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趙武靈王為何能成為春秋時期的偉大君主?趙武靈王的成功有何啟示?

取長補短

趙武靈王名叫趙雍,是趙肅侯的兒子。他是一位目光遠大、很有魄力的國君,自即位以來,就認真整頓朝綱,重用賢臣,改善民生,讓趙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強國。

趙武靈王還是一個典型的現實主義者,他做事情講究一切從實際出發,從來不好高騖遠,追求那些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虛夢。他經常到民間去了解百姓們的生活狀況。在不斷的走訪當中,他發現趙國百姓總是穿著長袍大褂,不管是幹活還是打仗都一向如此。由於衣服太長,所以穿起來很不方便,而且在做事情之前經常要先將衣服弄好,很麻煩。

後來,武靈王發現長期居住在北方的胡人身上穿的衣服不僅短,而且衣袖也很窄,相比趙國百姓們的長袍大褂,有很多優點。穿著這樣的服裝行動起來十分靈活,不會礙手礙腳的,這給趙武靈王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因為胡人總是騎著戰馬來打仗,所以特別重視發展騎兵。而趙國的步兵和戰車與胡人一比,就明顯遜色了不少。雖然當時趙國上下是一片太平,但武靈王見了之後仍然從背後冒出了冷汗。他心想:“幸好現在我們沒有和胡人打仗,不然的話就憑我們手裡的這點兒裝備,怎麼去和人家硬碰硬呢?”

這極大地刺激了武靈王,於是他就立志要對趙國上下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革,來彌補與其他強國之間存在的差距。

在趙武靈王十九年的春天,武靈王把趙國的老臣肥義召到了宮裡,來和他一起議論天下大事。他們談得很投機,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這一談就是五天。在這之後,他又召見了樓緩和其他幾位大臣,對大家說道:“趙國現在雖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稱霸天下的大業還沒有完成。在我們的周圍還圍繞著很多敵對的國家,他們都視我們為眼中釘,我們要是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就沒法和他們對抗,最後只能被他們滅掉。”

武靈王接著說道:“為了擺脫這種困境,我們必須得在國內來一次徹底的改革,但是,既然要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得與眾不同,可這麼一來,那些世俗的人就會感到難以理解。你們看胡人穿的衣服多簡便,多靈活,再看我們趙國人穿的長袍大褂,難道大家不覺得很不方便嗎?所以我打算先從穿衣開始改革,讓大家都穿上胡人那種短衣服,你們覺得怎麼樣?”

結果,很多大臣都說道:“我們中原人是文明人,他們胡人是野蠻人,我們為什麼要穿那些野蠻人的衣服呢?”

這些大臣裡,只有樓緩明確站出來表示支援武靈王的想法,而別的大臣沒有一個同意的。

摒棄舊觀念

武靈王見這麼多人反對,也沒有生氣,這種情況也完全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於是,他就對下邊的肥義說道:“想當年,我的先人趙簡子、趙襄子兩位先主都從胡族和翟族那兒吸取了很多寶貴的經驗,這才取得了很大成就,我現在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向他們學習。”

武靈王親手拿起一件胡人的衣服,接著說道:“我想大家這麼長時間以來,都一直對胡人抱有很大的偏見,覺得他們是沒有開化的野蠻人,什麼都比不上咱們。正是這種想法在作祟才讓我們忽視了胡人的優點,只看到了他們的缺點。我勸大家以後不要再有這種想法了,不要再把胡人看輕,他們身上有很多我們現在還比不了的優勢。”

“為了給大家做個榜樣,從現在開始,我就改穿胡人的衣服了,之後認真學習騎馬和射箭。”說罷就把手裡那件胡人的衣服套在了自己身上,接著對肥義說道:“不僅我自己這樣,我還要帶著趙國的百姓們一起改穿胡服,學習騎射。但我要是這麼做的話,大家一時肯定接受不了,大臣們和百姓們肯定都會罵我。您說我到底該怎麼辦呢?”

肥義回答說:“我聽別人都說做事情要是老猶豫不決的話,就別想取得成功了,既然您已經決定要不顧一切地實施改革,那麼也就沒必要在乎人們怎麼說您罵您了。再說您這麼做對趙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大家日後就會慢慢理解的,您就儘管放開手腳大膽地去幹吧!”

聽了肥義的話,趙武靈王改革的信心更加堅定了,於是就毅然穿起了胡人的服裝。之後,他也讓大臣和百姓們都這樣做,可是,他的叔父公子成卻不為所動,照樣穿著傳統的長袍大褂。

以身作則

公子成是朝中的重臣,一舉一動很能起到表率的作用。武靈王見他不肯穿胡人的衣服,就派人到家裡勸他說:“現在,趙雍作為國君都已經穿上了胡人的服裝,還每天都穿著它上朝,他希望自己的叔父您也能穿著它上朝。在家裡您是長輩,他聽您的;在朝裡他是國君,您就得聽他的。要是國君都穿著胡人的服裝去上朝,而您卻不穿,那就難免會遭到天下百姓的議論。”

武靈王派來的人又接著說道:“再說了,既然我們要推出一項新的政策,那麼毫無疑問就應當先從朝廷大臣和國君的家族開始執行,這樣才能起到表率作用,給天下人帶個頭,便於今後在全國推行。國君下令改穿胡服,是為了富國強兵,並不是為了自己一個人享樂。您既是他的叔父,又是朝廷重臣,希望您能支援國君,成就偉大的功業。”

可儘管來人苦口婆心的勸說,公子成還是沒有同意,他覺得武靈王的做法不符合禮儀,即便要勸他穿上胡服,也得讓武靈王親自來登門拜訪才行。

武靈王知道了叔父的意思,就親自來到了他的家裡,請求他說:“衣服本來就應該穿著方便,禮儀也同樣是用來方便人行事的。古代的賢人觀察百姓的風俗習慣,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了禮儀,目的就是為了讓國家和百姓們都得到好處。”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習俗,也有著不同的禮儀,並且還會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也跟著做出適當的調整。現在我改穿了胡人的衣服,每天學習騎馬射箭也是為了讓軍力越來越強大,進而讓趙國立於不敗之地,希望你不要被那些陳舊的風俗束縛住手腳,能夠支援我完成改革。”

這次,公子成終於被說服了,第二天,他就穿上了胡人的衣服去上朝。武靈王看到大家都已經穿上了胡服,心裡很高興,於是就正式釋出了一道詔令,讓所有的趙國人都改穿胡人的衣服。

胡服騎射

但即便胡服騎射的改革已經開始推行了,很多不在朝中做官的大臣像趙文、趙造、周褶和趙俊這些人仍然接受不了武靈王釋出的命令,就一塊兒來勸阻他。

武靈王耐心地對他們說道:“從前每位國君都有自己的習俗,我們又該照著哪一種去做呢?習俗和禮儀不要只拘泥於一種形式,要明白當初之所以制訂它,都是為了給人們帶來好處。用古人留傳下來的那些方法來約束現在的人是根本行不通的,是墨守成規的表現。我現在讓趙國人都改穿胡服是從實際情況出發的,你們身為一方之臣,難道連這點兒道理都不懂嗎?”

說完,武靈王再也不去顧及大臣的反對了,繼續在全國推行胡服,還訓練士兵們騎馬射箭。自從推行了“胡服騎射”制度以後,趙國的軍事實力和綜合國力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得到了明顯的增強。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武靈王親自帶著趙國的軍隊去攻打中山國。中山國面對著強大的趙軍,根本沒有一點兒還手之力,只好拿出四座城池來向趙國求和。武靈王見好就收,同意了他的請求,之後就把軍隊撤回了趙國。

又過了兩年,趙國再次發兵攻打中山國,中山國只能再次割地求和。三年後,趙國第三次出兵,這次中山國已經沒有多餘的土地可以割給趙國了,就只保留了自己的都城。這之後,趙軍一路向北,打到了燕國和代國一帶,還往西邊進攻,把雲中和九原的土地都收入囊中。

深入虎穴

趙武靈王做了二十七年的國君以後,覺得自己的想法已經老了,跟不上時代了,於是就主動退位,把王位傳給了兒子趙何,這就是趙惠文王。之後,他又讓老臣肥義來擔任相國,同時還讓他做了趙惠文王的師傅,把很多寶貴的治國經驗都教給他。既然自己已經不是趙國的國君了,再以君王稱呼自己明顯是不合適的,於是,武靈王就自稱為主父。

實際上,從一開始主父就打算把權力完全交給兒子趙惠文王,讓他發揮自己的想法,獨立自主地治理國家。他自己就穿上胡人的衣服,帶著士大夫們一起到西北去巡視。

主父準備從雲中和九原這兩個方向直接對南方的秦國發動突然襲擊,為了探聽秦國的虛實,刺探一些有價值的情報,他決定親自把自己打扮成使者來混進秦國的王宮。

主父進了秦宮以後,一切都表現得很正常,也沒有引起秦昭王的懷疑。直到主父拜訪完秦國離開以後,他仔細一回想,才覺得這個人相貌雄偉,渾身上下都散發著帝王之氣,怎麼看都不像是普通的臣子,於是馬上派人前去追趕。而這個時候,主父早就出了秦國的關口,回到了趙國的境內。

後來,秦昭王對這個使者進行了仔細地調查,最後發現冒充使者的竟然是主父。結果,秦國上到國君,下到百姓都感到非常害怕,人人都惶惶不可終日。

公子章的野心

在趙惠文王即位的第三年,在主父的幫助下,最終滅掉了中山國,並且還讓北方的少數民族都臣服於趙國,建立了卓越的功勳。為了慶祝這偉大的勝利,主父特意擺設了豐盛的酒宴,和大臣們一起聚會歡飲,這一樂就是五天。主父按照功勞的大小,對大臣們都進行了賞賜,之後封大兒子趙章為代地的安陽君,派大臣田不禮來輔佐他。但趙章這個人不僅放肆霸道,而且還野心勃勃,一直對弟弟被立為國君這件事耿耿於懷。

因為肥義德才兼備,已經輔佐自己很多年了,主父就讓他繼續來輔佐趙惠文王。那個時候,大臣李兌曾經勸告肥義,說道:“公子章現在正值壯年,心高氣傲,野心相當大,他的親信和隨從也有很多人,輔佐他的田不禮更不是個善茬,他不但行事殘忍,而且對待別人還特別傲慢。如果要是讓這兩個人湊到一起的話,他們互相慫恿,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發動造反叛亂。”

對於李兌所說的這些話,肥義也是感同身受的,他也意識到了公子章很有可能會發動叛亂,必須早做打算才行。

為了保護趙惠文王,他找到了信期,對他說道:“公子章和田不禮這兩個人沒一個讓人省心的,他們外表雖然很善良,但內心卻十分陰毒,在宮裡得到了君主的寵愛,就跑到外面去胡作非為。他們很有可能會起兵造反,這件事已經讓我每天寢食難安了。為了君主的安全著想,從現在開始,誰要是想覲見君主,一定讓他先跟我見面,我確定他沒有威脅以後,才能讓他去見君主。”

信期聽了肥義的話以後,十分讚賞他的做法,於是就按照他說的去做了,這無形當中為趙惠文王免去了不少災禍。

在趙惠文王即位的第四年,趙國的大臣們都來宮裡朝拜國君。主父站在旁邊暗地裡觀察,發現公子章在朝拜弟弟趙惠文王的時候,不僅舉動很怠慢,而且精神很頹廢。他想到公子章作為哥哥,反而要來屈身朝拜弟弟,給弟弟做臣子,心中不禁湧起了對他的憐憫之情。於是主父就準備把趙國一分為二,讓公子章來做代國的國君。但是雖然心裡有了這個想法,但迫於現實壓力,主父一直都沒有這麼做。

餓死宮中

後來,主父和趙惠文王一起到沙丘去遊覽,分別住在了兩處宮室裡。公子章趁著主父和國君都不在都城,就聯合田不禮發動了叛亂,他假傳主父的命令,要召見趙惠文王。肥義心裡覺得這件事很不簡單,始終放不下心來,就前去檢視,結果剛到了那兒就被公子章殺了。

趙惠文王知道了這件事以後,立即派遣隨行的衛隊去討伐公子章。公子成和李兌聽到了訊息以後,馬上從都城趕了過來,平息了叛亂,把公子章和田不禮都殺了,王室才得以安定。之後,趙惠文王讓公子成來做宰相,李兌來做司寇。

實際上,當初公子章被打敗的時候,並沒有死於亂軍之中,而是逃到了主父的宮裡,主父實在不忍心殺了自己的親生兒子,就收留了他。之後,公子成和李兌為了讓主父把公子章交出來,包圍了主父的宮室。主父被逼無奈,只好讓他們把自己的兒子殺了。

在殺了公子章之後,公子成和李兌兩個人一商量,覺得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帶兵包圍國君的宮室都是滅門大罪。即使是現在把兵撤了,今後也滅不了要被誅滅九族,於是他們覺得來個一不做,二不休,繼續圍著主父的宮室,還通告宮裡的人,說誰最後出來就滅誰九族。

就這樣,主父宮裡的人全都跑了出來。主父又何嘗不想出宮呢?但他被士兵攔著不讓出來,只好又退回了宮裡。就這樣,他就開始自己一個人在宮裡掙扎。後來,宮裡的存糧吃完以後,因為找不到別的東西吃,主父只好親自上房掏鳥窩,把剛孵出來的小麻雀掏出來充飢。就這樣,過了三個月,主父最終餓死在了宮裡。公子成在確定他已經死了之後,才向天下諸侯發出了訃告。