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雅趣說“酒”:有度助興,無度生悲

“酒”字的甲骨文寫作

,它是由“氵”(讀水)和“酉”組成的,“氵”是形旁,“酉”是聲旁。《說文解字》:“古者儀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儀狄和杜康是夏代的兩位人物,傳說他們是酒的發明者。

在甲骨文中,“酒”字也常常寫作

(酉)——這也是酒的最初字形。“酉”的本義從字形就可以看出來,它是一個小口、長頸、大腹的盛酒容器。《說文解字》:“八月黍成,可為酎酒”——八月黍米成熟,可以用來釀造滋味醇厚的美酒,“酉”字在“十二地支”裡面代表秋季的八月,原因也來自這裡。

杜康是我國文獻記載中最早用糧食釀酒的人,他發明了“秫酒”,“秫”是高粱的一種,所以“秫酒”泛指高粱發酵而成的酒。用糧食釀酒是社會進步的表現,說明糧食在滿足食用需要之後還有剩餘,社會財富有了一定的積累。西晉名臣江統對酒的起源問題曾作此論述:“有飯不盡,委餘空桑,鬱積成味,久蓄氣芳……”,“有飯不盡”是發明酒的前提條件。

中國人在世界上最早學會了釀酒。根據考古發現,我國釀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000年前——這遠早於夏朝杜康生活的時代。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據統計,《說文解字》“酉”部收錄的與酒有關的古代漢字有60個之多,古代酒文化的發達由此可見一斑。

酒作為人類發明的一種飲料,有提神、助興的功能,本身沒有善惡屬性。但是,酒確實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助人成事,也可以壞事。所以,《說文解字》說:“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造也,吉凶所造也”。適量飲酒可能有益身心健康與人際關係和諧;如果酗酒無度,往往會樂極生悲。歷史上,因為酗酒而出醜、敗德、喪身、破家、亡國的例子數不勝數。

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酒屬於殷商時期,殷商是一個瀰漫著酒香的時代,但是到了王朝後期,整個社會已經處於糜爛的狀態。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商紂王“以酒為池,懸肉為林,為長夜之飲”——這就是“酒池肉林”成語的來歷。《韓非子·說林》記載了另一個故事:商紂王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居然忘了日期,不知今夕是何年何月何日,紂王問身邊的人,大家也都醉得糊里糊塗。紂王於是派人去問自己的叔父箕子,箕子對家人說:“國人酗酒都忘了日期,天下恐怕很危險了。舉國皆醉,唯我獨醒,那我就危險了。”於是箕子也藉口酒醉,推說不知。《尚書·微子》記載了當時商紂王的哥哥微子啟的哀嘆:“我們酗酒貪杯,敗壞了德政,如今上上下下,沒有不喜好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這都是酒的禍害啊!”商朝滅亡後,周王朝頒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禁酒令”——《酒誥》,以此警戒後人。

加強自律,飲酒有度,這是中國文化中“修身”的重要內容與要求。孔子曾經這樣形容自己:“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在外盡職盡責工作、在家盡到照顧親人的義務,親族的大事勤勉對待,如非必要不飲酒,我也不過如此吧!可見孔子對於控制飲酒是非常重視的,也是身體力行的。

中國是飲食文化大國,中國菜是世界三大菜系之一。俗話說“無酒不成席”,酒是宴會桌上的必備品。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節慶場合適量飲酒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飲酒過量,那就既傷害身體,又耽誤事情。尤其是庸俗的酒文化影響下,一些人用它來“拉近”人際關係,辦事要請“吃飯”,實際上是“喝酒”。醉翁之意不在酒,觥籌交錯、酒酣耳熱之際,賓主之間“勾肩搭背”,不該說的說了,不該做的做了。

優秀傳統文化要求飲酒有度、有節,《禮記·曲禮》中說:“欲不可縱,樂不可極”,講的就是這樣的處世原則。在物質生活豐裕的時代,更應該加強自律與節制,這是歷史與傳統留下的智慧。

◎本文原載於《月讀》(作者王志軒),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