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被猜忌而死的北周王族百戰名將 他不死楊堅代周不會那麼順利!

作為南北朝時期少有能上百將榜的皇室王族成員,北周齊王宇文憲算是其中難得的佼佼者,並且其輝煌的戰績還是能得到後世史學家們的認可。作為北周奠基者宇文泰的兒子,其從小就顯露出比較通達機敏性格,並且年僅十六歲,就向其父宇文泰自告奮勇請命前往蜀地鎮守,但是由於其年級尚小,沒有派他去。北周代魏後,宇文憲被任命益州總管,前往蜀地,其在蜀地兢兢業業,將蜀地治理的井井有條,從這時開始嶄露頭角。

宇文泰死後,北周國政主要有晉公宇文護(宇文泰之侄)把持,563年,宇文泰不顧群臣反對,執意征伐北齊,其先是以尉遲迥為先鋒圍攻洛陽,而宇文憲和達奚武、王雄等人屯兵邙山,結果北齊軍突然繞到北周軍隊後方突襲,北周各軍紛紛潰敗,只有宇文憲,達奚武、王雄等人軍隊率軍抵禦,並且宇文憲身先士卒,輕質督戰,才穩定軍心,不至於讓北周重演宇文泰時期的邙山之戰的敗局。宇文憲執掌軍隊的時候,善於駕馭屬下,其手下軍隊因其賞罰分明,備受愛戴,更為重要的是,他得到了當時執掌大權的宇文護的信任。

568年,宇文憲被任命為大司馬,兼任小冢宰,執掌領兵大權,隨後次年,北齊來犯,宇文憲和與柱國李穆率兵從宜陽出發,修築崇德等五城,切斷齊軍運糧通道,並且在洛水擊敗了北齊名將斛律光。並且在汾水和北齊軍對峙。571年,宇文憲率軍兩萬從龍門出發,顯示掘開汾水,淹沒了北齊的營壘,接著攻入北齊境內,宇文憲兩天之內佔據了伏龍等四城,接著趁機攻佔囤積大量軍用物資的張壁,接著向北攻陷柏社城,直到北齊大軍來援,雙方才罷兵。

備受猜忌,抵禦北齊

572年,羽翼豐滿的北周武帝宇文邕誅殺權臣宇文護,由於宇文憲備受宇文護的信任,雖然宇文邕沒有降罪於他,但是卻心生猜忌,並且明升暗降,奪取其掌軍的權力。574年,衛王宇文直在京城舉兵叛亂,在外地的武帝召見宇文憲,實際想要藉機除去他,不好好在宇文憲以真誠的話語回答了武帝,最終重新得到了信任。

575年,北周經過多年的改革和修生養息之後,實力日益增強,北周武帝開始謀劃東征北齊。而此時的北齊在後主高緯的吝嗇荒淫中日漸衰落,並且可以統軍的名將比如斛律光,蘭陵王高長恭等等都被其找各種藉口害死。宇文邕本想親政北齊,但是因病班師。576年,北周武帝親率大軍進攻北齊,齊王宇文憲和陳王宇文純為先鋒,把守雀鼠谷。在宇文邕親率大軍圍攻北齊重鎮晉州的時候,宇文憲首先攻佔洪同、永安二城,屯集永安。宇文憲採取虛虛實實的用兵策略,首先在安營紮寨的時候,砍伐柏樹搭成小庵假裝有兵駐紮,並且在北齊兵來攻之時,欺騙敵人以為我方人數眾多,不敢妄進。隨後北齊派遣大軍來攻,見到北周營帳不敢輕易攻擊,於是北周軍得以從容後撤。隨後北周攻下晉州。

十一月,北齊高緯率援軍至平陽,北周武帝率主力軍西撤,只留梁士彥率軍一萬堅守。宇文憲率領後軍拼死廝殺,終於擊退了來追擊的北齊軍隊,隨後渡過汾水,在玉壁趕上武帝。北齊高緯圍攻晉州,武帝派遣宇文憲率軍六萬支援,宇文憲派遣柱國越王宇文盛、大將軍尉遲迥、開府宇文神舉等率領輕裝騎兵一萬人,連夜趕到晉州。宇文憲進兵據守蒙坑,作為後援,得知晉州沒有陷落,就又回到涑水。於是宇文憲率軍向晉州推進,雙方在晉州城下激戰,斬殺北齊軍萬餘人。北齊後主高緯嚇得連夜逃走,敗退晉陽,宇文憲率輕裝騎兵追擊,高緯於是敗走鄴城。

隨後在進攻據守幷州北齊安德王高延宗進展不順,北周武帝在攻入城中遇到埋伏,攻入其中的軍隊全部戰死,武帝僅以身免,本來武帝想要撤軍,但是在宇文憲與王誼力勸之下,在第二天的戰鬥中,幷州被攻入,高延宗被俘。隨後宇文憲繼續進軍到達信都,這裡有北齊任城王高湝、廣寧王高孝珩等人據守,兵力數萬,由於前期宇文憲放出俘虜讓其回城勸降,於是高湝的領軍尉相願出城之後,陣前投降宇文憲的北周軍。信都守將不降,結果在次日大戰中被斬殺俘獲近三萬人,信都被攻陷。隨後宇文邕與宇文憲在介休會師,鄴城被攻破之後,高緯及其王族達成數十人被南逃途中被俘獲,北齊滅亡。

宇文憲在攻滅北齊的多次作戰中善於計策,並且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很得民心,隨後北周武帝派遣其討平北方稽胡劉沒鐸叛亂,隨後齊王宇文憲感覺功高震主終歸難以保全,於是暗中考慮退隱,並且向武帝以身患疾病為由推辭遠征北方蠻族的軍事行動,隨後被武帝所許可。不過578年,北周武帝在北伐突厥的過程中病逝。宣帝宇文贇即位,對於宇文憲更加忌怕,並且北周武帝新亡,害怕諸王造反,於是宣帝指示宇文憲進宮,被埋伏的衛士抓住,隨後勒死,時年三十五歲。一代名將就是以這種方式悽慘落幕。

581年,楊堅逼迫年幼的周靜帝宇文衍退位,建立隋朝,北周正式走了歷史的故紙堆。這離齊王宇文憲被殺僅僅過去四年,而楊堅是以外戚輔政的身份最終登上權力的巔峰。想想如果這位高權重的宇文憲仍在,肯定不會讓楊堅奪權這麼順利。中國的歷史程序走過了千年的風風雨雨,但是其中的爭權奪利,兔死狗烹的名將經歷總是在這個怪圈裡一幕幕的上演,令人痛惜之餘,難免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