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將不過李”的李存孝:逼死黃巢、打敗王彥章,卻落得個車裂而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吳恭亨這一首《對聯話》所寫的是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秦朝末年,項羽拼著一腔熱血與志氣,以少勝多大敗秦軍。項羽的英雄氣概與以一當十舉世聞名,但與項羽齊名的李存孝,現代人卻甚少提及。若論唐五代名將,他可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甚至於當時民間有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

的俗語。

那麼,李存孝究竟是何等人也?他又做了什麼有如何高的評價呢?

收為養子

李存孝一開始並不叫這個名字,原名安敬思。幼年時,正處兵荒馬亂的時候,安敬思流離失所,被當時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俘虜為囚,放入帳中侍奉左右。

安敬思的忠心耿耿為李克用所賞識,於是收為養子,並特賜姓其為“李”,從此更名為“李存孝”,成為李克用的第十三個太保。

大家或多或少覺得十三太保這個名頭耳熟,由來便是李克用這十三個兒子,因為他們驍勇善戰,聲名遠揚,所以後世許多團體沿用了“十三太保”這個名頭,例如現代網民笑成散裝江蘇為“十三太保”。

李存孝成年以後,不僅精通騎射,而且通讀兵法,有將帥之才,頗得李克用賞識。

逼死黃巢

中和三年四月,叛軍黃巢打算敗走陳州,卻受到了頑強的抵抗,久攻不下。原來陳州刺史趙犨在聽聞黃巢久攻不下長安以後早做打算,招兵買馬,糧草富足,足夠抵禦黃巢叛軍了。

但是好景不長,中和四年正月,戰事由於黃巢愛將孟楷的死亡變得更加焦灼,且黃巢兵力尚強,趙犨再頑強也是招架不住了,於是決定向鄰居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收到報信以後,斟酌一二,點兵出征,其中就包括尚且年輕的李存孝。

中和四年二月,李克用率5萬大軍援助趙犨。李克用以陳州北作為突破點,接連大敗太康尚讓軍和西華黃鄴軍,捷報連連,軍心大振,此刻黃巢以及退守退至陳州北的故陽裡。

李克用懂得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所以他並不拖沓,帶領養子李存孝勢如破竹,直搗黃龍。

此時的李存孝雖然尚且稚嫩,在養父的教導下卻已能獨當一面,漸漸習慣於以戈為枕,披甲而坐的日子,面對浮漂遍野的戰爭場景也毫不畏懼,憑藉自己的實力殺出一條血路來。

史學家薛居正評價李存孝:勇猛無敵。

李存孝每次身披重甲,手拿橐弓,挺槊突擊,身邊只攜帶一名僕人方便他更換戰馬,保持狀態,迎敵軍萬人而上。

最終聯軍大敗黃巢,李存孝人生的初戰告捷,此次戰役也為他以後的戰神之路起到了鋪墊作用。

驍勇善戰

李存孝有了作戰經驗以後,除了更加適應軍旅生活,也更加渴望建功立業。他的養父李克用也在與黃巢的大戰中看見了李存孝的潛力,有意培養磨礪他。

文德元年,李克用命李存孝統帥7000人馬,協助李罕之收復為張全義所攻佔的河陽。李存孝一口應下,保證完成養父所託。

李存孝勝利以後,氣焰愈發高漲,認為此行必定拿下。但令人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張全義向朱溫求助,得到了大將丁會、牛存節的援助,並且仰仗太行易守難攻的地理環境進行反擊,李存孝大敗而歸。

這一次失敗並沒有使李存孝一蹶不振,他積極反思並分析了己方與地方的優勢與缺陷,並把失敗經驗歸類總結,在下一次大戰中,成功應用。

龍紀元年,李存孝奉命攻打孟方立。他帶領軍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這一次,

他的內心不再是那麼輕易且淺薄的勢在必得,而是積澱以後的沉穩與信心。

李存孝在這次大戰中,勢如破竹,不負眾望,一舉奪取邢洺磁三州,且吞併整個昭義鎮。而且在琉璃陂活捉主將馬溉、袁奉韜,一時間勢不可擋,逼得孟方立窘迫自殺。

大順元年,李克用又命李存孝奪取潞州,李存孝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但養父給他的迴應卻不那麼可心。

英才招妒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古人推崇中庸之道,因為過於出色的人才必會招人嫉妒,容易夭折。而李存孝的一生,也恰好驗證了這個道理。

收復潞州之戰,若論功行賞,李存孝佔大頭。但李克用僅僅賜李存孝一個汾州刺史的名頭,李存孝也是個直腸子,因為這件事情竟是氣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想找養父當面對峙,兩人之間不可避免地生了間隙。

恰好這時李克用四子

李存信不滿於李存孝的風頭無兩

,原先李存信是李克用手下最受重視的兒子,自李存孝來後就再不復昔日的寵愛。

李存信聽聞李存孝的不滿以後,認為這是一個煽風點火的好時機,便以知心兄長的身份跑到李存孝的帳中,意圖“開導”對方。

李存信

拿養子的身份做文章

,站在李存孝的立場上,奉勸他恢復本名“安敬思”,李克用雖說是李存孝的父親,終歸不是親生的,現在只把李存孝當成一把好用的刀來使,瞧上李存孝武藝高強,能為自己開拓疆域,所以假模假樣有個養子的名號。

等真正天下大同之時,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就是卸磨殺驢之時,又給李存孝舉例,古來今往多少開國名將都是功高震主,悲慘而死。

與其任其擺佈,不如自己做一方霸主,當上皇帝,憑藉李存孝自己的能力,肯定辦得到。

李存孝被四哥這一頓吹捧加洗腦,已經膨脹得不行了,當即與李存信約定,等到自己統一中原,必有四哥李存信的一杯羹。

而李存信前腳給李存孝洗腦完畢,後腳就向李克用告狀,李存孝有逆反之心。

原來李存信為了讓李存孝謀逆之名成為板上釘釘,早就偽造好了李存孝與朱全忠的交往信件

,並且把送往李存孝營中的糧草斷了,李存孝更加確信自己與李克用早已離心。

李存信一道離間計成功使李存孝李克用父子關係分崩離析。景福二年,7月,李克用出兵討伐逆子李存孝,而領兵主帥正是他的好四哥——李存信,李存孝這才看清李存信的真面目,驚怒不已。

李存孝身邊牙將此刻出了一個餿主意,

讓李存孝等溝塹挖完在出兵突圍,因為那個時候晉王已走,剩下的蝦兵蟹將肯定不是李存孝的對手。

於是李存孝就乖乖等到溝塹挖完再出兵突圍,此刻敵軍早已佔據有利地勢,深溝高壑,李存孝的兵馬難以進攻,只能被動等待敵人出來,不多久,城中就彈盡糧絕了。

李存孝臨死前質問李克用:“真的就輕信了小人李存信的話,而不肯相信於晉國有功無過的我嗎?”話畢,車裂而死。

“日奪八寨,夜搶三關,十八騎取長安”的名將李存孝的一生就此落幕。

自從李存孝死後,李克用的勢力也是江河日下。與朱溫麾下大將王彥章決戰時,被一連挑了上將四十三員,包括名將薛阿檀、安休休,李克用見此情景,悲從心來,大嘆,“若我十三太保尚在,如何會到此地步。”

但人死不能復生,無論李克用如何感嘆,一代名將李存孝終究折戟在了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