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同為開創西漢盛世的帝王,為何漢武帝的名聲遠比漢宣帝響亮

漢武帝和漢宣帝都是開闢西漢盛世的兩位傑出帝王,但兩位帝王的“後世名聲”卻相差很大。漢武帝和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一起,成為中國詩詞裡的“大帝”——“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還有反映漢武帝生平事蹟的電視劇《漢武大帝》來懷念這位偉大的帝王。

然而,雖然漢武帝的曾孫漢宣帝開創了昭宣中興的偉大盛世,將漢朝盛世推向了極盛,但漢宣帝的名聲始終沒有漢武帝響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上圖_ 劉徹(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漢武帝

第一,從文治方面講,漢武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不僅為昭宣中興打下了基礎,更為中華大一統帝國的歷史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得不承認,漢武帝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影響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數千年。

在政治上,漢武帝透過設定中朝、推恩令等方式,全面加強中央集權和皇權。

漢高祖到漢景帝時期,開國功臣出身的丞相權力較大,很多丞相往往能受到禮遇。漢武帝在位時期,劉徹出於加強皇權的考慮,就透過設定“中朝”的方式,制約宰相的權力。這樣一來,武帝時期宰相的權力就比漢高祖到漢景帝時期宰相的權力縮小不少。

雖然漢武帝的中朝制度沒能徹底壓制宰相權力,但漢武帝設定中朝的制度卻勾勒出日後中國政治制度發展的一個規律:在相權和皇權的博弈中,相權越來越小,皇權越來越大。到了清朝,皇權空前強大,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發展達到了巔峰。

上圖_ 西漢官制簡表

為了防止地方藩王起兵作亂,漢武帝採取推恩令的方式打擊藩王權力。這也給此後歷朝歷代的皇帝壓制宗室提高了可靠的“參考教材”。在漢朝之後的中國主要封建王朝——隋唐、宋朝、明朝、清朝等朝代,皇帝都用不同的手段壓制包括皇帝兄弟在內的宗室和親王(藩王),防止宗室和親王(藩王)權力過大,威脅皇權。

值得一提的是,漢武帝還在政治領域開創了一項影響我國曆史數千年的制度——年號制度。年號制度一直用到了清朝宣統時期。

不管是設定中朝制度,還是推恩令和年號制度,漢武帝為建立大一統中央帝國在政治方面做出了劃時代的歷史性貢獻,並對中國政治歷史的走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上圖_ 西漢五銖,西漢時期的古錢幣

在經濟方面,漢武帝加強貨幣改革。漢武帝不僅將鑄造貨幣的權力收歸中央,還對貨幣制度做出了歷史性的改革。

漢武帝時期誕生的五銖錢成為民間交易流通的官方制式貨幣,一直沿用到唐玄宗時期。

漢武帝的“食鹽官營”制度進一步明確了管仲提出的“食鹽專賣”制度,這一制度在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時斷時續,其影響直至當代。

在文化和思想方面,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作為中國大一統帝國統治思想的絕對領導地位。在此後的數千年間,雖然有的王朝一度抬高佛教、道教等宗教,但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核心統治思想始終沒有動搖,而儒家思想和文化的部分內容一直影響到我們今天的生活。

上圖_ 中國史稿地圖集·西漢鹽鐵工官商業城市及交通

透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就能看出:漢武帝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開創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其一系列制度為後來的朝代和帝王維護和鞏固皇權,建立大一統中華帝國提供了可靠的“參考資料”,影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程序。

公允而論,漢武帝在文治方面對中國歷史的劃時代貢獻和巨大的推動作用,是漢宣帝無法匹及的。從小的方面說,漢武帝的文治為昭宣中興的輝煌打下基礎。從大的方面說,漢武帝的文治在秦始皇的基礎上更加明確的勾勒出中華大一統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的歷史發展方向。

上圖_ 漢宣帝劉詢(前91年—前48年1月10日?),原名劉病已,字次卿

第二,從武功方面說,漢武帝時期的武功不僅給“昭宣中興”提供了相對安定的環境,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今天的中國版圖,並創造了後人難以匹及的赫赫戰功。

昭宣中興為何能讓漢朝盛世發展到極致?除了漢昭帝和漢宣帝兩代帝王的勵精圖治,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漢武帝的對外戰爭。

作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漢武帝無法忍受國家向匈奴和親的恥辱。隨著國家財力和軍力走向強大,漢武帝就啟動了對匈奴的戰爭。尤其在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大戰中,霍去病領導的漢軍更是創造了國人引以為傲數千年,後代武將羨慕數千年的戰績——封狼居胥,飲馬瀚海。正是漢武帝時期頻繁的反擊作戰,嚴重削弱了匈奴的實力,為昭宣中興時期相對安定的外部環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圖_ 霍去病 西征雕像

除了反擊匈奴,漢武帝還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對外戰爭的“巔峰時期”——在西域方向,漢武帝進攻大宛、車師、樓蘭等西域諸國,將西域地區納入中華版圖,為漢宣帝時期設定西域都護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漢武帝還派出軍隊屯兵西域種田,逐步加強中央政權對西域的控制。

西漢之後,歷代中原王朝都模仿漢武帝駐軍屯田的方式,加強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控制。從漢武帝時期開始,西域成為中原王朝,乃至華夏版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漢武帝對華夏版圖和多民族統一國家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在南方,漢武帝先後派兵征伐閩越和西南、南越地區,將今天的福建、雲南、海南等地區納入中華版圖,在客觀上推動了福建、雲南和海南地區的生產力發展。在東北方向,漢武帝拿下朝鮮半島北部,設定四郡。

從小的方面看,漢武帝頻繁的對外戰爭給昭宣中興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從大的方面看,漢武帝時期頻繁的戰爭誕生了一批民族英雄,影響了中國的民族精神,對今天中國版圖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上圖_ 茂陵 (漢武帝陵寢)

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就能看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是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文治武功,是進一步奠定中國版圖,為中華大一統帝國做出歷史性貢獻的文治武功。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漢宣帝的文治武功,漢宣帝時期勵精圖治,對內嚴懲貪官、與民休息、發展農業,對外也取得了打擊匈奴和西羌的勝利。

但我們必須指出的是,沒有漢武帝的“鋪路”,就沒有漢宣帝“昭宣中興”的極盛。如果說秦始皇是中華大一統帝國的開拓者和奠基人,那漢武帝就是一位給中華大一統帝國帶來決定性影響的皇帝,漢武帝的影響在某些意義上達到了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高度,某些方面甚至超越劉邦。這個歷史意義,是漢宣帝無法達到的。

作者:

貞觀

校正/編輯:

莉莉絲

參考資料:《漢書》《史記》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