都當時就弒君,這全憑宇文氏兄弟一句話。

弒君是宇文化及埋出罪惡的第一步,稱帝才是他心心念唸的目的,當西歸大軍受到阻礙,部眾大都離他而去的時候,宇文化及才顯露他真實的一面,在稱帝前說出一句千古名言:“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在魏縣鴆殺傀儡皇帝楊浩自行稱帝,終於過了一把皇帝癮,並在不久之後被夏國皇帝竇建德所殺。

弒君,宇文化及沒得選擇的選擇

隋煬帝可以棄京師而不顧,執意要留在江南,但凡有反對者要麼處死要麼貶官,作為一個權力慾極強的皇帝,他容不得臣子說不。也就是說,即便宇文化及堅持護送隋煬帝西歸,回到都城大興(今西安)後他的下場也是顯而易見的,要麼被殺,要麼貶官,兩個結果都是宇文化及等人絕對不能接受的。

宇文化及等人都是機會主義者,永遠都不可能一心為主,隋煬帝滯留江都期間,天下劇變,各地起義風起雲湧,宇文智及等人有預感隋朝的統治必將很快結束,西歸尚可一搏,但西歸之路渺渺,一路上所要面對的各地義軍,僅有十萬之眾的西歸大軍,能不能到達關中都是個未知數。像李淵、李密、竇建德等人都可以割據一方,身為北周宗室的宇文家族,為何不能借此機會乘勢而起?

隋煬帝畢竟還是隋朝的皇帝,宇文氏兄弟還沒有那個本事讓隋煬帝變成一個傀儡皇帝,“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鐵了心要造反,就不如造反徹底點,這才有了之後的弒君之舉。可以說,在禁衛軍人人思歸的情況,宇文化及被迫成為叛軍主帥,就必須為前途計,殺不殺隋煬帝,與自己的前途都是一樣的,既然如此,殺之,或許自己將來還有扭轉乾坤的可能,沒了隋煬帝的牽絆,宇文化及要想稱帝就顯得隨心所欲多了。

宇文化及率領西歸大軍行至徐州,便受困止步不前,先敗於唐軍,後敗於瓦崗軍,隨眾從十萬驟減至不足兩萬人,退往魏縣。其眾多亡,自知必敗,宇文化及嘆曰:‘’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於是鴆殺魏帝楊浩,當時就在魏縣當起皇帝了,建國號許,只是,早已經成為強弩之末的宇文化及一眾人並沒有支撐多久,便被夏國皇帝竇建德抓住,與兩個兒子一起被砍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