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包拯60大壽時傷感無後,兒媳抱來包拯小妾所生男嬰:您還有個兒子

公元1058年,北宋仁宗嘉祐三年,開封。

包府沉浸在一派喜慶祥和的氛圍之中,包拯在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

在古人眼裡,能活到六十歲就算是高壽了。很多官員聞訊前來祝賀,皇帝也專門派人給包拯祝壽。

然而,賓客散去之後,包拯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因為自己現在膝下無子。

五年前,自己唯一的兒子包繶(讀如易)因病去世,只留下了一個孫子包文輔。一年前,年幼的包文輔也不幸夭折了。

想到這裡,一種老來無子的淒涼感湧上包拯的心頭。

這時,兒媳崔氏抱來一個男嬰,對包拯說:“這是您的兒子”,並詳細解釋了這個孩子的來歷。

包拯聽完大喜過望,馬上把這個孩子認了下來。

就是這個孩子,不僅把包拯家族的血脈延續了下來,長大以後還把包拯的好家風給發揚光大了。

那這背後又隱藏著哪些精彩的故事呢?

包拯三代家譜之——包拯家的女人們

包拯,公元999年出生於廬州(今天的安徽合肥)。

包拯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和父親都做過官。

29歲時,包拯考中進士,朝廷對他委以官職,但是包拯沒有去上任,而是在家奉養年邁的父母,父母去世以後,他又守孝三年。

39歲那年,包拯才正式做官,先後做過許多地方上的州、縣行政長官和東京開封府的府尹(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市市長),

也在中央政府做過檢察官“御使中丞”與財政官員“三司使”,最後進入國家領導核心“二府”之一的樞密院,擔任樞密副使,成為中央政府的執政大臣。

歷史上和戲劇、傳說中包拯的各種神奇斷案,大多是包拯在地方上的州、縣擔任行政長官時和擔任開封府尹時的故事了。

這些故事,在歷史中摻雜著文學、戲劇藝術,把包拯渲染成了一個彷彿無所不能、嫉惡如仇的“包青天”,至今為人傳頌。

然而,這位“包青天”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家庭和家人也是他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

只有瞭解包拯的家庭與家人,尤其是包拯家的女人,才能真正理解這位“包青天”。

包拯一生中先後有過兩位妻子。

第一位妻子張氏婚後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也沒有留下子嗣。之後包拯續娶了董氏為妻,董氏在包拯身邊待了一輩子。

董氏和包拯一樣,也出生在官宦家庭。

董氏的曾祖父董希顏曾跟隨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南征北戰,官至寧州刺史;父親董浩做過武昌縣令,所以董氏從小受到的教育很好,為人知書達理。

在包拯39歲正式做官之前,董氏一直陪伴在包拯身邊,和他一起侍奉包拯的父母,公婆和親朋好友對她評價都很高。

在包拯26年的為官生涯裡,董氏始終陪伴在包拯身邊,無論多遠,無論條件多麼艱苦,董氏都盡心做好“賢內助”的角色,讓包拯能夠專心致志地做好本職工作。

董氏生活非常簡樸,不喜歡奢華的場面,喜歡看佛經。

包拯做了樞密副使之後,董氏因為為人賢良淑德,被冊封為永康郡夫人。

按照當時的禮儀,董氏是要去後宮拜謝皇后的,但是她進宮依然穿著普通衣服,而不是朝廷的命服。

皇后見到以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大加讚許:“從包夫人那身衣服,就知道包愛卿是一個不謀私利的人。”

隨後,皇后請求皇帝賜給董氏一套誥命夫人的服飾。

可以說,包拯之所以能成為一代清官,跟董氏的簡樸作風有很大的關係。

董氏不僅人好,還給包拯生育了一兒兩女。

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硤(讀如俠)石縣主簿王向、國子監主簿王效,兒子包繶娶崔氏為妻,但是在二十來歲時病故。

除了董氏,包拯的長媳崔氏,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19歲嫁給包繶,婚後兩年包繶就病故了。後來,她跟包繶的兒子包文輔在5歲時夭折了。

包拯雖然在處理政務的時候秉公執法、不徇私情,但是在生活中是個很有人情味的人。

他考慮到崔氏只有25歲,還年輕,不願意用封建禮教束縛她,打算讓她回到孃家重新開始新的生活。

崔氏想到公婆失去兒孫就已經很悲傷了,如果再離開豈不是讓二老更加痛苦?

於是她卸去粉黛,蓬頭垢面地跪在包拯夫婦膝前,哭著說:“您是天下聞名的人物,我能代替丈夫終身侍奉您已經心滿意足了。”

正因為崔氏堅持留下來,才在之後間接幫助包拯儲存下來了唯一的血脈。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因為包拯在痛失兒孫的時候,已經年近花甲。

這對包拯打擊很大,畢竟在古人眼裡,傳宗接代、接續家族香火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為此包拯不免經常長吁短嘆。

崔氏於是去找婆婆董氏,讓婆婆勸包拯納妾。最後,包拯從夫人董氏的丫鬟裡選擇了一位姓孫的丫鬟做妾。

包拯納妾的行為,站在封建社會的時間角度來看其實很正常,因為中國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就是說一個男性只能有一個明媒正娶的妻子,卻可以有不止一個妾。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包拯後來又把這個孫姓的妾遣回孃家去了,歷史上並沒有給出明確記載,

據說是因為這位姓孫的妾經常跟包拯吵架,惹惱了包拯,才被打發走的。

細心的崔氏瞭解到這位孫姓的如夫人在回孃家以前已經懷有身孕,但是不方便直接告訴包拯,於是暗地裡照顧她,經常派人給她送錢、送生活用品。

後來孩子生了下來,是個男孩。崔氏就把這個男孩帶走,自己偷偷撫養起來。

這件事在現在看來,有那麼一點“橫刀奪愛”的感覺。

畢竟,把孩子從親生母親身邊帶走,對孩子的親生母親來說有點殘酷。但是,這在中國古代社會是很正常的。

中國古代,妾的地位很低,對自己的孩子是沒有支配權的,妾生下來的孩子要認正妻當主母。所以,崔氏這麼做也無可厚非。

崔氏很清楚,這個孩子是包拯的唯一骨血,自己一定要好好撫養才行。

她也在等待著一個合適的機會,把這個孩子交給包拯。

機會很快就來了,包拯要慶祝自己的六十歲大壽。

在送走了前來祝壽的賓客之後,崔氏感受到了包拯內心的落寞。她明白,自己的公公始終很想有一個兒子。

於是,崔氏把這個襁褓中的男孩抱到了包拯面前,並且跟包拯解釋清楚了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包拯大喜過望,於是給這個男嬰取乳名包綖。

四年後,64歲的包拯去世。包綖才5歲。崔氏陪著婆婆,抱著自己的小叔子,護送包拯的靈柩從開封回到老家廬州安葬。

喪事剛剛辦完,崔氏之母呂氏就從孃家荊州趕到廬州,要求崔氏隨她一道返回荊州再嫁。

崔氏堅決不走,說:“我已經守節十年了,如果想改嫁就不會等到今天了。”

母親呂氏勸她說:“前朝的公主尚可以改嫁,本朝雖然倡導女子在家從父,出門從夫,夫死從子,可如今你公公、丈夫、兒子都不在了,你還有什麼節可守的呢?你老了又依靠誰呢?”

崔氏說:“母親此言差矣,本朝不也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道理嗎?我從前沒有離開包家,主要是為了公公婆婆。現在公公雖然不在了,但是他老人家留下來的骨血——小叔子還年幼,包家的門戶全靠我來撐持,我怎麼能在包家最困難的時候離去呢?”

時任廬州知府的張田聽說這件事以後被深深地感動了,親自寫了一篇《節婦傳》呈報朝廷。皇帝也很觸動,傳旨封崔氏為壽安縣君。

包綖7歲的時候,崔氏為他延請啟蒙私塾,教他讀書寫字,併為包綖改名為包綬。

包綬9歲的時候,董氏一病不起。崔氏熬湯煎藥,終日不離床頭。

董氏去世後,崔氏又一手張羅後事,修建墓廬,刻寫墓誌,把董氏妥善安葬在包公墓地。

從此包家的門戶便由崔氏一手掌管。

崔氏含辛茹苦將包綬撫養成人,又給包綬娶了廬州知府張田的女兒為妻。

張氏不幸早逝,崔氏再次主婚,讓包綬與當朝宰相文彥博的小女兒文氏結為秦晉。

將這一切辦妥以後,崔氏就派人到開封一帶去尋找包綬的生身母親孫氏的下落,最後將孫氏接到廬州,讓包綬母子骨肉團聚。

可以說,包拯的“獨苗”包綬是由崔氏一手帶大的,而且由崔氏操辦了包綬的一切人生大事。

“長嫂如母”這個說法最開始就是用來形容崔氏的。

《宋史》也在《列女傳》裡記載了崔氏的事蹟,明清時期,合肥還留有紀念崔氏的“節婦臺”“尚節樓”等建築,至今合肥一帶的人們仍然對家裡的嫂子十分敬重,就是因為這樣的歷史淵源。

可以說,如果沒有崔氏,包拯家族的血脈就斷了。

崔氏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包拯的尊重,贏得了當時社會的尊重,當然,也贏得了包綬的尊重。

包綬一直像對待親生母親一樣孝順崔氏。

崔氏62歲去世,當時包綬在汴京擔任國子監丞,聞訊連夜奔回廬州,披麻戴孝,為崔氏辦了喪事。

包拯家的第三位傑出女性,是包拯的次媳,也就是包綬的夫人——文氏。

文氏的出身也很好,父親是當朝宰相文彥博。但是文氏在嫁給包綬以後,和包綬一樣過著簡樸的生活,時常吃素,但是對他人卻很慷慨,經常幫助別人。

她的父親是當朝宰相文彥博,輔佐天子,權傾朝野;她的公公是包拯,因為公正廉潔而聞名天下,

她在生活中完全有資格高調一點,但她並沒有,而是始終為人謙和有禮。這是十分難得的。

不僅人品好,更重要的是,文氏很好地完成了一名封建社會女性的重要任務——傳宗接代。

文氏是在包綬之前去世的,享年只有30多歲。給包綬生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四個兒子分別是:包松年、包耆年、包彭年、包景年。在文氏的悉心培養下,四人後來都考中進士。

文氏雖然壽命不長,但是為包家開枝散葉立下了汗馬功勞。

今天的“世界船王”包玉剛是包拯的29代孫,也是文氏的第四個兒子包景年的一支。

可以說,包拯家的三位女性——包拯之妻董氏、包拯長子包繶之妻崔氏、包拯次子包綬之妻文氏十分重要,

沒有她們的賢良淑德,也就不會有包拯家族代代相傳的“孝肅家風”了。

包拯三代家譜之——包拯家的男人們與家訓傳承

如果說包拯家的女人營造了優良的家庭氛圍,傳承了後代,那麼包拯家的男人們則在官場上很好地踐行了執政理念——清正廉潔。

不論是包拯、包拯的兒子包綬還是孫子包松年等人,都做到老百姓心裡的“青天大老爺”。

關於包拯的清正廉潔的故事,最經典的要數“不持一硯而歸”了。

包拯曾擔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州三年之久,當時,端州盛產一種著名的硯臺——端硯。

端硯是中國古代四大名硯之一,也因此成為朝廷欽定的貢品,每年端州的老百姓要向皇帝進貢一些端硯。

而當時的權貴大臣也都願意在家裡擺上幾塊端硯,顯得很有文化。

所以歷任端州知州為了討好上司,總是會在朝廷定額之外再多收幾十倍數量的端硯,然後偷偷給上司送過去。這讓民間工匠和作坊苦不堪言。

包拯到任以後,立刻下令定額進貢端硯,不再額外徵收。

後來,包拯的任期到了,準備封詔回京。臨走之前,包拯叮囑隨從,誰也不許接受任何饋贈,更不允許帶走一方端硯。

這個故事記載在《宋史·包拯傳》裡。

後來,又被老百姓加工、渲染,整個故事變得更加精彩了。在流傳至今的故事裡,大概情節是這樣的:

包拯下令徵收定額的端硯之後,老百姓感激涕零,其中有一位工匠精心雕刻了一方端硯,想敬獻給這位百姓愛戴的清官,但是包拯謝絕了工匠的好意。

工匠想了個辦法,透過包拯的隨從,把這方硯臺偷偷塞進了包拯攜帶的書箱裡。

後來包拯乘船離開端州,途徑一個峽口,忽然狂風大作、烏雲滿天、波浪翻滾,包拯大驚,立即命令隨從仔細搜查船艙,看看是不是有非分之物。

隨從見瞞不過去,戰戰兢兢地拿出一塊黃布包,裡面正是那方雕刻精緻的端硯。

包拯看著滾滾的波濤,將端硯扔到了江裡。說來也怪,江面立即風平浪靜、陽光普照了。

後來,在包拯仍端硯的地方,慢慢升起了一片綠洲,後人把這裡稱為“墨硯洲”。

雖然我們一看就知道這個故事有點“神話色彩”,不大靠得住。

但是,換個思路去看,正因為包拯是個清官,老百姓愛戴他,才願意去編這樣的故事。

包拯去世以後,留下來37個字的家訓: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就是說,後世子孫當官,如果有人貪贓枉法,就開除族籍;死後不準葬入包家祖墳,不遵從此訓,就不是我包拯的子孫。

把家訓寫得這麼“狠”,歷史上恐怕並不多見。包拯確實無愧“包青天”的稱號。

如果說包拯開創了良好的家風,那麼包拯的兒子包綬則是把家風給發揚光大了。

包綬先後擔任過團練判官、國子監丞、汝州通判等官職。不管在哪裡做官,都能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因此都能得到當地老百姓的信任和擁護。

當他從汝州通判的職位離開時,汝州人扶老攜幼,爭著到郊外給包綬餞行。

48歲那年,包綬赴任譚州通判,在上任途中病故。人們開啟他隨身攜帶的箱子,只在箱子裡找到了一些誥卷文書等東西,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可以說,包綬在為官生涯中,完全不曾為自己的個人生活積蓄哪怕是一點錢,真是算得上兩袖清風了。

在包綬的墓誌裡記載著這樣幾句話:“孝肅(指包拯)以清白勁正光於青史,公(指包綬)可謂能克家者。孝肅之風,至於公而益熾也。”

就是說,包拯開創的廉潔家風由包綬發揚光大了。

包綬的四個兒子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是很大,而他的一位侄子包永年則進一步發揚了包家的家風。

包永年是崔氏的嗣子。成年以後的包綬想到嫂子崔氏早年喪父喪子,所以就從族人中挑選了刻苦好學的包永年過繼給崔氏。

包永年做過的官比不上包拯和包綬,都是縣主簿、縣尉、縣令這樣的小官。但是他的品行卻遠遠不輸包拯和包綬。

他在任職期間,從來都是廉潔自律,不諂媚、賄賂上級,也不壓迫下級。

他死之後,人們整理他的遺物,發現沒有任何積蓄,喪葬費用還是讓包綬的兒子資助的。

他的墓也只是土坑木棺,隨葬品是按照當地風俗放置的瓷碗、瓷缽、銅鏡。這樣的墓葬,不但不像是官宦人家的墓葬,連一些比較富裕的平民百姓的墓葬還要簡樸。

包拯、包綬、包永年是古代人,好像距離我們已經很遙遠了。但是如果再瞭解一下包拯的第34代孫包遵亮的事情,就會發現:原來包拯的家風就在我們身邊。

公元2002年,包拯的第34代孫包遵亮應邀前往肇慶參加新包公祠的落成典禮。肇慶就是當年包拯執政的端州。

包遵亮自費從老家合肥趕到了肇慶。回老家時,肇慶市文化局的領導過意不去了,硬是塞過來500元“車馬費”,被包遵亮婉言謝絕。

包遵亮將先祖當年在端州“不持一硯歸”的故事講給人們聽,在場的人都為包拯的清廉和包氏後人的優秀品格而讚歎不已。

這就是包氏家風,是包拯留給後人、留給歷史的最重要的遺產。

結語

包拯墓位於安徽合肥,在包拯墓旁邊,還有他幾位重要親人的墓:夫人董氏、長子包繶、長媳崔氏、次子包綬、次媳文氏、長孫包永年。

墓地旁邊,還矗立著那塊刻有“37字家訓”的石碑。

他的這幾位親人,和包拯一起,共同實踐了“37字家訓”,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家族、一個優良的家族傳統。

這裡面,這個家族傳統裡包含著很多東西:正直、廉潔、自律、愛民、簡樸、謙遜等等。

時至今日,我們在想起他們時,依然有肅然起敬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