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長平之戰趙國如果繼續用廉頗對戰白起,最後的結果會改變嗎?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說到兵家大忌,很多人都會想到“背水駐兵”、“臨陣換將”等,其中

在中國歷史上,也確實出現過不少臨陣換將的案例,就比方說長平之戰。而針對這場戰爭,很多人也在思考:

如果趙國當時沒有臨陣換將,而是繼續廉頗對戰白起,那麼這場戰爭的結局會是什麼樣子呢?下面讓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長平之戰

據悉

長平之戰爆發於公元前260年5月至10月,當時秦、趙兩國為了爭奪上黨,直接在長平地區展開了一場大規模作戰。

從性質方面來說,

這場戰爭其實是一場戰略決戰。在經過5個月的作戰之後,秦國取得了最終勝利,

而後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

“秦將白起坑殺40萬趙卒”

之事。

據悉

這場戰爭前期一直是廉頗在領兵對抗白起

,秦見趙國固守不戰,乾脆直接散佈謠言,稱

秦國根本不怕廉頗,他們更怕趙奢之子趙括。

趙王聽說之後,

直接用趙括替換了廉頗

。而趙括上陣之後,

因為實際作戰經驗並不豐富,掉進秦國的陷阱之後便再也沒有出來。

如果廉頗還在

很多人都說“如果廉頗沒有被換掉,那麼這場戰爭的勝利方或許會變成趙國”,不過當我們去了解一下此前廉頗與秦之間的交鋒後就會發現:

廉頗離開並不是趙軍失敗的原因

。因為廉頗在此前面對秦國王齕時,絕大多數主動出擊均以失敗而告終,若非如此廉頗也不會選擇防禦戰。

且最重要的一點是,

如果進行防禦戰,那麼趙國就必須保證自己擁有足夠的糧食,以滿足廉頗展開後續的防禦作戰。

可是

多的糧食,一直被動防守根本佔不到任何便宜,

說不定還會因為錯失良機而造成更加嚴重的後果。

也正是因為如此,

趙王才會選擇主張主動出擊的趙括替代廉頗。

而趙括本人也算是一個擁有一定軍事才能的人,只是

此人過於依賴理論知識。

這就導致他在遇到秦將白起的時候,沒有做到變通和謹慎分析,於是趙國戰敗了。可

如果當時沒有臨戰換將,那趙國也不見得能夠取得勝利。

補充

由於前面我們提到了“趙國沒有足夠的糧食供給”,那不妨我們在這裡簡單補充一些秦趙兩國的農業差距。

首先

趙國所擁有的地圖肥沃程度就不如秦國

,當時

秦國主要佔據著巴蜀之地

,其中成都平原是難得的肥沃之地。

趙國的當時主要的耕地卻集中在河北平原、山西和河套地區

,其中

山西地區也只有太原和大同適合種植農田。

除此以外,

趙國還沒有像秦國那樣經歷“商鞅變法”,整體種植效率也比不上秦國

,如此一來,趙國的糧草丰度自然會比不上秦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