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為何有窮秀才之說,卻沒有“窮舉人”的說法

導語:在古時候,要是一個讀書人特別貧窮的話,大家會叫他窮秀才,有些人就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不叫他窮舉人呢?這兩者之間在沒有考上進士之前,難道不是一樣都窮困潦倒嗎?秀才和舉人在古時候還真不是一個檔次的人。

我們口中常說的秀才是指已經通過了童子試的考試,童子試的考試在科舉考試當中屬於最底層的考試。不管什麼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去考,在透過此考試之前,大家都被稱之為童生,只有透過此考試才能被稱為秀才。

有很多人都覺得童子試的考試可能特別的簡單,事實上這是一個錯誤的想法。童子試的考試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縣試、府試和院試,這三個階段的考試到底有多難呢?有些人到了白髮蒼蒼的年紀,都沒有透過童子試的考試,而這類人終究只能被稱之為童生。

在古時候讀書是特別浪費錢的,一般只有富裕的家庭才能跟得起孩子讀書。對於收入水平一般的家庭,往往是因為家中的孩子讀著讀著就把家給讀窮了。即便他們幸運,通過了童子試的考試,被稱之為秀才,但家裡依然是窮困潦倒,而窮秀才也是名副其實。

舉人則是透過鄉試考試的讀書人,鄉試考試則是科舉考試當中第2道難關,所有的讀書人只有通過了鄉試考試之後,才能獲得舉人的身份。鄉試考試的難度肯定要比童子試考試的難度高得多,我們就拿明朝時期的大作家施耐庵舉例,他是19歲就考中了秀才,但是在上次考試當中多次敗下陣來,直到29歲才成功考上舉人。清朝大作家蒲松齡也同樣是如此,他19歲就考中了秀才,但在鄉試考試當中多次敗下陣來,直到71歲才成功成為一名歲貢生。

要是你有幸考上了舉人在讀書界就相當於鯉魚躍龍門了,其身份和秀才的身份有著天壤之別。秀才可以見官不跪,對於那些特別優秀的秀才,還能獲得國家對此的補貼,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什麼好處了。要是隻考中秀才沒能考中舉人的話,那就只能在鄉下過著教書的日子,他們的經濟來源並不富裕,但在社會上的地位比一般的農民要高。

在《儒林外史》當中,范進有幸考了秀才,但他的老丈人根本就不打他當回事兒,依舊像往常一樣對他百般羞辱。舉人就不同了,他們的身份不再屬於普通的百姓,而是已經成功踏入仕途,獲得了當官的資格。即便他們今後在考試當中敗落,他們回來之後依舊可以獲得學官一類的官職,除此之外,舉人所獲得的福利待遇遠超於秀才。

在政治上舉人的社會地位比較高,甚至能與相關級別的地方官員平起平坐。當范進中的舉人之後,當地的知縣張湘生還親自去他家看望他,而且還給他送房子、送銀子,各種方式套近乎。在經濟上舉人的攝入來源比較的多,他們也不需要交稅,同時也不用出徭役。有很多人就會將自家的房產、田產掛在舉人的名下,以此用來逃稅。當范進中了秀才之後,有很多不認識的人對他送房送田,以此達到逃稅的目的,此做法會讓舉人獲得豐厚的收入。

結語:舉人要是放棄做官的機會,回家耕讀的話,國家還會對此發放一定的補助。雖然這點補助不是很多,但足夠滿足一個普通老百姓一家的開銷了。要是你能夠穿越到的話,你可以大聲嘲笑窮秀才,但千萬不能去嘲笑窮舉人,不然他會讓你吃不了兜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