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劉邦心腹雖多,但腹心只有一個陳平

作者:傅安平

(陳平)

《史記》中,講到劉邦臨死前幹了一件事,就是聽陳平的計謀,派陳平和周勃追至樊噲的軍中,立斬樊噲的人頭。

但奇怪的是,計謀是陳平出的,陳平卻沒有遵從劉邦的旨意立斬樊噲,而是一路拖延,拖到劉邦嚥氣了,才立刻趕到呂后面前陳情,將完整的樊噲交給呂后處理。

這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從這段時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上,我們能看到一個最真實的陳平,是如何準確地預判政治風險,又成功化危為機的。

其中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劉邦臨死前,身邊臣子無數,他為什麼只聽陳平的建議,又派陳平和從外面召回的周勃去殺他的連襟樊噲呢?

(劉邦)

一、五易其主,陳平只挑那個最大的boss

在講陳平的事業之前,先講一件他的私事,就是他娶“五寡之婦”為妻。我幾乎可以肯定,那是陳平精心佈局的人生第一個“空手套富婆”計劃。

《陳丞相世家》裡說陳平因為家窮人懶還嫌貧愛富,一直娶不上媳婦。後來陳平自己瞅上了一個富家女,是個五寡之婦,沒人敢娶,偏偏陳平就看上了。

然後看陳平是怎麼做的:他先利用幫人家辦理喪事的機會,認識那位寡婦的爺爺,熟識後他引著爺爺到自己家去看。陳平家太窮,在偏僻小巷裡頭,可這麼窮的人家門口,那位爺爺看到了很多來往的“豪車”車輪印子,這讓他內心非常吃驚。回去後,作為一家之主的爺爺就決定將孫女嫁給陳平了。

這中間有個大疑問:陳平當時那麼窮,名聲差,沒什麼體面的朋友,富人都瞧不起他,他家門前的豪車車印是哪來的呢?難道不是陳平自己偽造的?以陳平的智慧,謀算人心之深,他離間項羽身邊那麼多親信人物都能辦到,設如此小計蒙一個民間土豪,只能算是小試牛刀吧!

陳平的體面人生,靠著富豪岳父家的資助,才開始走上正軌交遊日廣的。相比他娶五寡之婦為妻所表現出的不屑世俗的勇氣,陳平後來能五易其主而不倒,更具傳奇色彩。

陳勝吳廣起義後,陳平去往當地魏王那裡效勞。由於有人說他壞話,魏王又不聽他,他就逃離魏王,投到項羽陣營。又因為沒有守住殷地,害怕被項羽問罪殺害,他又逃離項羽,投奔到劉邦那兒,隨劉邦左右出謀劃策。

劉邦劉盈父子死後,陳平背離劉邦遺策,順從呂后的統治,立諸呂為王。呂后剛死,陳平馬上又聯合眾人誅滅呂氏勢力,擁立漢文帝。這麼算來,陳平是不是反反覆覆,五易其主了?

所謂“易反易復小人心”,其實陳平屢易其主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每一次易主後,都幫著新主消滅舊主:從魏王逃到項羽後,分走了魏國一部分兵力;從項羽逃到劉邦後,幫劉邦消滅了項羽;從劉家改忠於呂后後,看著呂后殺害劉邦的後人;從呂后又改忠劉家後,又幫劉家清剿呂氏家族……多麼瘋狂,可怕!

換作世上任何一個人,這樣反反覆覆,隨時可能一不小心掉了腦袋,但陳平最後是在高位上得以善終。連司馬遷都對陳平每每逢凶化吉的超常才智發出了讚歎,沒有深刻追究他的政治投機與多用詭計的罪咎,放棄了他一慣使用的堅持原則性寫法。

每次都能察覺禍端,採取行動自免於禍,最後得以善始善終,這樣的本事確非常人能及,甚至超過了“漢初三傑”:蕭何被劉邦下獄,後來靠自辱保命;韓信身首兩處。即使是智謀如神能知禍福的張良,也只能藉著學道護身,以“中隱隱於道觀”的方式遠離政治漩渦,不敢長久侍立於宮廷之中,他不能和“大隱隱於宮內”的陳平相比。

二、劉邦心腹雖多,但腹心只有一個陳平

陳平身上有一個現象,就是他在漢初建立的功績,並不比“漢初三傑”遜色,當他仍在漢廷權傾朝野時,漢初三傑早已消逝於茫茫星河。可陳平留在歷史上的名氣,遠遠不如漢初三傑,甚至不如呂后、樊噲這些富有個性的人物。

這除了與陳平的小人形象飽受詬病有關外, 還可以看出一點:相比其他同時代風雲人物,陳平更善於隱藏自己的個性與鋒芒。其中非常典型的一件事,是在呂后掌權後,他擔任右丞相時,經常“不理政務,每天飲美酒,玩弄婦女”,學蕭何“裝混弄傻”的作法,躲過精明的呂后的懷疑與迫害。和呂后一樣,用這樣的眼光看待陳平誤會陳平真實人格的人,自然就很多了。

陳平非常善於隱藏自己,但並不是就沒人能看透他的真實品性。最懂陳平的人,就是他的主子劉邦,因為他們倆差不多就是同一類的人:平時都靠哥哥養家,好逸惡勞,貪玩女色,白娶富家女為妻,娶了寡婦,貪財又能捨財,心懷大志……從見面後的第一次傾心而談,他們就“臭味相投”了。

劉邦48歲起兵造反,自己就是個“人精中的人精”。陳平投到劉邦帳下,經過一番推心置腹的對話,劉邦對陳平已有清晰判斷,對陳平這樣“聰明過頭”的人一定要用,但怎麼用就是關鍵:陳平只能任副職,任參謀,不能為正職,不能當一把手,永遠要受控制。劉邦斷氣前還交待呂后“……王陵稍為憨直,陳平可以幫助他。陳平智慧有餘,然而難以獨任”,即不能讓陳平可以為所欲為。可惜呂后一死,她就操控不了陳平了。

(左為韓信)

劉邦其實最清楚陳平的為人,和“三傑”相比”,陳平沒有絕對的做人原則?6?7和傲骨,所以可以控制得住。自打初從劉邦,至天下大定後,陳平常以護軍中尉跟隨劉邦,凡六出奇計,不離左右,監督諸將,調節各部軍隊關係,相當於漢軍政治委員。而“三傑”呢,說實話,沒有一個人是劉邦真正能從內心控制得住他們的,他必須對那三個人客客氣氣,否則就是徹底翻臉。雖然都是心腹之臣,但陳平更像是劉邦的“腹心”,遇有不能讓“三傑”去幹的陰活髒活,就只能問計於陳平,讓陳平去幹了,殺樊噲就是如此。

劉邦對“三傑”等許多功臣都有防範,起過殺心,但唯獨對陳平是例外,為什麼呢?這除了與陳平是無底線討好主子型人格有關,還應該與陳平幾次貼身救護劉邦於危?6?7難之中有關,是劉邦不殺陳平的原因。韓信、蕭何等人雖有大功,但他們建功常遠離於劉邦視線之外,對劉邦內心私情沒有深刻的感動。這也可以從劉邦對韓信之死毫無憐憫可以看出來。很明顯,跟劉邦越親,離劉邦越近,侍衛時間越長的人,劉邦越具有私情,不會殺害。

從陳平來說,雖然他一生出謀殺了很多人,幹了無數壞事,但他也救了?6?7幾個最該救的人,比如劉邦,比如樊噲,比如呂后,比如劉恆。從這裡就能看出他的投機能力之強,凡他救過的人,都是能讓他穩穩保住性命的人。這也是他幾易其主的原因,他只挑那個最大的boss。

雖然劉邦以陳平為腹心,但陳平就完全把自己當成劉邦的忠貞不二的心腹了嗎?沒有!看到劉邦快要死了,陳平的內心已在盤算下一家主子是誰,準備背棄劉邦的命令了。陳平的內心深處,永遠是一個以自我為最高利益的陰謀家,沒有任何絕對的主子。這可能就是他從《老子》中學來的“水之至柔,至陰”最精髓部分。

若說陳平為人可怕,那劉邦就不可怕嗎?所謂“賢臣擇主而事”,然而什麼樣的主子才是真正值得託付的主子呢?人心不是難測,而是不可測。像劉邦那樣豁達能容的人,在一旦大業成功後就“良弓藏,走狗烹”,還有比這讓英雄豪傑們感到更寒心、更可怕的嗎?

這麼說來,陳平的至柔至陰,也是現實逼迫他作出的最智慧的選擇。比如劉邦讓他去殺樊噲,一旦真殺了,那就中了劉邦“一石二鳥”的毒計,陳平也活不了。但是他陳平是誰啊?論玩陰謀,他可是比漢初三傑還厲害的人物,比劉邦更精啊。他故意在捕殺樊噲的路上拖著,拖著,直到把拖劉邦嚥氣了,拖到呂后掌握實權了,才把活的樊噲送到呂后面前獻殷勤表忠心,這多精賊啊!

(張良)

三、良平之才,包含了理想與現實兩種智慧人生

形容一個人極具才能的詞語,有伊呂之才、管樂之才、韓白之才、良平之才等這麼一類。其中“良平之才”就是指張良、陳平。曹操曾對賈詡說“我視你如同興漢之張良、陳平”,陳平與賈詡倒也很像,他們都是多用陰謀,善於明哲保身。

但是張良與陳平,作為劉邦身邊的兩大謀臣,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雖然他們都學老子之術,卻走上兩種不同道路,張良權謀多正,是戰略家,陳平陰謀多譎,是陰謀家。裴松之也說“張子房青雲之士,誠非陳平之倫”,陳平非士子,不持氣節。

劉邦問計於陳平,陳平讓劉邦殺韓信,殺樊噲。呂后問計於張良,張良沒有教呂后殺人,而是讓她請出“商山四皓”來感動劉邦,讓呂后的兒子順利繼承太子之位。這就是陳平與張良的根本不同。甚至劉邦自己行為不正時,張良也會規勸,以道義引導劉邦,人們稱張良是真正的“帝王師”。

陳平身上反映了一種矛盾:一方面,他一生中幹了很多不仁不義之事,他可能就是世上最壞的那種人,口舌一動就能奪無數人之命,比如滎陽城外的那兩千名女人。另一方面,他又被很多人視為成功人士,是現實成功學的典範,連司馬遷也對他的能力表示讚歎,認為那是才智和謀略的表現。但也正是這種精緻利己不擇手段不講底線的成功學,導致世風日下,人心莫測,他就不應該是社會提倡學習的物件。

戶縣曹家堡村北,走過一條荒廢黃土的夾道,猶如穿越過西漢初期的那段風雲歷史。然後進入兩邊各有一座漢式瞭望塔的園門,步行於綠樹掩映的正道,又像穿回到生機盎然的現實社會。迎面矗立在一片荒原之中的小山堆,就是陳平墓地封土。墓碑上“漢曲逆侯陳公平墓”幾個字,記載著陳平在劉邦建漢時的巨大榮耀,而不是他死後的諡號“獻侯”。”那個“公”字尊稱,用在陳平身上,別有意味,代表了中華文明中對已逝前人最大的尊重與釋懷。墓地西邊還有座廟。據當地人講,墓園人少稀至,屢經破壞和偷盜,應該與陳平人品不佳有關。

古人講“君擇臣,臣亦擇君”,一般來說君享有擇臣的主動權。但是在陳平身上,我們也能看到“臣亦擇君”的現實實踐,打破了我們對“忠”的教條式認知。

陳平晚年主持扳倒呂氏,讓漢祚得以延續。從大漢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來看,這應該是陳平的一大貢獻。又假若陳平先呂后而死,或周呂侯家出了非常英偉之二、三代,那陳平肯定是以“背叛大漢,投跪呂家”作為人生結局的,他就會被定論為一個徹徹底底的政治小人。

當然,歷史是不能如果的,歷史確實成就了陳平這樣一個特殊的人物。

(呂后)

【作者簡介】傅安平,1974年生,湖北黃岡人。工學學土。自由作家。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