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歷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古琴”,一個窮小子用第三把琴向富豪女表白

琴棋書畫,中國古代“四藝”。其中,琴指古琴,代表民族傳統音樂;棋,特指圍棋;書,指書法,而非書籍;畫即繪畫,特指國畫,即水墨丹青。

在四藝之中,琴是第一位。琴之所以排第一,跟其深厚的文人底蘊莫不相關。

古琴與文人相伴,始於孔子。作為儒學的開創者,孔子師琴與襄子,學成之後,古琴就成了孔子奔波於列國途中最好的伴侶。

據說詩經三百,孔子皆可弦而歌之,由此可見其在古琴上的造詣之深。孔子之後,幾千年來,古琴成了文人墨客最好的精神伴侶。“士無故不撤琴瑟”,成了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很多詩詞歌賦中,都能領略到文人騷客和古琴的韻味。

比如王勃的“月下調鳴琴,相思此何極”;王維的“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李白的“閒坐夜明月,幽人彈素琴”“獨抱綠綺琴,夜行青山間”……

就連戰場上縱橫捭闔、指揮若定的大將軍岳飛,有時候也會在大帳裡撫撫琴操曲,“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古琴的確有它的魅力所在。歷史上有很多關於古琴的故事和傳說,甚至誕生出了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名琴。那就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王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和蔡邕的“焦尾”。這四張琴被人們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名琴”。

號鍾

“號鍾”,光聽這個名字,就已經感受到了它那洪亮、激昂的氣勢了。號鍾是 周代的名琴。此琴就是以音之宏亮,猶如鐘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聞名於世,它的名字也是這麼來的。

此琴相傳最早是俞伯牙使用的,後來傳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齊國齊桓公的手中。齊桓公是怎麼得到的呢?還有一個故事。

話說,有一次,齊桓公外出考察,路過了一個村莊。忽聽一陣古琴的聲音,還夾雜著喧鬧聲。好奇的他決定下車去一窺究竟,沒想到發現一個五六歲的小孩,用身子緊緊抱著一把琴,旁邊還有其他小孩欺負他。任憑其他小孩怎麼欺負,他就是護著身子下面的古琴。

齊桓公見狀,呵走了其他小孩,透過詢問得知這個小孩是個孤兒,那把琴是父母留給他的唯一遺產。小男孩本想透過彈琴賣藝討生活,但因為自己沒錢只能亂彈琴,結果被人說是騙子,沒辦法,淪為了沿街乞討的乞丐,還被人欺負。

齊桓公聽完後覺得孩子可憐,於是將其帶回王宮之中。回到宮中之後,齊桓公仔細地看了看這張古琴,判定此琴是把絕世好琴,於是叫人教小孩彈琴。還將小孩,賜名為“號鍾”。號鍾就在老師的帶領下,悟性很高,很快學會了彈琴。

後來,齊桓公欲征討魯國,出征前叫號鍾彈琴。號鐘的琴聲和號角聲一起,奏響了絕佳的音效。從此之後,齊桓公每次出征,都會叫號鍾彈琴。

於是“號鍾”名聲遠揚,而這張古琴也便命名為“號鍾”,從古至今流傳了下來。

繞樑

有一句古話叫“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這個故事出自於《列子》:相傳周朝時,韓國歌女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的她只能賣唱求食。她那悽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蕩在屋樑之間,餘音嫋嫋,久久不散。

而琴以“繞樑”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一定是餘音嫋嫋,悠遠綿長,使人沉醉。

“繞樑”據說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樑”以後,整天沉迷於彈琴作樂之中。有一次,他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

看到楚莊王不理朝政,他的王妃樊姬很焦慮,決定去勸楚莊王:“君王,你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 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樑’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也是想幹大事的人,聽完之後略有所思,但古琴的聲音實在太美妙了,怎麼辦呢?最後一狠心,叫人將古琴砸了,結果琴身碎為數段,此琴就此成為絕響。

綠綺

大詩人李白有一首詩叫《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這其中就提到了綠綺。

“綠綺”其實是漢代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據說司馬相如就是用此琴贏得了卓文君的芳心。

司馬相如本來是個落魄戶,家裡很窮,雖然他自己才華橫溢,但在長安依然沒混出什麼人樣。沒辦法,跑到蜀地去投靠一個朋友。

來到此地後,聽聞當地富商卓王孫的女兒還沒出嫁。於是他打起了攀高枝的打算。

在一次卓王孫的私人宴會上,司馬相如拿出綠綺,撫琴彈奏了一曲《鳳求凰》向卓文君表白,結果大獲芳心。

而司馬相如以琴求偶,也被傳為千古佳話。說白了,這就是古代版鳳凰男的故事,一個窮小子向富豪女表白成功而已。

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就是蔡文姬的父親。

與其他三張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無華,但其身世非同尋常。

《後漢書·蔡邕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

意思是,蔡邕在烈火中得到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絃琴,聲音不同凡響。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

後來蔡邕去世後,“焦尾”儲存在皇家內庫之中。一直傳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琴。

名琴與琴主人的相遇,註定是歷史最美妙的安排,使它們在絕妙的音色之外,更添了許多傳奇色彩和人文韻味,變得鮮活而立體。

或許,這也是它們成為名琴的原因所在。

朋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