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李煜——失落的才子,無奈的君王

人人都知李煜是個薄命君王,卻忘了他從不曾想做那君王。

他精通音律,書法,繪畫,詩詞和文章也有造詣,其中詞的成就又最高。在古代算是一個大才子,放在現代絕對是個頂配的文藝青年。可命運又總是不順遂人意。駢齒和重瞳宣示著他的與眾不同,也許他曾經也為此所驕傲。但臨了,終是應了那句: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也許他的前半生是快樂的,於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大周氏這個僅憑几頁殘卷就能復原《霓裳羽衣曲》的奇女子,與她琴瑟和鳴,夫唱婦隨。但快樂的時光是易逝的,不久後,母親與大周后相繼病逝。宋王朝也對偏安一隅的江南小國南唐虎視眈眈。他甚至改稱自己為“江南國主”。並派遣自己的弟弟鄭王李從善親往宋朝朝貢。但李從善被押,李煜也終究還是沒能改變自己與國家的命運。

時國家形勢緊迫,李煜憂心似焚。每天與臣下設宴酣飲,憂愁悲歌。古人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可誰又能理解李煜酒酣之時內心的深重憂愁呢?誰又能知道,他原本只想縱情山水呢?他給自己取號鍾隱,蓮峰居士,表達自己寄情山水的願望。可捉弄人的命運,讓他的五個哥哥相繼夭折,把他推上君王寶座。帶給他一輩子的遺憾與落寞。一個君王才子的遺憾與落寞。

後來他又封大周后的妹妹小周為後,似是希圖在她身上找到從前歡樂日子的痕跡。人們說他多情。可往古至今的才子,又有哪個不多情呢?更何況他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他只是希望在小周身上聊以慰藉,實在不過分啊。

有人說他是亡國主,說是他帶著南唐走向滅亡。

可他不曾努力過嗎?不然。從公元974年李煜上表章求宋太宗放李從善歸國,太宗不許,到公元976年李煜戰敗被俘到京師。兩年時間裡,李煜命令兩省侍郎,給事中,中書舍人,集勤賢正殿學士值班光政殿,商討國事,經常到深夜。這難道不是他的努力嗎?

974年,宋軍攻下池州。李煜下令不再沿用北宋年號,而改用干支紀年。李煜招兵買馬,奮死抵抗,最終還是寡不敵眾。期間,他曾兩次派遣徐鉉出使北宋,並奉上大批財物,請求北宋緩兵。宋太祖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為由拒絕。這難道不是他的努力嗎?

他確實努力了,想要為自己的江山搏一搏。他也不想揹負亡國君的恥辱之名啊!然而他終究還是敗了。他怎能不恨這該死的命。

最終,李煜因在京師寫下“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樓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千古絕唱,被宋太祖以“人還在心不死”的罪名賜死。

其實,李重光完全可以像阿斗一樣以樂不思蜀的狀態來換取生存。但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人生志趣不同。才華橫溢,與亡國之恨碰撞出的是詞作的千古絕唱。李重光,對南唐,已經盡到了責任,只是確也苦了他自己。

正如郭磨所詠:做個詞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李煜,可能不是一個偉大的君王,因為他沒有憑自己的力量保住自己的國家。但他,是一個多麼失落的才子啊,他那麼的多才,那麼的悠然,但時代與命運把他推上君王的寶座,他唯有順從。願我們對李煜多一份同情與理解,少一份刁難與諷刺,用心去品讀他的作品。去感受詞的魅力,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