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除了昭君,呼韓邪還向漢朝要此物,元帝本想給,為何最後又不給?

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前面已經提到過,呼韓邪單于前來長安的目的,迎娶漢女只是其一,另外還請求漢朝撤去上谷至敦煌的邊防,由匈奴來防衛西北邊疆。

這一要求引起了漢朝公卿大臣們的討論,大部分大臣都認為這個提議對漢朝有利,可以休息民力,紛紛出言贊同。

1、侯應的十點理由

只有郎中侯應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侯應對邊防情況比較熟悉,元帝也很重視他的意見,侯應對元帝說:

“自從周、秦二代以來,匈奴突然興起,不斷騷擾邊境,從我漢朝建立之後,成為最棘手的邊患。據微臣瞭解,從北邊的邊塞直至遼東以北,有一陰山山脈橫亙東西,長達千餘里。陰山腳下草木繁盛,各種飛禽走獸都很多。在冒頓單于的時代,匈奴人移居陰山,製造弓箭,時不時外出掠奪,將陰山一帶變成了他們的苑囿。到我孝武皇帝在位的時候,漢朝開始出兵征討匈奴,將匈奴人從陰山一帶逐出,驅趕到了漠北。

此後漢朝在這一帶建立邊防,修築長城,設定屯戍,逐漸完善守備力量,才讓邊境得以漸漸安定下來。

漠北地區土地平曠,草木較少,風沙極大,匈奴如從漠北調動兵馬來侵犯邊境,將沒有任何可以提供隱蔽的場所。若從邊塞地區再向南縱深,又是深狹的山谷地區,難以行走。所以邊境上的老年人常說,匈奴失去了陰山的領地之後,都嚎啕大哭。如果現在要撤走駐屯的邊防,只會對匈奴有利,這是我反對的理由之一。

“現在聖天子恩德遍及天下,上天也有意讓匈奴走向覆滅。匈奴現在為了求得一條生路,所以才對我漢朝俯首稱臣。夷狄向來如此,一遇到困境就無比順服,一旦得勢就不服約束,這就是夷狄的天性使然。

以前也曾減少過邊防軍的數量,最多也就是減省一些邊防崗哨,現在邊防的部隊無非就是做一些偵察和報信之類的工作。古人說得好,居安思危,現在不能再減省了。這是我反對的理由之二。

“中國崇尚禮儀教化,違禮則有刑罰處分。即使如此,尚且有愚民觸犯禁條,又何況並沒有受到教化的匈奴單于呢?他能保證匈奴人以後不會背棄盟約嗎?這是我反對的理由之三。

“即使是我漢朝國內,仍然要修築關津渡口以限制諸侯之間的往來,這樣才能杜絕臣下的犯上作亂之心。以此看來,修築城塞,設定駐屯,目的並不只是針對匈奴而已,也是為了限制那些附屬小國的降人。

這些降人本來也是匈奴的臣民,擔心他們眷戀故土而逃亡。這是我反對的理由之四。

“近年來西邊的羌人投降,安排他們保衛西邊邊境,結果與當地人接觸漸多,箇中有貪縱不法的吏民,侵盜羌人的妻子財產,招致羌人的怨恨,導致羌人反叛,一連幾年都沒有解決。現在將西北邊境撤防,恐怕以後就會漸漸出現類似的糾紛。這是我反對的理由之五。

“以往與匈奴作戰,從軍而失陷在匈奴裡面的漢人也不在少數,這部分人的子孫後代也有不少生活困窘的。現在撤銷邊防以後,這些人一旦自己出境去尋找親人,就有可能再也不回來了。這是我反對的理由之六。

“還有屯邊的一些奴婢生活也很悽苦,想要逃走的人很多。有人傳言說:‘聽說匈奴的生活無拘無束,不過邊防崗哨監視嚴密,沒辦法過去。’即便如此,還有很多人偷偷越境逃走,可見邊防不可撤走。這是我反對的理由之七。

“一旦裁撤邊防,我國國內的盜賊也勢必聞風而起。這些人都是集體行動,力量不容輕視,一旦形勢緊急,他們從北疆逃走,我們將追不可及。這是我反對的理由之八。

“自百餘年前建造邊塞長城以來,各個邊防城塞並未都有土石城垣。有的利用一些簡易的材料,有的甚至要夷平山地,才建造完工。當初修築城塞的時候,花費都十分可觀。微臣非常擔心一些大臣不顧大局,一切只看眼前利益。假如撤走邊防,十年之外,百年之內,倘若再有變故,那時候城塞都已被破壞殆盡,烽燧也不能再使用,到時候再想建立駐屯,重新修復,可就不是一日之功了。這是我反對的理由之九。

“如果要撤走邊防,到時單于必然認為自己為漢朝承擔了邊防的重任,對漢朝有大恩德,肯定要不斷地向我們索要財物。假如稍微拒絕一下,今後關係會變成什麼樣子,也就難說得很了。這是我反對的理由之十。”

2、漢元帝如何對呼韓邪解釋?

侯應反對的理由十分充分,說得也在情在理,元帝當然採納了他的意見,沒有同意呼韓邪單于的這一請求。

同時又怕匈奴方面有所誤會,就派車騎將軍許嘉親自去找呼韓邪單于傳達元帝的口諭:

“您上書朝廷,希望為漢朝保衛西北邊塞。這說明您心向漢朝,為我們充分考慮,實在是長久之策,朕也十分欣慰。但是中國四方都設有邊塞,並不是只針對北邊。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中原的賊盜之徒流竄出境,給其他地方帶來災難,所以要明確法度,好讓百姓能夠安心生活。現在派專人跟單于討論此事,表示朕對單于沒有絲毫的疑心。只是擔心單于對朕不接納好意產生不必要的疑慮,所以讓大司馬、車騎將軍許嘉前來與單于面談。”

從情理上來看,呼韓邪單于這次請求漢朝撤走邊防應該沒有惡意,只是因為郅支單于被漢軍殺死,心中畏懼,希望以此來討好漢朝而已。背後的邏輯與他求娶漢女,想要做漢朝的女婿是一樣的。

但是漢朝方面卻動了腦筋,為了防患於未然,所以沒有準許。故此在元帝表示拒絕之後,呼韓邪單于的回答也很謙遜,說:

“小臣愚直,不能理解天子的大計,幸好天子讓大臣來為我解惑,真是太好了!”

3、呼韓邪的另一個未達成使命

根據《漢書·匈奴傳》的記載,呼韓邪單于這一次還見到了當初降漢的左伊秩訾王。左伊秩訾王曾勸呼韓邪單于向漢朝稱臣,果然見到成效。後來有人向呼韓邪單于進讒言,說左伊秩訾王認為自己向單于獻策有功,沒有得到封賞,平時總是悶悶不樂,滿腹牢騷。

呼韓邪單于因此開始懷疑左伊秩訾王,並且逐漸疏遠他。左伊秩訾王看出苗頭不好,害怕哪天會被呼韓邪單于殺掉,於是率領自己的部眾1000來人投降了漢朝,漢朝封他為關內侯,有三百戶的封邑,仍然可以佩戴自己的王印。

這次呼韓邪單于在長安與左伊秩訾王再次相見,呼韓邪單于也有些不好意思,對左伊秩訾王道款道:

“當初您為我籌劃了這麼好的計策,讓匈奴人至今得以安寧無事,都是您的功勞,這份功德我們怎麼可能忘記呢?都是我的一時糊塗,讓您決意離開,這都是我的過錯。我打算去向漢家天子求懇,讓您迴轉王庭。”

呼韓邪單于雖然態度誠懇,極力希望左伊秩訾王能夠返回匈奴,但他始終沒有回心轉意,而是謝絕了呼韓邪單于的好意。

左伊秩訾王說:

“單于憑藉天命的指示,投靠了漢朝,由此使匈奴得以安寧。這都是單于與天子有神靈佑護的結果,哪裡有我什麼功勞!我既然已經投降了漢朝,現在又要回到匈奴去,就是三心二意。我願意擔任單于派遣在漢朝的使者,請恕我不遵從您的命令。”

呼韓邪單于見他心意已決,不管怎麼勸說也沒有用,也就只得放棄了。

4、匈奴也有連續四代兄終弟及的佳話

呼韓邪單于離開長安之後,就在這一年的五月,元帝在未央宮駕崩,漢成帝劉驁即位,改年號為建始。呼韓邪單于也在建始二年病死,然而在他身後的繼承人問題上卻出現了糾紛。

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這一糾紛並不是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們要爭奪單于的位子,相反卻是互相讓位,實在是非常罕見。早先呼韓邪單于娶了左伊秩訾王的哥哥呼衍王的兩個女兒。大女兒被封為顓渠閼氏,為呼韓邪單于生下兩個兒子,大兒子叫且莫車,二兒子叫囊知牙斯。

小女兒被封為大閼氏,生了四個兒子,大兒子叫雕陶莫皋,二兒子叫且麋胥,這兩人都比且莫車年長,其他兩個小兒子還沒起大名,都比囊知牙斯歲數小。其他閼氏生的兒子也有十幾個。

顓渠閼氏在這裡面最得寵,所以且莫車也最受呼韓邪單于的喜愛。

在呼韓邪單于彌留之際,他指定了且莫車作為繼承人。結果顓渠閼氏卻說:

“匈奴內部戰亂十餘年,一直就沒有停息,幸好藉助漢朝的力量,才把國內安定下來。現在匈奴剛剛結束戰亂,但戰爭留給大家的創傷仍在,且莫車歲數還小,國人未必信服,恐怕讓他即位,又會將國家陷入戰火之中。我與大閼氏本來就是一家人,不如改立雕陶莫皋。”

大閼氏在一旁說道:

“且莫車雖然年輕,但自然有大臣協助他辦理國家大事。如果改立雕陶莫皋,就是舍貴立賤,以後一定會出亂子。”

呼韓邪單于最後表示尊重顓渠閼氏的決定,改立雕陶莫皋為單于,並與他約好要傳位給弟弟。這樣雕陶莫皋就登上了單于之位,這就是復株絫若鞮單于。

復株絫若鞮單于即位以後,他繼續延續呼韓邪單于的親漢政策,派遣兒子右致盧兒王醯諧屠奴侯到長安去做質子,入侍天子,自己則繼續以王昭君為閼氏。

此後雙方相安無事地又過了11年,在成帝鴻嘉元年(公元前20年),復株絫若鞮單于死去,其弟且麋胥繼立為搜諧若鞮單于。8年後,搜諧若鞮單于死去,輪到且莫車繼位為車牙若鞮單于。又4年,車牙若鞮單于也病死了,傳位囊知牙斯,是為烏珠留若鞮單于。

從這幾次單于位交替的情況來看,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們實現了當初的諾言,堅持兄終弟及的繼承方式,將單于位平穩地過渡給下一任。

從搜諧若鞮單于到車牙若鞮單于的交替,實際上是呼韓邪單于的大閼氏和顓渠閼氏兩系之間的異母兄弟交接,竟然沒有出現政治上的異動,可見這一時期匈奴內部的政治矛盾已經不是十分突出了。

這種交接一下子持續了幾十年,在少數民族政權之中實屬難得。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