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雍正讓兄弟改名,嘉慶則自己改名,為何乾隆本人和兄弟都不改?

封建專制時代,王公大臣平民百姓對於皇帝的名字是要避諱的,否則就要按照大不敬治罪。避諱雖然能體現皇權的至高無上,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麻煩。

道理很簡單,因為清代以前,皇帝的名字都是一些經常用到的字,所以在書寫使用的過程中就必須要用其他的字來代替,如果是一兩個字倒也無妨,可是皇帝多了,所避諱的字也多了。

清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在漢文化的薰陶下,沿襲明代之制,也要避皇帝的諱。不過清統治者鑑於歷代的教訓,在取名的時候另闢蹊徑,採用的都是一些不常用的字,因此麻煩相對也較少。

清代皇帝避諱之制始於康熙朝,也就是說康熙之前的順治、皇太極、努爾哈赤的名字是不需要避諱的。此外,自咸豐以後,避諱也發生一些變化,規定皇帝的第一個字不需要避諱,只避第二個字。因此總體來看,清代皇帝的避諱是有一個反覆的過程的,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清初三帝不避諱

清初三帝即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如果看過清代原始史料的讀者,會發現凡是這三個皇帝的名字,都是不需要避諱的,可以單獨書寫,即便是士子參加科舉考試時,遇到這些字也無需缺筆。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官方編撰的史料中,一旦提到這三個皇帝的名字,則需要遮蓋,即在名字上貼上一個黃籤,以表示避諱,但並不改字。

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作為大清的奠基人,為何他們的名字就不需要避諱呢?這也是有原因。

關外時期,滿洲文化還比較落後,統治階層受漢文化的影響也不深。他們在取名的時候也不會取漢名,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努爾哈赤、皇太極等名字都是滿語音譯。

說起關外時期取名也是一件頗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努爾哈赤翻譯成漢文就是“野豬皮”的意思;貝勒杜度名字的意思是“斑雀”;親王博洛的名字是“涼帽”;薩哈廉名字的意思是“面板黝黑”等等。

可以看出,滿人取名不像漢人那樣有輩分排行的講究,尤其是關外時期都是以動物、屬相、數字、體型特徵、物品、吉祥寓意等命名。正是因為努爾哈赤、皇太極、福臨三位皇帝的名字都是滿文漢譯,所以就不需要避諱。

康熙至道光時期避諱最嚴

康熙皇帝受漢文化影響很深,也正是從他開始,皇子的命名也採用漢文,並沿用輩分。不僅如此,康熙帝也沿襲明代的做法,開始推行避諱制度,規定“玄燁”兩個字一律要回避。

康熙帝制定避諱制度以後,很多人由於沒有及時適應,還經常發現有人在書寫皇帝名諱時沒有缺筆,比如科舉考試中,就有不少士子沒有缺筆而名落孫山。甚至有人因不避名諱而被滿門抄斬。因為按照《大清律》,不避皇帝名諱屬於十惡不赦中的“大不敬”,這個罪名是很重的。

避諱制度的層面很廣,不僅僅是臣民在日常書寫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就是有些已經命名的地名、建築等也要避諱,比如紫禁城北門原先叫玄武門,由於要避康熙帝名諱,所以改為神武門。

好在順治帝在給皇子取名的時候沒有按照輩分來,康熙帝的兄弟中沒有一個人有“玄”或“燁”的,因此也就不需要避諱。

然而從康熙皇帝開始,皇子的命名開始有了輩分,比如雍正這一代為“胤”字輩,乾隆這一代為“弘”字輩,嘉慶這一代為“永”字輩等等。

雍正繼位後他的兄弟們為了避諱,將“胤”字改為“允”字(怡親王例外)。但到了乾隆皇帝繼位後,他認為自己幾個兄弟的名字都是祖父康熙起的,而乾隆一生最崇拜的就是祖父康熙,為了表示對康熙的尊重,他決定兄弟們的名字不予改動。

但是這樣一來就有一個問題,就是臣民們在書寫“弘”字時需要缺筆,因此凡是提到乾隆兄弟的時候,照例也要缺筆。嘉慶帝正是鑑於這個原因,索性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將原先的“永琰”改為“顒琰”,而他的兄弟們則不需要改名。

應該說,嘉慶帝的這個做法比較明智,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比較生僻的漢字,平時使用時用到的機會不多,這樣就可以省去不少的麻煩。道光皇帝也是如此,他將皇子時使用的名字“綿寧”改為“旻寧”,同時北京城的廣寧門因避道光帝之諱改為廣安門。

咸豐以後皇帝以及兄弟皆不改名

咸豐皇帝繼位後,規定無論是自己還是他的兄弟,都不需要改名而是繼續保留原有的名字。這是因為道光之後,皇脈衰微,人丁不盛。尤其是到了同治駕崩後,清宮再無正統皇子,因此避諱也就無從談起。

不僅如此,咸豐皇帝還下旨凡是全國所有地名中有“咸豐”二字的也都不需要改名,巧合的是當時湖北省就有一個縣叫咸豐縣,咸豐縣是雍正時期改土歸流時新設的縣名。

要是按照以前的制度,咸豐縣肯定是要改名的,但咸豐帝下旨無需更動。不過,在書寫皇帝的名字時,還是要講究避諱的。只不過這一時期避諱不再那麼嚴格,規定只要避第二個字即可,比如咸豐避“詝”字,同治避“淳”字等。

儘管自康熙以後皇子都以漢人的方式命名,但這並不說明他們就完全摒棄了滿人的習俗。他們的命名是禁止使用三個字,因為一旦用三個字命名,就與漢人無異了。這個規定執行得很嚴格,使得清代皇室亦滿亦漢的命名制度得以長期儲存,直至新中國成立後才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