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四川旺蒼恐龍化石遺蹟出露化石百餘件 專家稱系中國首個馬門溪龍動物群集中埋藏地

周俊 唐福升 封面新聞記者劉彥谷

10月29日,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組織中國地質博物館、重慶地質調查研究院、自貢恐龍博物館等專家,與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專家一行,抵達旺蒼縣嘉川鎮槐樹村,對四川省地質調查院在恐龍化石地質遺蹟調查過程中清理出來的化石遺址現場進行了考察。

截至目前,該遺址出露有脊椎、肩胛骨、股骨等化石百餘件,初步鑑定,有蜥腳類、獸腳類、劍龍類、龜鱉類、三列齒獸類等。專家一致認為,這是中國迄今第一個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侏羅紀晚期馬門溪龍動物群集中埋藏地,對研究四川盆地恐龍的系統演化、古環境、古生態以及生物多樣性具有重大科學意義。

“從地質現象來判斷,該遺址應該是河流的河床,或者是河流入湖的三角洲地帶,上游發洪水時,將已經死亡的恐龍屍體衝擊到此處堆積起來,因此該地恐龍化石種類豐富、相對集中。”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委員、原自貢恐龍博物館館長、研究員彭光照分析稱。

“目前,四川省地質調查院已完成旺蒼縣恐龍化石地質遺蹟調查野外工作,室內資料整理和古地理、古環境研究等正有序開展……”今年,旺蒼縣根據遺蹟點實際調查情況,遵從地質科學,進一步加大保護開發力度,適時啟動旺蒼恐龍化石主題公園專案立項,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富民優勢。

“透過對恐龍化石資源充分調查,利用研究成果,深入挖掘特色和亮點,強化保護和利用,打造地質旅遊名片,帶動文旅產業發展。”該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考證,遠古時期,旺蒼縣山澤水潤,植物茂盛,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古生物的生活繁衍提供了一方沃土。恐龍化石遺蹟位於該縣嘉川鎮槐樹村一社,化石點出露地層為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上段,屬於中生代侏羅紀,距今大約1。6億年,化石富集區至少上千平方米。

旺蒼縣嘉川鎮恐龍化石點自1976年7月至2019年11月期間,先後經過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重慶自然博物館、廣東南方自然博物館、四川省地質調查院等組成的七次勘查或化石露頭區域性挖掘,發現該處化石點埋藏極為豐富,在四川境內是埋藏面積大、堆積集中的一個點。

今年,針對嘉川鎮槐樹村侏羅紀恐龍化石發現點,該縣詳細編制《四川省旺蒼縣恐龍化石地質遺蹟調查專案工作方案》,並於8月31日至9月1日透過省地礦局、市自然資源局相關專家評審。

嘉川鎮槐樹村化石點剖面清理工作於9月13日正式進場,截至目前,已發現20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分佈有股骨、肋骨、尾椎等部位的骨骼化石120餘件,最大為股骨化石長1。5米。經初步鑑定,有馬門溪龍、劍龍等恐龍化石。該恐龍化石點具有蘊藏量種類豐富、密度大、相對集中等特點。

透過該點的勘察,對於四川盆地侏羅紀中晚期恐龍的分佈和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並可作為古生物學家、地層古生專業的學生常年實習、科考的研學實踐基地。

“目前,透過切實加快人工清理環節進度,深入開展古地理、古環境方面的調查研究工作,力爭儘快摸清全縣恐龍化石分佈狀況及相關生物特性,最終形成總結性報告。”該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旺蒼縣將著力摸清家底,為恐龍化石資源的保護與研究提供科學依據;針對古生物化石特點,探索古生物化石保護新方法和新手段,在重點區採取新手段、先進技術,進行搶救性清理保護工作;著力開展古生物化石潛力評價工作,保護性開發利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