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吳蜀為何反目,劉備認為荊州屬自己繼承,孫權:那是從我家借的

關羽水淹七軍拿下樊城

公元前

219年,掌握了荊、益兩州,又吞併了漢中盆地的劉備實力大漲,晉位為漢中王。為了實現“匡扶漢室”的目標,劉備一方面在漢中厲兵秣馬,一方面下令駐軍荊州的關羽揮師北上,並迅速攻佔漢水南岸的樊城,威逼襄陽。曹操剛剛經歷漢中大敗,元氣未復,只好一面盡全力阻擋關羽大軍,一面派人拉攏昔日的敵人——東吳孫權集團。

關羽敗走麥城

孫權倒戈偷襲關羽後方

11年前的赤壁大戰開始,孫權就一直是劉備集團的盟友,兩軍曾聯手在赤壁殲滅數十萬曹軍,彼此怨仇很深。但時過境遷,隨著劉備集團實力的迅速上升,昔日的盟友之間已經出現了很深的裂痕,而曹操又“

許(諾)割江南以封(孫)權

”,最終使得孫權倒戈,派大軍偷襲荊州,使關羽腹背受敵,被迫撤退,最終“敗走麥城”,身首異處。

曾經並肩作戰十餘年的盟友,為何會因為一個虛封就反目成仇呢?畢竟江南地區早已在孫權手中,

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

,根本不差東漢朝廷那一紙詔書了。實際上,孫權之所以出手,並不是為了和曹操結盟,更不打算與劉備徹底撕破臉,他只是為了實際的利益,要奪取荊州九郡的地盤,從而獨佔長江中下游地區。

劉表長子劉琦、次子劉琮

荊州原本歸屬劉表父子

長期以來,本應合作抗曹、親密無間的劉備、孫權兩家,都因為荊州的歸屬問題而齷齪不斷。在劉備看來,這荊州九郡屬於其義兄、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表,那也是當初朝廷任命的荊州刺史。而劉備從公元

201年開始就投靠劉表帳下,並奉命駐守軍事重鎮新野,主持北線抗曹大計。

公元

208年劉表病逝後,將刺史之位傳給了次子劉琮,臨終前託孤劉備。《魏書》記載:

表病篤,託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

但劉琮年幼,面對驟然南下的曹操大軍,選擇屈膝投降,背叛了劉表的初衷,因此荊州士人武將都選擇聚攏到劉表長子劉琦身邊。赤壁大戰後,正是這些人協助劉琦拿下了大半個荊州。

劉表託孤

劉備繼承荊州系搶奪勝利果實

在此期間,劉備始終在劉琦身邊協助,並掌握實權;

1年後劉琦病死,劉備眾望所歸的成為荊州新的主宰。但在孫權看來,劉備的所謂“繼位”,完全是投機取巧、漁翁得利。公元208年,曹操得知劉表病逝、荊州上下六神無主,遂率領20餘萬精銳大舉南犯,號稱“80萬大軍”。劉琮及身邊重臣畏懼曹操兵威,遂舉荊州之地投降。

因此,在孫權集團看來,荊州從此時開始就已經不再歸屬劉家,而是曹賊的逆產,根本沒有後來劉琮什麼事,更不要說劉備了。在赤壁大戰中,

5萬孫劉聯軍中雖說劉備、劉琮也各領兵1萬參戰,但實際上在長江江面上與曹軍正面對抗的,一直是東吳水師都督周瑜及其麾下的3萬精兵,最後率敢死隊,一把火燒掉曹操大軍的,也是東吳武鋒中郎將黃蓋。

火燒赤壁

孫權認為荊州系其從曹操手中解放

劉備、劉琮不過是敲了敲邊鼓,後來又趁著吳軍疲憊之際搶先下手,竟奪佔了大部分勝利果實。因此,在孫權看來,荊州是自己麾下的東吳將士浴血拼殺才從曹操魔爪下奪回的,劉備不能白白佔便宜,但考慮到其僅有江夏半個郡容身,不利於兩軍聯合抗曹的大計,遂將荊州暫借給劉備容身,待其打下益州或其他地盤後就必須歸還。

但眼看著劉備拿下了益州,又拿下漢中,此番又要北上奪取中原,眼看著地盤遠遠超過自己了,仍不打算歸還荊州,急不可耐的孫權只得不惜反目也要兵戎相見了。

孫劉兩家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