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我們的節日·口述民俗丨處暑·炎夏已過,漸有新涼遞好秋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綺筵散罷塵初靜,漸有新涼遞好秋。”

8月23日,轉眼節氣處暑到來,此時熱辣的“三伏天”已去,微涼的初秋正在朝著人們招手。涼爽的天氣,舒適的溫度,都成為了人們喜愛秋日的理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在二十四節氣中,處暑的命名是與眾不同的。因其以“暑”名之,常被認為這是一個夏天的節氣,但此時時令已入秋。“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記載中,能明確看到對於處暑節氣的闡釋。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這就是處暑。

古人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說明在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吃鴨(圖源網路)

雖說處暑不是暑,但仍舊別開心的太早,說不定還有“秋老虎”的熱氣在等著人們。“秋老虎”一般發生在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秋之後,也指三伏出伏以後短期回熱。一般來說,“秋老虎”出現在每年公曆8月底至9月之間,而節氣處暑也正好處於這個時間段。處暑節氣,天氣雖已由炎熱向涼爽過渡,但“秋老虎”的威力仍不可小視。四川民間常說“還有二十八個秋老虎”,大意差不多。

而說到節氣處暑的民間習俗,自然不能不提到另一個傳統節日——中元節。從時間上來說,兩者十分靠近,所以處暑的民俗,也大多與中元節相似,如祭祖迎秋、放河燈等。放河燈一般是指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還意味著厄運會隨著逝水東流,一去不復返。

河燈(圖源網路)

清代潘榮陛所著的《帝京歲時紀勝·中元》中,就寫到了古時放河燈的盛況:“每歲中元建盂蘭道場,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燈,使小內監持荷葉燃燭其中,羅列兩岸,以數千計。又用琉璃作荷花燈數千盞,隨波上下。”

處暑還有一項特別的食俗,就是吃鴨子。“七月半鴨,八月半芋”,古人認為農曆七月中旬的鴨子最為肥美營養。農村俗語有云“處暑送鴨,無病各家”,表明在處暑時節,親朋好友們以鴨子作為互相贈送的禮物,認為吃了能夠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