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唐朝節度使是如何一步步做大的 看李世民死後朝廷的作死之路

唐代的地方軍政長官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旌以專賞,節以專殺,就是後來的節度使。節度使初置時,作為軍事統帥,主要掌管軍事、防禦外敵,而沒有管理州縣民政的職責,後來漸漸總攬一區的軍、民、財、政總權。

眾所周知,李世民時期唐朝征戰四方,滅東突厥,征服高昌,重創高句麗,都是主動出擊、外線作戰,因為他擁有一支比遊牧民族更為精銳的騎兵部隊。《新唐書·兵志》載:

秦漢以來,唐馬最盛,天子又銳志武事,遂弱西北蕃。

李世民去世後,吐蕃、突厥、契丹等少數民族的騎兵開始不斷襲擾唐邊境地區,為應對這種態勢唐軍開始戰略收縮,對外戰略由進攻開始轉向軍事防禦,在易受攻擊的北方和西北邊境構築防禦工事,部署軍事力量。

為了建立龐大而且指揮靈活、快速反應的邊防軍隊,唐政府把地方政府控制的分散的幾百人為單位的小鎮,改為駐有集中指揮的龐大集團軍的邊防重鎮。

其實一開始,戍邊集團軍是由原隸屬於各衛的府兵、臨時徵集起來的新兵組成,由於軍隊動員、訓練、向前線運兵都需要花費時間,要預防飄忽不定的遊牧民族騎兵部隊,必須在邊境軍鎮駐守常備軍,於是唐玄宗開元十一年,長期服役的常備軍開始取代定期輪番防邊的府兵。

起初的常備軍也是依靠政府分配兵額,但往往不能滿足邊關對軍隊的實際需要,開元二十五年以後,各鎮節度使下的軍隊都相繼變成了募兵。募兵的來源主要是失去土地的農民和無職業的流浪人,以及走投無路或無依無靠之輩。他們一般終身從軍,兄弟相繼,父子相承,藩鎮節度使掌握著他們的生殺、賞罰、升降之權,因此他們對節度使有極強的依賴性,以至於“唯知其將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這樣,藩鎮節度使們便逐漸培養起只忠於自己的親兵部隊,擁有了軍權。

當然,單純的擁有軍隊遠不能使節度使做大,古代軍隊在外動輒幾十萬兵,之所以還能聽命於文官政府,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後勤。大軍若是斷了糧草,這些膀大腰圓的傢伙分分鐘就會傾向於反噬,軍人還是盜匪就是一念之間。為了養活數量龐大的藩鎮集團軍,同時減輕中央政府的財政壓力,唐政府開始用屯田的收入解決軍隊的部分供應,隨著常備軍數量的不斷增加,屯田制度在各軍駐地全面展開。

起初,屯田生產的糧食由中央政府的統一支配,但這樣戍邊將領調動軍隊還要走中央程式,對邊境戍防不能靈便反應,唐政府不得不把防區的財政權力轉給各防區的常備軍將領。

景雲年間,為與吐蕃、後突厥、契丹等遊牧民族作戰,唐政府再次對西北、東北邊境的軍事行政體制進行改革,將節度使任職長期化、官銜正式化,即把那裡的數州併為一個軍事戰略防區,組建邊防重鎮。

開元、天寶年間,節度使的數目進一步增多,唐沿邊境置安西、北庭、河西三節度使防禦西部邊境;置朔方、河東、范陽三節度使防禦北部邊境;置平盧節度使防禦東部邊境;置隴右、劍南二節度使防禦西部邊境。

最後一步是行政權,唐政府經常臨時派出巡察使、按撫使、採訪處置使等到各道巡察。開元二十一年,採訪使成為常設機構,負責檢查本道刑獄和監察地方州縣官吏,處置使則有便宜從事的大權。

為避免地方官對節度使軍事行動的影響,從天寶中開始,唐政府將一道“節度使與採訪使”各“一人”的體制,改為由藩鎮節度使“一人兼領之”的體制。這樣,藩鎮節度使便擁有了其轄區內數州的行政權。

我們知道到了天寶十年,安祿山官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還兼任河北採訪使、河北道採訪處置使等,轄區廣遍太原、幽州、營州各地,又集軍權、財政權、行政權於一身,所以當安祿山率十五萬大軍南下,朝廷一片動盪,宮廷警衛部隊都是由臨時集市商販組成的,被逼的開啟皇家倉庫拿出綾羅綢緞來召募兵卒。

安史之亂後大部分時期裡,絕大部分藩鎮不割據,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自唐末黃巢之亂之後,朝廷終於失去對大部分藩鎮的控制,出現普遍的藩鎮割據。

朱溫滅唐後的五代時期,節度使的權勢達到了極點,皇帝的擁立與罷黜都取決於節度使,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的開國君主以及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均為節度使。

唐亡於藩鎮是不爭的事實,五代的54年大分裂其根源則在於節度使手裡有兵,佔個山頭就能稱王,趙匡胤不想他的王朝重蹈此覆轍,北宋建國後,他問心腹趙普:

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

趙普說:

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趙匡胤心領神會,他在一次晚宴上,給予功臣銀錢田地,要求他們解除兵權,史稱杯酒釋兵權,北宋開國重臣石守信、高懷德、王審椅、張令鋒、趙彥徽等人一夕之間,兵權盡解。並派遣文臣知軍州事,限制了節度使節制郡縣的權力;又以轉運使接管了節度使的財政權利;將地方上強壯計程車兵編入禁軍。凡此種種,節度使徒坐空城而已。

之後,節度使一般作為宰相卸任之後的榮譽職務,往往有名無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