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李自成攻入京師,卻向崇禎議和,提出“西北稱王”的要求,為何?

隨後,兩人商談議和之事,李自成提出的條件卻讓崇禎始料未及:“議割西北一帶,分國而王,並犒賞金銀百萬,退守河南。”什麼意思?當時,崇禎對李自成毫無威脅,但李自成卻卑躬屈膝,希望崇禎讓他去西北一代稱王,並賞賜他點錢財,他就立馬不打了。

面對唾手可得的北京城,李自成卻不為所動,一心想要退守西北。乍一看,李自成似乎腦子有點不太好使,但從李自成的角度來說,這或許是對他最好的結果。為何這麼說?

首先,當時北方政權雖已被李自成控制,但仍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作為國家賦稅重地的江南,依舊完整的掌握在崇禎手中,江南的幾十萬重兵,仍可為崇禎所用。因此,當時明朝的實力並非人們想象中的羸弱。加上李自成重兵長途奔襲,且未建立有效的地方政權,若等明軍反應過來,討伐大順軍,李自成並沒有打贏的勝算。所以,對於自己處境的危險,李自成比誰都清楚。

其次,李自成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驛卒,後被逼無奈下才舉兵造反,雖然一路順風順水,甚至攻入京師。但李自成對自己並沒有多少信心,他知道大明王朝的諸多名將仍在,自己徹底覆滅明朝的機率不大。因此,在李自成心裡,相比起打敗明朝,還是回家當自己的土財主更為划算一些。

再次,當時全國的形勢較為複雜。李自成並未完全在北方站穩腳跟,大明殘餘勢力依舊能構成威脅,加上東北的滿清順治、多爾袞虎視眈眈,山海關的吳三桂蓄勢待發,南方大明兵力尚足,還有個張獻忠蠢蠢欲動。如此混亂的局勢,究竟天下是誰的,無人能說的清。

最後,李自成對天下大勢有著悲觀而清晰的認知,在他看來,群雄爭奪天下,自己贏得天下的可能性太小了。因此,才打算提前給自己張羅好退路。西北地形險要,易守難攻,又是自己的根據地,有一定的群眾的基礎。自己若能在西北稱王稱霸,是再好不過的結局了。而且,山高皇帝遠,這個地方換誰當皇帝,想必也不會來特意攻打自己。

以上,便是李自成想要西北稱王的四點原因,除此外,你認為還有什麼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