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康熙末年,沒有參與奪嫡之爭的四個皇子都是誰,都是什麼結局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為了奪得大位,這九位皇子分化成了多個陣營,相互傾軋、明爭暗鬥。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帝駕崩於暢春園,這場曠日持久的奪嫡之爭終於有了結果,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胤禛即位後改年號為雍正,是為雍正皇帝。那些曾與雍正帝爭奪大位的兄弟們在其即位後不久即被清算,紛紛被奪爵圈禁,有的甚至被折磨致死,而擁戴有功的少數幾人則被加官進爵以示恩寵。當然,康熙帝的這些兒子中,除了彼時年幼和早夭的阿哥外,還有幾人選擇了置身事外、坐等結果,他們選擇不加入任何陣營,明哲保身。這其中包括皇五子愛新覺羅·胤祺、皇七子愛新覺羅·胤祐、皇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祹和皇十五子愛新覺羅·胤禑。

皇五子愛新覺羅·胤祺,生母宜妃郭絡羅氏,幼時養於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宮內,9歲尚未讀過漢文。其心氣平和且性情善良,給人以“心性甚善,為人淳厚”的印象。康熙四十七年秋冬康熙帝病時,胤祺同胤祉、胤禛陪侍床邊。次年和胤祉、胤禛同時被封賜親王,冊封為和碩恆親王各得賜銀5000兩,子弘昇為世子。在康熙末年的奪嫡之爭中,原本有實力一爭的胤祺卻選擇置身事外,他不願意看到這些一起長大的兄弟們劍拔弩張、爭鬥不止。雍正帝即位後,沒有為難這位善良淳厚的弟弟,一直對他頗為照顧。雍正十年(1732年)夏,恆親王允祺病逝,諡曰“溫”,時年五十四歲。直到兩年後,雍正帝還不忘給這個忠厚老實的弟弟立碑以記,稱讚他“秉性和平,持躬謙謹,頗具樂善之風”。

皇七子愛新覺羅·胤祐,生母成妃戴佳氏,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奉命統率鑲黃旗大營隨康熙出征葛爾丹,以功晉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三月,晉封多羅淳郡王。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公元1718年),奉命管理正藍旗滿洲、蒙古、漢軍三旗事務。胤祐雖在朝中管理部分事務,但對奪嫡之爭卻敬而遠之,他更願意效命疆場,建功立業。雍正帝即位之後,以允祐“受命管理旗務以來,恪盡其職,諸務畢舉,頹風靡習漸至改變,晉封和碩親王,仍號淳,”是為和碩淳親王。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春,和碩淳親王允祐卒,年五十有一,諡度。有詩見《熙朝雅頌集》,子七人女十人。雍正帝為其刻碑記功,詔褒其“敬謹小心,安分守己”之秉性。

皇十二子愛新覺羅·胤祹,生母定妃萬琉哈氏(正黃旗包衣辛者庫人),生於康熙二十四年。幼年被康熙帝交由蘇麻喇姑撫養,在蘇麻喇姑的精心照顧和教導下,在宮中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同時也養成了胤裪獨善其身、處事淡然的性格特點。在康熙末年的奪嫡之爭中,他知道自己生母出身不高,自己更不是皇父康熙帝屬意嫡位的那一個,選擇保持中立,明哲保身。雍正帝即位後,冊封允祹為多羅履郡王。但僅僅兩年之後,允裪從多羅郡王降爵至固山貝子,數月後更是降爵為奉恩鎮國公。面對爵位的起起落落允祹卻淡然處之,不氣不惱,正常生活。雍正八年五月,雍正帝才恢復胤裪多羅履郡王爵位。乾隆帝即位後,以“履郡王允裪在朕諸叔中年齡最長,具實心辦事,晉和碩履親王“。乾隆二十八年七月,和碩履親王胤裪薨世,乾隆贈諡號“懿”,年七十八歲,在康熙帝的所有皇子中,他是最高壽的。

皇十五子愛新覺羅·胤禑,生母庶妃王氏(即順懿密妃),其母密妃深受康熙寵幸,康熙帝還讓耶穌會畫家為她畫像,據祖例,嬪位以上的妃子才能自己養育孩子,因此胤禑出生後便離開了母親交予德妃撫養。康熙三十九年,年僅七歲的胤禑便隨康熙從幸塞外,可見康熙對這個皇子也十分喜愛。在康熙四十八年的奪嫡之爭時,胤禑才十六歲。相比那些成年的哥哥們,胤禑自知無法相抗,因此選擇明哲保身,置身事外。胤禛即位後,為避帝名,便改為允禑,此時二十八歲。直到雍正帝四年五月,允禑才被封為貝勒,命守景陵。八年二月,晉愉郡王,次年二月病卒,年三十有七,諡“恪”(恭敬,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